舒安藠头

发布日期:2025-05-29 15:54   文章来源:武汉市江夏区人民政府

没吃过藠头的人,第一次看到它,大多会把它错认为蒜头。的确,腌制好的藠头外形与蒜头很像,不过,味道却是大不一样。作为武汉江夏区的特产,舒安藠头久负盛名,具有层多、色白、质脆、肉嫩、无渣的特点,入过满汉全席,上过国宴餐桌,不仅是道美食,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属于药食两用食品。

藠头,在古时被叫为薤(xiè),在我国有着超过3700年的悠久历史,而舒安藠头的种植史已逾800年。据元代农书《农桑辑要》记载,南宋时期,江夏梁子湖沿岸已开始大面积种植藠头,其中,以舒安、徐和、燎原的产量最多。舒安当地人介绍,是因南宋年间,大批江西人向当地迁徙,将这种植物带了过来。

藠头是既怕涝又怕旱的作物,忌高温、喜冷凉,适宜亚热带、温带地区中性土壤种植,因此,国内外能产优质藠头的地方非常有限。舒安不仅气候适合藠头的生长,而且地处沿江冲淤积平原和鄂东南低山丘陵接合部,土壤中含丰富的有机质,周边水质良好,条件得天独厚,因此所产藠头层多、色白、质脆、肉嫩、无渣,可谓藠头中的精品。

藠头不仅是道美食,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记载,藠头辛、温、滑、无毒,主治金疮败毒,有轻身、不饥、耐劳之功效。干制藠头入药可健胃、轻痰、治疗慢性胃炎,而作为美食,藠头具有增食欲、助消化、解疫气、健脾胃的作用,国家卫生部1976年便将其列入药食两用食品。 

20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以舒安藠头作为国宴上的开胃小菜,招待来访的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田中角荣自此迷上了舒安藠头,在他的直接干预下,舒安藠头走出国门,直到如今,舒安藠头的出口订单,都大多来自日本和韩国。

每年6月,新鲜藠头上市,藠头生产厂便会收购足够一整年生产用的原材料。这些藠头经过简单地冲洗,便被放进发酵池进行45天的发酵腌制,然后剪切、去皮,等待加工。

在加工藠头的无菌生产车间,这些藠头半成品经过再次漂洗,就会被放到分拣台上进行分拣。“主要是把颜色不对的藠头挑出来,保证出厂的每颗藠头都是晶莹剔透的。再就是按大小分类。”工作人员解释说,不同地域的消费者,喜欢的藠头也不一样,“广东那边比较喜欢个头大一点的,武汉人则喜欢中等的,而韩国人,最喜欢小小的藠头”。

经过分拣的藠头,会分不同规格进行包装。现场正在生产的,是准备出口韩国的罐装藠头。藠头计量入罐后,进行真空封口,再通过机器履带进入80℃的水中杀菌,从入水到出水,正好18分钟。“我们的藠头没有任何添加剂、防腐剂,所以杀菌这道流程非常重要。经过杀菌的藠头立即进入冷却池冷却,避免藠头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导致变味,这些时间,都是经过严格测算的。冷却好的藠头,就可以装箱进行销售了。”工作人员介绍。

由于藠头的剪切、去皮、分拣等工序,无法通过机器完成,因此,藠头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我们厂里固定工人就有70多人,藠头种植基地还有200多名季节工,一年的用工成本就要500万元,对农民增收带动性很强。”工厂负责人表示,希望能进一步叫响舒安藠头的名气,与市场上其他的藠头产品区分开来,增加产品附加值。“想吃好藠头,大伙儿要认准舒安”。

【 下载 】 【 打印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