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斐为区委党校秋季学期主体班学员作专题辅导报告
发布日期:2025-09-23 08:51 文章来源:江夏区融媒体中心9月22日下午,区委书记、区委党校第一校长张斐为区委党校秋季学期主体班全体学员作专题辅导报告,强调要把“聚力转型、建功支点”作为“头等大事”“一号工程”,以一域之所为,为全局添彩。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部长孙娅莉主持,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罗尚国出席。
张斐指出,六届区委以来,全区上下共同努力,积累了雄厚的产业基础、活跃的科创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为“十五五”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面临科技井喷的关键爆发期、区域竞争的战略重构期、社会需求的塑造变革期、凤凰蝶变的积蓄发力期“四期叠加”的新阶段挑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演进,不断驱动生产工具智能化、决策模式数据化、经济运行网络化,进一步引发生产、生活和生存方式的颠覆性改造。区域发展面临洗牌和重构,“规则驱动”不断取代“要素驱动”,“系统共生”进一步压倒“单体博弈”,“质量优先”正在改写“规模崇拜”,传统城市赖以成功的发展模式面临系统性挑战。同时,我国正在加快从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变,不断重塑“需求定义供给、体验决定价值”的底层逻辑,各地工作重心全面转向消费驱动。六届区委以来,我区发展势如破竹、跃升势不可挡,实现了能级有跨越、产业有支撑、改革有活力。面对发展机遇与现实挑战,全区上下必须坚持“择高而立、向上而行”,准确识变、科学应变,明确“聚力转型、建功支点”的中心任务,主动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张斐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知责担责,扛牢“首县走在前、大区挑大梁”的使命担当,重点处理好五对关系:一是锚定抓目标,处理好对标与超越的关系。要持续锚定“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目标,大力开展“对标一流、比学赶超”活动,推动全区上下找准定位,以快于、好于、优于、强于其他地区的比拼优势,奋力实现“中部示范”。二是锚定抓统筹,处理好大局与局部的关系。领导干部必须强化系统思维,坚持统筹好任务、讲求“目标”的最大化,善于统筹好资源、讲求“效益”的最大化,全面统筹好力量、讲求“力度”的最大化,持续保持战略定力,聚焦中心任务,沿着既定目标路径,确保各项任务接续推进、扎实落地。三是锚定抓环境,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要加快从管理思维向服务思维转变,以政府“有为”推动市场更“有效”。对企业群众不轻易“说不”,守住底线、不设高线;对涉企执法不随意“加码”,把握好“宽与严”的政策界限,有力度更要有温度;对政府承诺不反复“变卦”,多征求企业群众意见,把工作做细做实,确保出台的政策、作出的承诺坚决兑现、不打折扣。四是锚定抓落实,处理好想到与得到的关系。要闭环管理抓落实,严格执行“节点工作法”,养成“凡事都有时间表、凡事都有路线图”的良好习惯;要以快制快抓落实,提前谋划,对政策机遇应争尽争、快抓快用,形成投资实物量、发展新增量;要务求实效抓落实,必须找准关键、抓住重点,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用结果成效来检验干部成色。五是锚定抓改革,处理好破旧与立新的关系。要善于用改革办法破题,敢破“老惯例”、闯“无人区”、啃“硬骨头”,冲破老观念老思路老办法的束缚,善于用新的打法来破局突围,走在时代的前面,勇于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向最难处持续攻坚,打通转型发展的堵点、卡点。
张斐强调,当前,江夏正处在“聚力转型、建功支点”的关键时期,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党员干部努力提升“四种能力”,自觉扛责在肩,奋发有为、提能善为,干出“走在前”的样子、“挑大梁”的担当。一是要增强学习转化能力,把学习能力放在第一位,坚持学以致知、学以致用、学以见效,在持续学习中更新观念、提高本领,成为各个岗位的行家里手。二是要增强吃苦耐劳能力,把吃苦当财富、把磨炼当机遇、把奉献当追求,涵养大格局、大情怀、大境界,以强烈的“主人翁”精神,努力创造无愧于岗位、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三是要增强应急处突能力,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对风险隐患想全想细想周全、抓早抓小抓苗头、认真较真不天真,保持高度警醒,克服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以高度负责、严谨细致的态度,对待风险排查、监测、处置的每一个环节。四是要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做到“三多三少”,要多琢磨事、少琢磨人,多看长远、少看眼前,多存公心、少存私心,时刻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真正把手中的权力用当其时、用得其所,珍惜岗位、常怀公心,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
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修班(第二期)和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全体学员等参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