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 “十四五”规划

发布日期:2022-11-02 16:14

第一章 序言

“十四五”时期(2021年~2025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掀开新的篇章,这既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第一个五年,也是衔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亦是武汉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打造全国经济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江夏区在武汉市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功能,高起点开启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征程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江夏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将继续面临大改革、大建设、大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编制“十四五”规划对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生态立区、产业兴区、创新活区、文化名区、共富强区”战略,促进我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十四五”期间,江夏住建将坚持把全生命周期管理贯穿城乡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优化空间布局,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基础设施,拓展综合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塑造特色魅力,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和城市品质,不断增强南北城乡统筹发展和区域核心竞争力,奋力建设“富强江夏、和谐江夏、美丽江夏、活力江夏、幸福江夏”,助力江夏代表湖北主动参与全国县域经济竞争,为打造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而努力奋斗。

第一节 编制目的

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促进我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继续保持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的态势,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能级和城市品质,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实现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特制定本规划。

第二节 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和武汉加快“五个中心”建设目标定位,按照江夏区第六次党代会部署,深入实施“五区战略”,奋力建设“五个江夏”。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住建事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坚持补短板、调结构的基本思路,坚持增量扩张和存量提质并重,坚持创新引领,全面推进我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取得新发展。

坚持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住房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居民多层次住房需要的基本原则,坚持不断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体责任的长效调控机制,保障居民住有所居,全面提高居民住房水平,坚持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促进产业地产结构不断优化,坚持创新引领,建立健全住房和房地产业现代治理体系,全面推进我区住房与房地产业取得新发展,进一步提高江夏区在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的贡献。推进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建筑业发展的集约化、产业化、智能化、低碳化;持续推进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强综合管廊建设,为城市拓展发展空间提供更好基础;统筹解决江夏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加大南部乡镇资金投入和建设力度,发挥环境资源和产业优势,打造更多和谐、美丽村镇;加大绿色节能建筑和路灯智能化改造,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大力推进标准化、数字化城建档案管理,不断提高数字城建管理水平;织密筑牢住建安全网,不断提高住建安全建设和管理水平;坚持创新引领,建立健全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现代治理体系。

第三节 基本原则

坚持全面发展。既高度重视房地产业、建筑业的发展,也高度重视城乡建设其他领域的统筹发展;既高度重视城镇区域的发展,也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

坚持平稳发展。要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稳定。要积极谋划,长远规划,统筹计划,始终把稳投资、稳项目、稳建设、稳供应、稳预期作为住建事业平稳发展的手段,为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打牢基础。

坚持协调发展。一是动态监控我区住建事业发展的瓶颈、短板和弱项,及时破瓶颈、补短板、强弱项,以重大项目建设解决重大瓶颈、短板和弱项;二是遵循行业内在联系和规律,保障行业内部产业之间、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特别是要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业发展之间、道路、供水、排水、供气、供电、路灯等不同专业建设之间的协调;三是依照住建事业与国民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其他行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保持与国民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其他行业发展之间的协调;四是依照区域间经济社会的联系,保持与全市其他各区相关联事业的协调,积极推进投资链、生产链、流通链、消费链、公共物品供应链等的有效衔接。

坚持开放发展。始终坚持积极融入和服务于中部崛起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湖北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武汉市“主城做优、四副做强、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空间发展格局等国家和省市区域发展战略部署。房地产行业、建筑业始终面向武汉市、武汉城市圈以及全省和全国大市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始终面向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我市以及全省、全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切实保障住建事业大系统中江夏子系统功能的健全和发达。进一步推动要素市场开放,积极招商引资,引进和培育更大规模和更高水平的市场主体,进一步推进住建产品品质的提升,打造出新的标志性项目。

坚持超前发展。重点是基础设施的适度超前发展,打造一批百年工程,充分体现先行行业对其他行业的基础保障和拉动作用,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提供更好的条件,防止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现象的产生,更大程度地降低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

坚持创新发展。将创新理念全面贯穿于住建事业发展。创新住房保障体制机制,包括住房保障投资、房源和建设资金筹集、住房保障方式、准入管理、分配管理、运营管理、腾退管理等体制机制创新。创新房地产市场调控和行业管理体制机制,更好地进行精准调控,提高市场治理效能。创新建筑业管理机制,促进建筑企业能力提升,推动建筑业产业化、智能化、低碳化水平更大幅度提升。创新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包括投资、建设、运营等方面体制机制创新,更好地实现基础设施高水平发展与平衡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突出江夏山水资源独特优势,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江夏文章。坚持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立区战略贯彻于住建事业全领域。规划、投资、项目建设、生产运营、管理等都以改善生态为标准,促进我区绿色发展。

坚持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为方向,建立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促进投资、建设、消费、企业等的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低碳化、产业化、智能化,促进住房等各类建筑和基础设施质量更大幅度提高。

第四节 编制依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

2.《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2018年11月18日);

3.《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2019年4月15日);

4.《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9年10月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5.《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6.《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7.《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2020年3月30日);

8.《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2020年5月11日);

9.《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0年11月3日);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3月13日);

11.《关于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1月11日);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修正);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2019年修正);

14.《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国发〔2017〕3号,2017年1月3日);

15.《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2020年5月22日);

1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23号,2020年7月10日);

17.《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2020年7月15日);

18.《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农业农村部,2020年7月);

19.《高举旗帜 牢记嘱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开启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新征程——蒋超良在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6月25日);

20.《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0年12月2日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通过);

21.《湖北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4月12日);

22.《中共湖北省委关于落实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19年8月22日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23.《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鄂政发〔2015〕36号,2015年5月29日);

24.《湖北省人口发展规划(2018—2030年)》(鄂政发〔2018〕48号,2018年12月19日);

25.《国务院关于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及《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26.《2020年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湖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2020年1月12);

27.《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2020年3月12日);

28.《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鄂政发〔2020〕19号);

29.《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

30.《武汉2049》(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市人民政府);

31.《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武汉2049远景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武发〔2014〕1号);

32.《中共武汉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0年12月18日);

33.《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4月29日);

34.《聚力改革创新 奋力拼搏赶超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开启复兴大武汉新征程——陈一新在中国共产党武汉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月22日);

35.《中共武汉市委关于落实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19年9月23日中共武汉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

36.《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的通知》(武政办〔2019〕116号);

37.《武汉市大健康产业园总体规划(2019-2035)》(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38.《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8-2035年)》(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武汉市国土规划局等,2019年1月);

39.《武汉市建筑业企业加快复工复产工作方案》(武汉市城乡建设局,2020年3月);

40.《关于落实促进建筑业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措施的通知》(武汉市城乡建设局,2020年5月);

41.《武汉市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总体规划(2019-2035)》(江夏区人民政府);

42.《中共江夏区委关于制定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0年12月21日);

43.《武汉市江夏区“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2020年7月17日);

44.《关于印发〈湖北省县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1年8月31日);

45.《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提升城能级和城市品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2021年6月26日);

46.《武汉市江夏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8月11日);

47.《江夏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江夏区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和城市品质实施方案的通知》(2021年11月9日);

48.其他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性文件及相关标准、规范。

第五节 期限和空间范围

一、规划期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时间,本次规划期限为:2021年—2025年。

二、空间范围

规划编制的适用范围为江夏区十个街道(纸坊街道、金口街道、五里界街道、郑店街道、乌龙泉街道、山坡街道、法泗街道、安山街道、湖泗街道、舒安街道)、江夏经济开发区(包括庙山、藏龙岛、大桥、金港4个高科技产业园区)、梁子湖风景区和金水办事处。

第二章   “十三五”期间江夏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的成就和问题

第一节 “十三五”期间江夏区住房和房地产业发展的成就和问题

一、“十三五”期间江夏区住房和房地产业发展的成就

“十三五”期间江夏区房地产政策进一步完善,住房供应体系进一步优化,住房保障进一步发展,住房市场活跃健康,市场价格比较平稳,居民住房条件逐步改善,行业治理水平不断提高,对改善民生和支持国民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住房保障长足发展,应保尽保目标全面实现

江夏区历来高度重视住房保障工作,“十三五”期间,江夏区住房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住房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保障性住房供应量继续增长,住房保障品种结构更为合理,住房保障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实现了应保尽保和提高保障效率的工作目标。

1、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十三五”期间,根据国家和省市住房保障政策的调整,江夏区结合区情,保障目标由“居者有其屋”向“住有所居”转变,加快推进不同种类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并轨和优化,形成了比较合理的住房保障体系。一是形成了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政策性安居住房和限价商品房为辅的住房保障供应体系;二是确立了实物保障与货币化补贴相结合的保障方式结构;三是确立了适合区情的分类保障的体系结构,具体而言就是,中低收入家庭享受政府类公共租赁住房(含原廉租住房)保障,开发园区企业和大专院校住房困难职工主要通过政府投资定向配建公租房服务企业职工入住和用人单位自建公共租赁住房解决,国有垦区棚户区主要通过垦区危房改造实现保障,国有林区棚户区采取组织集中团购商品住房进行易地改造安置实现保障。

2、保障性住房供应稳定增长

“十三五”期间,江夏区以切实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为目标,大力推进住房保障建设工作,保障性住房供应平稳增长,住房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如表2.1.1所示,“十三五”期间,江夏区已建设完成各类保障性住房8612套,建筑面积81.62万平方米,其中,公共租赁住房(含政府类和社会类)3956套,建筑面积26.36万平方米;政策性安居住房(棚户区改造安置房源)3408套,建筑面积37.17万平方米;限价商品住房1248套,建筑面积18.09万平方米。

表2.1.1 江夏区“十三五”期间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

年份

公共租赁住房

(含政府类和社会类)

政策性安居住房

(棚改安置房源)

限价商品住房

面积

(万平方米)

套数

(套)

面积

(万平方米)

套数

(套)

面积

(万平方米)

套数

(套)

2016

1.78

288

1.75

150

2017

1.4

234

2018

5.38

800

2019

3.46

586

2.78

280

2020

14.34

2048

32.64

2978

18.09

1248

合计

26.36

3956

37.17

3408

18.09

1248

数据来源:江夏区住房保障管理中心。

表2.1.2 江夏区“十三五”期间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清单

序号

住房保障

项目类型

开工年度

完成年度

项目名称

套数

建筑面积

(平方米)

计划投资

(万元)

项目进展情况

备注

11

社会类

公共租赁房

2014

2016

武汉纺织大学公租房

288

17776.00

10000.00

项目全部完工,已交付使用


22

政府类

公共租赁房

2015

2018

金口淮山村金城一号公租房

800

53769.00

15397.83

项目全部完工,已交付使用


3

棚户区改造

2015

2016

金水农场垦区棚户区改造

150

17507.95

5618.40

项目全部完工,已交付使用


4

政府类

公共租赁房

2016

2019

花山学府公租房(1#322套公租房、3#楼264套人才公寓)

586

34649.90

13931.90

项目全部完工,已交付使用


5

社会类

公共租赁房

2015

2017

武昌职业学院公租房

234

14000.00

4492.68

项目全部完工,已交付使用


6

城市

棚户区改造

2016

2019

花山学府(郧阳巷)棚户区改造

280

27728.26

22285.50

项目全部完工,已交付使用


7

城市

棚户区改造

2017

2020

齐心村谢家湾片区(汪家塝)棚户区改造

1318

142345.04

44800.00

项目全部完工,已交付使用

货币化安置补偿与实物还建安置相结合

8

社会类

公共租赁房

2018

2021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719研究所公租房

2048

143360.00

81831.00

项目全部完工,正在办理竣工验收准备工作


9

城市

棚户区改造

2018

2020

金口集镇棚户区改造一期安置房源建设项目

1660

184100.38

856949.90

项目全部完工,已竣工验收


10

限价商品房

2018

2020

阳光佳苑限价商品房

1248

180875.85

90000.00

项目全部完工,已交付使用


合计

8612

816112.38

1145307.21


数据来源:江夏区住房保障管理中心。

3、住房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

伴随着住房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和保障性住房供应的逐步增长,江夏区住房保障的覆盖面持续扩大。“十三五”期间,江夏区新增享受住房保障的家庭已达到8729户,累计达到15833户。其中,新增廉租住房货币补贴57户,新增廉租住房实物配租60户,新增公共租赁住房实物配租(含政府类和社会类)3956户,新增棚户区改造3408户,新增限价商品住房1248户。截至2020年底,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性住房累计覆盖率大约达到8.86%,若按户籍常住人口计算,保障性住房累计覆盖率达到18.03%。

表2.1.3 江夏区“十三五”期间新增住房保障户数

年份

原廉租住房

公共租赁住房(含政府类和社会类)

棚户区

改造

限价

商品房

租赁补贴

实物配租

2016

11

5

288

150

2017

14

4

234

2018

21

10

800

2019

7

34

586

280

2020

3

7

2048

2978

1248

合计

56

60

3956

3408

1248

数据来源:江夏区住房保障管理中心。

4、住房保障水平显著提高

“十三五”期间,江夏区低收入和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居民“住有所居”的目标基本实现,人均月可支配收入在2000元(单身2500元)以下、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16平方米以下的城镇住房困难家庭实现了住房保障的“应保尽保”,保障对象住房条件显著改善。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状况,2019年江夏区适时调整了租赁补贴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月13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60元,提升了住房保障水平。

如表2.1.4所示,“十三五”期间,江夏区共新增169户家庭享受住房货币补贴,其中,新增享受廉租住房货币补贴的家庭57户,新增享受公租房租金补贴(租金核减)的家庭133户。“十三五”期间,江夏区累计发放住房补贴473.38万,其中,累计为享受廉租住房货币补贴的家庭发放租赁补贴280.87万元,为享公共租赁住房实物配租的家庭发放租金补贴192.51万元。

表2.1.4 江夏区“十三五”期间住房补贴情况

年份

廉租住房租赁补贴

公租房租金补贴(租金核减)

新增

户数

当年

户数

年度发放金额

(万元)

新增

户数

当年

户数

年度发放金额

(万元)

2016

11

1631

110.56

62

881

42.42

2017

14

1061

68.15

41

837

51.26

2018

21

813

50.66

7

1257

39.5

2019

7

344

22.06

6

197

17.37

2020

4

424

29.44

17

254

41.96

合计

57

4273

280.87

133

3426

192.51

数据来源:江夏区住房保障管理中心。

5、人才住房保障工作卓有成效

随着近几年武汉引进人才数量不断增加、引进人才层次不断提升,人才“住房难”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我市、我区人才引进和发展的重要瓶颈。为化解引进人才的住房安置压力、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安居保障,江夏区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人才安居政策,将住房保障群体从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扩大到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十三五”期间,江夏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积极落实“人才公寓”项目,为大学生安家落户筹集房源,累计筹集大学毕业生租赁住房1706套间,约88704.17平方米。这些措施为解决新就业大学毕业生住房困难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表2.1.5 江夏区“十三五”期间大学生租赁住房的筹集情况

年份

套数(套间)

面积(平方米)

2016

2017

200

11141.68

2018

500

25740.13

2019

394

23622.36

2020

612

28200.00

合计

1706

88704.17

数据来源:江夏区住房保障管理中心。

6、住房保障管理日趋规范

一是积极开展保障性住房调查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区保障性住房需求情况。为了更好的解决城镇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用客观调查数据指导实际工作,我区按照“全方位、多层次、全覆盖”的原则,积极面向城镇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职工、外来务工人员征录经济收入、婚姻状况、住房意向等社会数据,与557户保障性住房租户签订江夏区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授权书,受保家庭同意并授权江夏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向所有涉及本家庭经济状况信息的部门或机构查询、核对本家庭财产和收入状况,旨在切实做到“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适时调整、动态管理”的基本要求。

二是住房保障资格的动态管理常态化。按照《市房管局关于建立健全住房保障资格管理长效机制的意见》(武房发〔2016〕71号)要求,为全面、真实、准确地掌握公共租赁住房入住后的实际情况,区住建局会同各街道、社区和民政部门从2017年开始定期对辖区内租赁补贴和实物配租对象家庭收入及住房情况进行逐户上门复核。“十三五”期间,通过对租赁补贴和实物配租对象进行家庭收入及住房情况的资格复核,累计对140户实物配租家庭保障资格进行调整,取消保障资格家庭共计256户(实物配租94户、租赁补贴162户)。

表2.1.6 江夏区“十三五”期间住房保障资格的动态管理情况

年份

调整资格(户)

取消资格(户)

实物配租

租赁补贴

小计

2017

119

17

96

113

2018

21

25

54

79

2019

0

31

0

31

2020

0

21

12

33

合计

140

94

162

256

数据来源:江夏区住房保障管理中心。

三是住房保障资料影像化工作基本完成。为实现住房保障资格核准及变更资料档案规范化管理,统一规范资料立卷及整理方式,全面提升资格动态复核及监管工作效率,2017年江夏区城乡建设局依照《国家纸质档案影像化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开展档案整理及影像化扫描工作。经过纸质整理、目录录入、扫描、存储备份、后期处理等工序,完成858户保障资格家庭资料整理,已在系统中成功挂接同步858户。

四是公共租赁住房小区的安全管理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十三五”期间,江夏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本着对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明确分工,严肃问责,严格执行公租房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形成从上至下层层负责、齐抓共管的排查力度,切实杜绝了安全隐患,做到了组织、排查、整改三落实,使江夏区公租房小区的安全管理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五是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市场化运作初步启动。为了有效的开展公共租赁住房的运营管理工作,江夏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已经专门成立运营组,制定了保障性住房管理市场化运作方案,已向区政府申请采取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正在征求区财政局的意见,争取将管理费用纳入区财政年度预算,利用市场机制来提高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效率。

(二)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大规模推进,城市功能快速升级

“十三五”期间,江夏区积极推进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已经完成了金水农场垦区棚户区改造项目(2016年完工)、花山学府(郧阳巷)棚户区改造项目(2019年完工)、齐心村谢家湾片区(汪家塝)棚户区改造项目(2020年完工)和金口集镇棚户区改造项目(2020年完工)。“十三五”期间,江夏区新增棚户区改造3408户,完成棚户区改造面积37.17万平方米,新增限价商品住房1248户,完成了武汉市下达的棚户区改造任务,改善了居民住房条件和营商环境,提升了城市整体形象和功能,优化了土地配置结构和城市功能结构,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促进了城市发展整体升级。

(三)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增长,经济增长支撑作用显著

2016年至2020年,江夏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为89.84亿元、127.05亿元、137.33亿元、150.39亿元和162.12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5.33%。“十三五”期间,江夏区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66.73亿元,是“十二五”期间的2.55倍。

图2.1.1 2015年以来江夏区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江夏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房地产开发办公室。

房地产投资和消费是促进江夏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例从2015年的13.45%增长到2020年的34.47%。“十三五”期间,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持续稳步上升为江夏区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发挥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表2.1.7 2015年~2020年江夏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及其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的占比情况

年份

房地产开发投资

(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亿元)

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

2015

79.45

590.90

13.45%

2016

89.84

510.02

17.61%

2017

127.05

569.21

22.32%

2018

137.33

491.40

27.95%

2019

150.39

590.00

25.49%

2020

162.12

470.33

34.47%

数据来源:江夏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房地产开发办公室;2015-2020年江夏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四)持续推进住房建设,坚持搞活新房和二手房两个市场

1、坚持持续推进住房建设,增加新房供应

伴随着江夏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住房需求长期增长是必然趋势,保障新房供应的持续合理增长是满足居民住房需求和实现住房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为了保障新房供应的持续合理增长,就必须保证持续合理的住房建设和正常供应,为此,区住建局采取了多方面措施:第一,加快项目清理,释放潜在供应。持续开展各类房地产开发项目清理,督促企业上报年度开发建设和销售计划,及时掌握潜在供应情况,盘活存量。第二,加强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及时监测项目动态进度,全面掌握建设进度与计划。“十三五”期间,江夏区住房与建设局结合日常市场巡查、开盘检查,对全区所有在建在售项目进行全覆盖巡查,填写专项检查表,做到“三清三查”,即底数清、诉求清、重点人员清,查信息公开、查销售现场、查问题整改。对已批未建的项目,督促企业尽快开工建设。第三,加强商品房预售管理,对工程进度达到预售条件的项目,房管部门逐一约谈企业,限期办理预售。通过以上抓投资、抓工期、抓捂盘等措施,有效地保证了江夏区新房供应的稳定增长。

2、商品住房市场运行平稳健康,居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一是商品房销售基本平稳,房地产市场持续活跃。“十三五”期间,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区建设力度的加大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居民住房购买力持续增强,江夏区房地产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十三五”期间,我区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完成1086.48万平方米,较“十二五”期间增长59.74%;商品房销售额累计完成1020.28亿元,较“十二五”期间增长156.62%。

图2.1.2 2015年以来江夏区商品房销售情况

数据来源:江夏区房地产交易管理所。

二是住房消费结构水平显著提升,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得到充分满足。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增长,“十三五”期间,90平方米以上的商品住房成交套数在商品住房总成交套数中的占比由2016年的73.71%提高到2020年的89.48%。这典型说明住房消费结构水平在“十三五”期间有了显著提升。

3、存量住房市场持续扩大,活跃和提升市场功能进一步彰显

“十三五”期间,江夏区存量住房市场交易量较大规模增长,存量住房成交套数、成交面积和成交金额在全区住房成交套数、面积和金额中的占比均有较大幅度提高,既增加了住房市场供应量,也促进了住房升级和满足了居民多元化市场需求。2016年至2020年,全区存量住房成交套数占商品住房成交套数的比重由16.58%提升至35.75%;存量住房成交面积占商品住房成交面积的比重由16.64%提升至32.64%;存量住房成交金额占商品住房成交金额的比重由13.37%提升至28.69%。

(五)住房租赁市场平稳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管理持续强化

1、住房租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住房租金保持稳定

“十三五”期间,江夏区认真落实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颁布的50条住房租赁扶持政策,不断加大培育市场主体的力度,多元筹集房源,不断增加租赁住房供应,商品住宅的每平米平均租金和套均租金均保持平稳。

2、住房租赁市场管理持续强化

“十三五”期间,为加强流动人口和社区出租屋的管理及服务,江夏区房屋租赁管理所强化了对违规出租住房的综合管理,拓宽管理覆盖面,全部签订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委托书,并指导社区流管办常态化地开展房屋租赁信息采集或备案工作。同时,及时受理住房租赁投诉、做好纠纷调处以及违规出租房治理及打击传销工作情况。

(六)物业管理覆盖面持续扩大,物业管理水平整体提升

1、老旧小区“红色物业”覆盖和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全面推进,物业管理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

目前,我区已全面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制定了《江夏区老旧小区三年改造工作方案(2019—2021)》,已完成86个老旧小区改造工作,2021年剩余老旧小区也已完成了勘查、立项、初设、施工图设计等前期工作。通过引进“红色物业”,实现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服务覆盖面逐步扩大。

2、物业行业监管不断强化,物业管理服务行为进一步规范

依据《武汉市物业管理条例》《武汉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质量考评办法》,进一步加强我区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质量监督检查,规范物业服务行为,推进建立住宅小区物业服务长效监管机制。根据市房管局《2019年全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评议工作方案》(武房发〔2019〕11号),我区于2019年4月1日启动住宅小区公共服务管理评议工作,进一步督促物业管理服务企业加强管理规范,推动了我区物业管理服务行业的规范化工作,促进了物业管理服务企业能力的提升,推动了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3、小区综合治理格局逐步建立,群众满意度逐步提高

依据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住宅小区综合管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湖北省物业服务和管理条例》(2018年底修订)、《武汉市物业管理条例》(2019年修订),我区积极提升物业管理法治化水平,推进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服务企业“三方联动”机制,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在全区范围内积极推进物业住宅小区管理评议工作,对业主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及回复,进一步提高了群众满意度,物业服务评议综合指数从2015年的71.3提升到2019年的80.4。

图2.1.3 江夏区物业服务评议综合指数的变动趋势

数据来源:《2020武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蓝皮书》。

4、物业管理服务纠纷处理方式不断创新,权益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更加有力

江夏区司法局在区住建局建立了物业纠纷调解委员会,配备专职调解员,成功调解152起物业管理纠纷,调解成功率达100%。与物业管理协会及律师事务所合作开展物业管理政策法规宣传,依法追缴物业管理费,通过法律手段追缴了奥林园等小区欠缴的物业管理费。业委会、物业企业积极开展党建工作,加强了物业管理服务中纠纷处理效率。

5、农村社区物业管理服务试点工作逐步推进,农村物业管理服务市场逐步建立

我区已对全区农村社区进行调查摸底,并确定3个还建小区符合农村社区物业管理服务试点工作条件。目前,区政府已印发《江夏区农村社区物业管理服务试点工作方案》,3个还建小区引进了市场专业化物业公司进行指导,由村和社区提供专业化物业管理服务。

“十三五”期间,江夏区物业服务进一步发展,物业服务企业家数和服务人员数量均有新的增长,城区新建成的小区物业服务达到全覆盖,老旧小区物业服务也基本达到全覆盖,物业服务规范性和能力均有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在抗击新冠病毒疫情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十分积极的作用。

(七)做实房屋安全管理,保障房屋安全

1、建立和完善了房屋安全鉴定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的工作机制

江夏区通过做好“事前”防范、加强“事中”监管、完善“事后”跟踪,形成房屋安全管理工作合力,为政府解决了棘手的房屋安全管理难题,同时引起上级领导对房屋安全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和认可,促进我区房屋安全监管工作有序开展。市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屋安全鉴定业务监管工作的通知》(武房发〔2017〕27号文)、《关于进一步规范房屋安全鉴定监管工作的通知》(武房发〔2018〕28号文)、房鉴协《城镇困难群众房屋安全鉴定费用实行优惠的通知》(房鉴协〔2018〕11号文)等文件就部分吸收我区房屋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形成规范性文件在全市进行推广。

2、不断强化全区危房监控管理工作,“检查”与“治疗”相结合,切实保障房屋安全

“十三五”期间,江夏区建立在册危房工作台账,明确房屋安全责任人治理危房的主体责任、街道社区房屋安全责任人的监管责任,掌握房屋安全责任人信息、房屋安全险情基本情况相关信息,在册危房监控率100%。

对新增D级危房进行监管,对房屋鉴定机构提交的房屋鉴定报告涉及城镇D级危房的及时进行统计,动态掌握城镇新增D级危房数据。对纳入治理范围的D级危险房屋实施专项治理消危工作,各责任方通过专项治理,切实消除各类房屋安全隐患。“十三五”期间的新增D级危房全部消危,已全面完成目标工作。

二、“十三五”期间江夏区住房和房地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住房保障制度体系尚不健全,新市民住房保障力度有待加强

第一,住房保障制度和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江夏区作为武汉市的南部新城,目前的发展依然处于要依靠大规模吸收和集聚包括人口等在内的资源的阶段,因此包括住房政策在内的各项公共政策应该围绕如何吸引和集聚资源这个中心。目前,住房保障政策、人才住房政策等政策体系尚不健全,政策内容尚存在缺位,与江夏区定位和未来发展需要是存在着不相适应之处的。一是尚未建立公共租赁住房货币补贴制度。目前,在江夏区所有取得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资格的家庭只能申请实物配租,而不能申请货币化安置。这不仅不利于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而且,也不利于实现公共租赁住房保障与住房租赁市场的有序衔接。二是缺乏解决人才住房问题的制度性安排。目前大学毕业生安置房源基本是由原公共租赁住房房源转化而来,缺乏解决人才住房问题的专门性制度性安排。未来随着区域内聚集人才数量增加,政府类公共租赁住房房源逐渐减少,按照现行政策,将难以满足区域内人才对住房保障的需求。三是住房保障退出制度不健全。不仅对应退即退者缺乏正向激励机制,对拖延腾退或者拒不腾退者缺乏有力度的惩罚机制安排,而且对拖延腾退或者拒不腾退者惩罚的具体方式偏少,惩罚力度过轻,也缺乏有效的部门间联动机制。这既不利于实现住房保障公平,也不利于实现社会分配公平。

第二,政府类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力度不足,未来保障性住房供应承压。“十三五”期间,江夏中心城区没有新增立项的政府类公共租赁住房项目。随着公共租赁住房分配工作的持续进行,目前政府类公共租赁住房的存量大为减少,这既可能导致未来新增公共租赁住房申请轮候家庭没有可分配房源,不能得到及时保障,影响未来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任务的完成,也不利于保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运行。

第三,新市民住房保障力度有待加强。江夏区未来人口的发展意味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发展的关键是新市民的增长,因此江夏区未来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将意味着新市民的持续增长。尽管目前已经开始对新市民进行保障,但重心仍然是本区户籍居民,大部分新市民并未获得住房保障。按照新型城镇化和国家的要求,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江夏区有必要将住房保障工作的重点转向新市民。要考虑通过多渠道、多方式来保障新市民的基本住房消费需求的满足,要将住房保障作为吸引人口,支持我区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重要手段,应加大对新市民的住房保障力度。

第四,住房保障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一是住房保障供给信息管理滞后。目前江夏区尚未对辖区内所有政府类公租房和社会类公租房开展建档立卡工作,对保障性住房供给总量、地理位置、房龄、结构等等信息的掌握不全面、不准确、不及时。二是对住房保障对象的信息管理滞后。尚未全面、系统地建立保障对象电子档案,保障对象信息部门交流、查询不便捷。三是对保障性住房使用状态的信息管理滞后。尚不能全面、及时地掌握保障性住房使用、空置的状态。信息管理的滞后给住房保障的科学决策和住房保障的后期管理带来了难度。

(二)老旧小区改造和老旧住房改造(旧城改造)工作尚需着力推动

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住房条件改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且城市功能和形象提升也需要按照高标准对老旧小区和老旧住房进行改造。迎接军运会,江夏区已经对部分临街老旧住房外立面等进行了改造,按照“十三五”要求,我区老旧小区改造已完成86个,其中2019年完成59个、2020年完成27个。但是,大规模的老旧小区和老旧住房还未得到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和老旧房屋改造工作和人民的期待、城市发展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问题在于:一是老旧小区改造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重新建轻改造的倾向一直存在,老旧小区改造政策不健全;二是旧城改造的方式单一,基本上都是依靠拆迁;旧城改造政策缺位;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和老旧房屋改造(旧城改造)的机制没有建立起来。

(三)房地产行业增速放缓,房地产市场规模扩大困难重重

从供给端看,房地产开发项目实际落地缓慢。一方面,开发贷款不断从严,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影响了企业投资预期。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部分房地产开发项目存在放缓趋势,项目前期建设手续办理时间过长,导致项目实际落地缓慢,不能及时达到入库要求。

从需求端看,房地产需求难以扩大。一是“十四五”时期房地产宏观调控进入关键期,江夏区将继续严格执行限购、限贷、限价等调控措施,坚决遏制投机炒房行为,不断从严的调控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房地产需求的持续快速增长。二是房地产去杠杆效果逐步显现,在国家继续防控金融风险,控制居民杠杆率的过快增长背景下,银行信贷规模的严格控制与房贷利率的普遍上浮,居民购房融资难度与成本明显加大,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购房需求。三是受此次疫情影响,武汉市人口净流入速度放缓,外地人口来武汉买房的意愿将受到重创,刚需和改善人群也处于观望状态,未来商品房销售面积可能面临较大降幅。四是住房供应与消费结构正在转变。武汉市作为全国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试点城市,正积极推动“商品房+保障房+租赁房+共有产权房”的多元化建设,并通过政府保障、租赁等方式满足新市民的居住需求,逐步引导住房供应结构与消费理念的转变,将会有效分流一部分购房需求。

(四)住房租赁市场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有待提高

一是缺乏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的住房租赁有形市场和中介机构。目前,江夏区个人出租的居住房屋无论是自行出租还是委托房地产经纪机构代理出租,基本上都处于自发的、零星的、分散的和无序流动的状态。专业化、集约化程度较差。二是房屋租赁备案的备案率不能有效提高,租赁当事人对办理备案手续的积极性普遍不高,意识不强。三是房屋租赁管理长期依靠管理人员逐户清查、督促,管理效率低,且主动性差,阻碍了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

(五)物业服务能力和质量亟待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业管理水平也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由于物业管理的理论和物业管理水平发展速度仍然滞后于经济的发展速度,物业管理服务整体服务能力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居民满意度有待进一步提升。主要问题在于:第一,随着物业企业资质取消,物业管理服务市场准入门槛低,导致诸多缺乏物业管理服务能力的企业进入市场;第二,对业主委员会缺乏有效监督和约束,多数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名存实亡,虽有自治组织,但行使职责不力,造成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之间矛盾增多,不能发挥在物业管理中应有的作用;第三,物业管理服务市场规模化和专业化水平低,多数企业缺乏提高服务品质的能力,同时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物业管理水平要求也随之提高。

第二节 “十三五”期间江夏区建筑业发展成就和问题

一、“十三五”期间江夏区建筑业发展的成就

(一)建筑业平稳健康发展,企业实力不断增强

“十三五”期间,江夏区建筑业平稳健康发展,建筑业总产值从2015年的80.82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375.38亿元,增长了364.46%。建筑业增加值也相应从28.69亿元增加到37.55亿元,保持了较快增幅。每年均超额完成计划目标。

图2.2.1江夏区建筑业发展情况

区住建局积极支持培育地方建筑企业,占领本地建筑市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努力促进地方建筑企业成为本地建筑发展的主体。企业总体规模逐年增长,资质分布逐步完善。按照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施工劳务等标准序列统计,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区共有建筑业企业541家。其中总承包企业202家,专业承包企业229家,劳务资质不分等级企业110家。共有资质逾1100项,资质分布较为全面,结构日趋合理,形成了包括房建、公路、水利、市政和电力等30余个专业配套、门类齐全的企业资质结构,基本覆盖了全区建设发展的需要。2016-2019年间,签订的建筑合同金额984.89亿元,建筑业总产值821.35亿元,竣工产值为235.88亿元,营业收入达到465.16亿元,吸纳就业人数从2.37万人增加到2.59万人,对推进城镇化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装配式建筑、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深入推进,建筑产业化和绿色化水平不断提高

“十三五”期间,江夏区住建部门着力推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切实执行新建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应用政策和标准,积极推动公共建筑节能和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全面推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截至2019年底,已完成军运会运动员村公共服务与配套设施、海康威视还建房项目等7个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落地装配式建筑生产企业4家。新增建筑节能部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工程合计1683项,建筑面积1164.23万㎡。在设计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全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均到100%。大力发展新建绿色建筑,开展绿色建筑省级认定工作。近两年,辖区新建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接近100%,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约占竣工建筑面积的75%。“禁实”、“禁现”、“推散”工作有序、有效的开展。在建工程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率达100%。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28.88万㎡。2016年以来新增建筑节能能力达16.54万吨标准煤。

二、“十三五”期间江夏区建筑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建筑市场本地企业整体竞争力不足,建筑企业在本区域所占市场份额极低

全区建筑业企业大多数为家族式企业,治理机制、管理制度、方式落后,基本依靠人脉发展,行业技术优势和质量优势不明显,发展后劲明显不足。主要靠少数优质企业带动全区建筑业产值增幅。以2019年第4季度为例,中建三局基础公司完成产值140.37亿元,占全区产值的46.34%,同比增幅达到24.94%,而库内大部分企业产值上报波动较为明显,40家企业负增长,占产值上报企业的36.04%,一级企业中产值增幅保持在20%左右的企业仅有8家。

2019年1-12月,江夏区监管在建建筑工程项目3071项,区内建筑业企业中仅有22家企业(其中特级企业1家、一级企业11家、二级企业10家)共承接项目450项,建筑市场项目占有率占比14.65%,同比下降了4个百分点;承接建筑面积约313万平方米,占总面积2237.72万平方米的13.98%,同比下降了近4个百分点。在疫情影响背景下,区内企业在本区域建筑市场所占份额极低,巩固和开拓外部市场困难,导致了区内建筑业产值的大量“流失”。

(二)受疫情影响建筑业企业举步维艰

受军运会效应消退、疫情冲击及“四经普”经济数据修正等影响,库内107家企业2020年第1季度完成建筑业产值27.9亿元,较上年同期(62.29亿元,其中含民族集团转库15.79亿基数)减少34.39亿元,完成建筑业增加值3.09亿元,同比(6.12亿元)负增长51.3%,为历年增加值增长率最低值。虽然复工率达到100%,复岗人数还有所增加,但建筑企业普遍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一是建筑业上游原材料供应商短时间内可能出现供不应求、材料价格攀升等情况;二是仍然存在用工难问题,工程项目复产需要大量的劳务工人,疫情导致外地返汉务工人员锐减,造成建筑业企业复工用工短缺,且人工费用增高;三是复工复产期间必须按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如防疫物资采购、日常人员健康监测等),增加了建筑业企业成本,侵蚀了企业利润;四是部分企业没有完全恢复生产,但人员工资以及社保的开支巨大,且有银行还贷压力,加之没有回笼资金,致使企业资金压力巨大。五是受疫情影响,外地对湖北建筑业企业、省内其他地市对武汉建筑业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排斥,造成大量前期存量项目、已中标的项目和意向项目流失。让企业有项目做,能正常运转起来已成当务之急。

图2.2.2 2016年第4季度到2020年第2季度江夏建筑业发展情况

第三节 “十三五”期间江夏区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的成就和问题

一、“十三五”期间江夏区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的成就

“十三五”期间,我区紧紧抓住武汉市产业发展沿“武鄂黄黄”主轴进行调整转移的历史契机,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努力规划好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建设好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保护好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努力践行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理念,锐意改革,真抓实干,城乡建设事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我区连续三年荣膺“中国工业百强区”,连续11年荣登全省县域经济榜首,到2020年,我区已初步建成城市功能与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城乡环境和谐宜人的现代化新城,城乡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城乡建设领域投资持续增长,拉动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持久有力

“十三五”期间,江夏城乡建设工作全面推进,一系列有利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增进人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的政策逐步落实到位,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展开,重点项目加快实施,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功能极大改善。

2016年以来,江夏区全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越700亿元、800亿元和900亿元大关,2019年达到948.8亿元,是“十二五”期末的1.49倍。2020年因疫情冲击有所下降,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42.04亿元。江夏区GDP增幅长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持续上升,从2015年的5.48%提升到2019年的5.8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工业增加值、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也在全市新城区中名列前茅。在经济快速增长中,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城建项目投资,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2016-2020年,全区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2591.46亿元,保持环比10%以上的增速,占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6.22%。综合来看,“十三五”时期,江夏区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在全市经济格局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巩固。

(二)重点建设项目总体进展顺利,城市功能不断提升

“十三五”期间,江夏区以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新城核心区,该区域包括纸坊街、大桥产业园区北部、庙山产业园区西北部等区域。优化提升核心区域的城市功能和城市形象,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引导人口和产业集聚。一方面,积极推进纸坊旧城改造,对原有传统工业进行“腾笼换鸟”,另一方面以“城市客厅”等项目为依托,突破性发展商务办公、旅游服务、高端商业、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凸显核心区作为江夏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优势,努力打造成为武汉南部规模适度、环境优美的生态新城。按照“北进、西扩、东联”的城市发展战略,沿文化大道形成南北向城市生活主轴,沿金龙大街形成东西向城市产业主轴,着力推进中央大公园、商务中心、研发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建设。2016-2020年,江夏区城乡建设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41.06亿元(未包含旧城改造与房地产开发),达到投资规划目标325.3亿元(除开房地产开发)的104.84%。

“十三五”期间,江夏区在道路交通建设重大项目方面取得了大发展。阿里巴巴大道、通用大道(园区北路-火箭三路)、天子山大道延长线、郑店物流园物流大道、南四环江夏段等陆续建成。地铁7号线南延长线、2号线南延长线相继于2018年末和2019年初开通,实现了江夏与主城区的紧密连接。地铁8号线于2019年开通运营三期工程(野芷湖站至军运村站),促进了黄家湖偏远区域的交通发展。江夏路网主骨架已经形成并不断优化。完成了黄家湖大道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及同步道路提升改造工程、星光大道道路提升改造工程、文化大道(湖景北路~谭鑫培路)改造工程、梁子湖大道(金龙大街~梁子湖风景区)路面大修工程、军运路(黄家湖东路-黄家湖大道)道路工程、纸坊东一路东南延长线道路及市政配套工程、青龙山、八分山、大花山环山休闲通道工程、法泗怡山湾大街道路修建工程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以筹办军运会为契机,2019年江夏全区统筹推进192个城建项目,完成投资80.2亿元。轨道交通8号线三期、2号线南延长线相继开通,和平通道下穿铁路、通用南延线及G107国道主线、金口大道等一批改扩建工程如期完工,南四环线通车。圆满完成了24条道路(98.49km)整治提升工作,成功创建纸坊北华街、江夏大道“市容环境示范路”。辖区道路平整度、行车舒适度、安全度不断提升,物流更加快捷,居民出行更加便利。

(三)园林生态建设持续发力,环境质量显著提高

“十三五”期间,江夏区从四个方面加大力度,即“增大绿量、提升品质、精细管养、创新发展”来提升绿化档次,美化生态环境。环境质量有了显著的改善。仅在2018年即完成人工造林133公顷,“四旁”(路旁、沟旁、渠旁和宅旁)植树30万株,森林面积18580公顷,自然保护区面积3929.3公顷。新建绿地79.9公顷,改造绿地30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28.8%,全区林业总产值突破36亿元。

在重点的规划绿地上增加绿化面积,持续推进城市大绿地、小绿地建设,落实城区总体规划。围绕全区重点道路,加强绿色路网建设,及时完成新建重点道路绿化。大力开展庭院绿化、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立体绿化,扩大绿色空间。注重“绿”与“水”的结合,完善水系绿化带建设。加强代征绿地和土地储备区绿化建设。努力构建布局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滨水特色突出的城市绿地系统;全面提高全区绿化美化水平。坚持文化建园,挖掘文化内涵,全面推进公园的生态文化发展。2019年,中央大公园初步建成。该园选址东临文化大道,南至金龙大街,西抵武昌大道,北接腾讯大道,近半面积水域与汤逊湖隔岸相望,地铁7号线南延线从该地块经过,处于“黄金十字架”交点,区域位置较佳。该园是武汉市新城区最大的公园,分为三大功能区,即文化共享区、生态体验区、运动休闲区,整体呈“一环、一心、三块、八景”结构布局。此外,熊廷弼公园改造项目如期完工,大花山户外运动中心竣工,成为市民健身休闲“打卡地”。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至今,江夏区共完成园林绿化项目49项,总投资逾29.49亿元。

(四)公用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1、便民利民工程和设施陆续完工,凸显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江夏区政府放弃在黄金地段开发商业项目,斥资7.1亿元建设供市民休闲娱乐的自然生态中央大公园,“把最好的地方留给老百姓,做成公园,让大家共享”。区经发投集团负责建设的大花山户外运动中心、黄家湖运动员村(赛前),城投集团负责建设的金港公共停车场(地块1)、金港物流停车场(地块2)等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相继建设完工,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的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了城市基础设施的水平。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以来,江夏区完成环卫基础设施项目10项,总投资2.32亿元;其他民生建设项目18项,总投资68.26亿元。

2019年,龚家铺11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运,龙床矶万吨水厂扩建工程基本完工,建成纸坊城区微循环道路8条,新增公交站点62个,文化路智能停车库项目加快推进,南部公交一体化改造正式启动。深入实施“清洁家园迎军运”行动,完成20条军运会重点保障线路、67条基础线路、5处场站提质改造及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开展环境卫生、违法占道、背街小巷、超限超载等综合治理,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管理精致高效,卫生城市保持国家标准。深入实施“厕所革命”,新改建城乡公厕302座,开放社会公共机构厕所30家,改造农户厕所2.2万户。统筹推进全区22个湖泊、36条河流治理工作,长江江夏段水质综合评价为Ⅱ类,梁子湖水质基本稳定在Ⅱ类,全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空气质量综合考核在全市排名第一,PM10、PM2.5等主要大气污染指数逐年下降。此外,天然气管网延伸、供排水管网改造等一批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切实保障全区人民用电、用水和用气的安全和便利。2015-2019年间,住建部门共维修破损道路面积105516.65㎡、人行道面积约38194.5㎡、安装隔离桩17199根;受理督导通平台案件1055条、市区长热线574件,回复率100%,满意率100%。

2、综合管廊建设力度逐步加大,城市可持续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截至目前,结合全区高压入地和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需求,江夏基本构建完成科学、先进、适宜、安全的地下管线综合管廊体系,实现了各类管线统一入廊、统一管理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行模式,形成与城市建设相适应的系统化、网络化、经济适用且满足城市发展的综合管廊系统,达到优化和集约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提升市政基础设施保障水平,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2019年黄家湖大道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成投用,成为全市首条长距离综合管廊。“十三五”期间,全区共建设公共管线管沟50公里。

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速建设,农村居民广泛受益

“十三五”期间城建部门配合道路新建、改造项目,按照上级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计划,依托军运会期间基础设施建设的契机,逐步对老旧管网进行了提升、改造、联通。全区供水安全及供水质量得到有效提升。花山、八分山、三潭路的加压站工程、关山桥沿线及商业街老旧小区给水管网改造、山坡三水共治项目、配合道路建设管线改造等项目建设确保了供水保障率,增强了抗旱防灾能力,改善了农村生活条件,提高了农民健康水平,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高了党和政府的威信。

4、海绵城市建设加速进行,排涝除渍成效显著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以来,江夏区完成与海绵城市建设有关的水务建设项目21项,总投资11.43亿元。2016年强降雨时期区内出现的两个渍水点问题已得到解决,并经受住2020年汛期的考验。2017年江夏区启动实施了金鞭港河道整治工程,该项目投资10447.93万元,于2019年7月建设完成,经水质检测,金鞭港已不属于黑臭水体。此外,大桥湖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金鞭港出口桃花岛综合整治工程,江夏中央大公园工程、黄家湖大道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及同步道路提升改造工程的海绵化作业也已完工。2020年将完成海绵城市建设项目3项,分别为清水入江一期工程之巴登城泵站-五里界泵站-纸坊泵站污水转输工程、清水入江一期工程之郑店泵站-江夏污水处理厂污水转输工程、源头海绵城市改造项目(雨污分流改造),总投资8224.29万元。

5、路灯建设和维护有条不紊,亮化照明保障有力

“十三五”期间,江夏住建部门加快纸坊背街小巷路灯安装,加强纸坊城区照明覆盖,积极改造升级背街小巷路灯;抓紧纸坊城区主次干道路灯改造升级,对城区道路路灯使用较长年限的进行更换照明器具及电缆;持续推进路灯专变变压器改造工作,对城区年限过长或负荷较大的变压器进行升级;重点关注路灯监控与管理系统的建设,建立起城市照明监控与管理系统,做到及时快速的维护,有力保障了路灯设施完好率100%,亮灯率99%。

(五)建管部门主动履职担责,管理规范有力,建筑行业有序发展

建设主管部门根据新形势不断完善建设工程招投标监管制度和程序,确保建设工程在阳光下竞争,招投标率、施工许可发放率工程合格率均达到100%。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健全安全质量监管体制和长效机制,加快建设重大突发事件预警应急体系,有效遏制重大事故发生,全面构建公共安全屏障。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完善和推进质量监管新模式,加大参建各方质量行为的监管。深入推进建筑节能,加强监理行业监督,规范检测市场,强化工程造价管理,推行新型材料应用,确保建筑业良性发展。开展“创优”工作,积极创建省级文明工地。2015-2019年,住建部门对全区184项在建市政工程实施了监督管理,共下发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质量、停工整改通知书731份,督促责任企业限时整改到位。“十三五”期间,市政工程无一起重大事故发生。全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工作也井然有序,完成了进驻区市民之家工作,2016年至2020年6月份,共受理工程交易项目1576项,中标金额495.96亿元。

(六)村镇建设投入持续增加,城乡协调发展更上层楼

江夏区按照“一心三城七镇”的结构,努力形成多中心互动、城乡协调发展新格局。一是着力强化以纸坊街为核心、覆盖大桥部分区域的纸坊城市中心的城市建设,强化其综合服务功能。二是积极推进西部金口汽车新城、东部中州智慧新城、南部山坡物流新城的建设,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市功能区域。三是加快郑店、金水、乌龙泉、法泗、安山、湖泗、舒安等七个小城镇的建设,利用产业特色,引导周边人口向其集中,实现农业人口就地城镇化。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南北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2016年至今,江夏住建部门积极申报村镇建设市级计划,共申报市级基础设施项目35个,项目总投资32.64亿元,精心制订村镇建设区级计划,区级基础设施项目87个,项目总投资2.6亿元。共争取市级奖补资金1.38亿元。安排区级奖补资金6020万元。这些资金有效地撬动了江夏农村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2018年,全区获批省级生态乡镇1个(纸坊街),省级生态村15个;获批市级生态村38个。2019年,整合涉农资金15.7亿元,完成228个行政村居民点布局规划编制,乡村振兴示范带与农业大公园、江南水乡都市田园综合体项目融合推进,鲁湖水乡特色小镇、安山回龙湾田园小镇等一批重点项目签约落户。建成美丽乡村30个,以小朱湾、老屋穆为代表的梁子湖大道沿线美丽乡村示范带已成规模,群益村获批“2020年度全国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童周岭村荣获“全国文明村”称号,五里界乡村振兴“街道样板”经验在全省、全国推广。农业农村设施持续完善,投资5578万元支持特色村镇建设,完成南虹路、安洋路等8个基础设施项目,提档改造通村通湾公路30.8公里,新河治理、三门湖排涝等一批水利项目有序实施。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增“三乡工程”拓面提质行政村95个,打造环境治理示范村湾30个。通过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江夏区的农村发展基础得以夯实,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二、“十三五”期间江夏区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镇化水平增速不快,半城市化问题亟待解决

“十三五”期间,尽管江夏经济快速发展,但存在城镇化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首先是总体城镇化水平不高,增幅缓慢。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约为60.67%,未能完成“十三五”末70%的目标。而且,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均低于全国和湖北省平均水平。2018年,江夏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5%,高于蔡甸区(40.05%)、黄陂区(47.92%)、新洲区(53.42%),在武汉市新城区中名列第一,但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提高幅度却是最低的,只有6.53个百分点,低于蔡甸区(6.70)、黄陂区(12.83)、新洲区(7.15)。其次,存在明显的半城市化问题。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说明有大量的流动人口并没有转化为新市民。这既不符合国家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江夏区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再次、城镇化发展南北差距明显。江夏区南部是广阔的农业区域,以农业生产为主,人口相对分散,客观上存在城镇化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城镇化率低,基础设施薄弱,没有几条像样的街,没有高中,没有大的商超和酒店,银行网点也很少,乡村道路、给水排水设施、通讯设施、环境卫生设施供给不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徘徊不降,一些街道村镇人口萎缩,城镇人口出现了不升反降的趋势。

图2.3.1 2019年江夏区分区域户籍城镇化情况

上述现象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之间显然还存在距离,需要在“十四五”期间统筹解决。

(二)城乡建设水平仍需提高,发展质量有待提升

规划的引领和管控作用还不够充分,存在各种规划之间不衔接不配套,没有完全实现“多规合一”、“一张图”要求;城建项目规划布点的前瞻性和主动性不足,事后应急型、补短板和补漏型项目居多。城建基础设施还有欠账。随着城市交通压力日益增大,现有老城区部分道路已不能满足交通需要,路面破损情况反复出现,急需改扩建。虽然城市道路网结构日趋清晰,但一些干道建设存在短板,仍需提前规划加速布局,尤其是南部区域和产业园区的路网。城乡居住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配套公用基础设施也需跟上人们对日益美好生活的需求。部分建设年代较早居住小区需要进行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居民居住环境。一些基础性工作仍要加强,比如地下管线资料存在资料不全、信息老化、精度不高、与现实不符等问题,滞后于城镇建设发展的需要,导致地上与地下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城镇管线事故时有发生。急需增加资金准确查明地下管线现状,迅速出台优化整改措施。综合管廊的建设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大力度发展。行业管理仍需加强,改变重建轻管的不良倾向,聚焦工程质量和高效服务。

(三)城乡二元结构和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城乡融合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需要进一步发力

江夏区位于长江东岸平原上,大致在中心城区的南部地区。辖区北部和中心城区已经连成一片,但南部地区几乎都是农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呈现城乡二元结构和南北差异的显著特征。北部区域产业结构以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依托东湖高新区的生物医药、光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溢出和庙山、大桥、郑店、金港等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而带动着整个江夏经济的快速增长,出现了人口、产业进一步向北部集中,形成了经济快速发展和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江夏南部则是广阔的农业区域,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一直是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各项建设的薄弱地区,存在农业配套不成熟、风景旅游开发不完善、农民还建项目面积较小、项目布局分散等问题,导致生产型农业向生态旅游型农业转变发展缓慢,农业大公园规划整体力度不够。“十三五”期间,南北区域差距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仍然是江夏区发展最大的短板。江夏区城乡居民收入差异明显,呈现“北高南低”的格局。“十三五”期间并未延续“十二五”期间出现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缓慢下降的趋势,相反却呈现上升和徘徊不降的局面,201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63,二元结构特征相对突出,这与南北差距紧密相关。农村投入的可持续机制有待健全,城乡交通及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供给差距仍然明显,主要表现在乡村道路、给水排水设施、通讯设施、环境卫生设施供给不足,乡村文化旅游的硬件设施有待改善,以及农村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低。

图2.3.2 江夏区和其他新城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比

(四)部分城乡建设项目未能如期实施,影响规划实施和整体发展

城乡建设项目通常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社会效益显著而经济效益欠缺,面临的利益关系复杂,常常会因为各种因素影响工程进度,甚至不能按计划开工。主要有如下原因:

1、融资困难

城建项目除了水务、国土、交通、人防等部分项目有专项资金及城投、经发投部分项目融资外,其余项目资金来源均为区财政资金,但每年区财政建设资金有限,即使在安排资金计划时优先考虑城建跨越项目,仍会存在较大资金缺口,项目建设难以保障。2020年受疫情影响,区财政建设资金紧张且部分项目融资进程受阻,导致项目资金缩减。在此情况下,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是较为理想的资金来源,然而问题在于专项债券申报政策较为严格,要求项目必须有盈利渠道且项目需获得可研批复。由于城建项目大多为非营利项目,同时项目前期手续由于缺乏资金无法进行,申请专项债券难以成功,导致项目无法启动,无法按计划顺利开工。村镇建设也遇到类似问题,南部贫困街道、村庄对村镇建设项目的自筹资金能力较弱,除了市补资金和区补资金,没有其他的资金来源渠道,造成部分项目由于资金不足,一直无法启动。

2、征地困难且成本高昂

例如,武汉绕城高速公路中洲至北湖段改扩建工程项目方未及时签订委托协议,导致征地征收时间紧;南湖至大花岭下行联络线工程征地征收涉及13家钉子户,征收难度大;地铁7号线纸坊大街站涉及二次征收,两次征收年限不同,造成补偿标准不同引发矛盾,且征收区域私房密集,造成征收工作难以推动。红旗南街(武昌大道-渔牧村)由于征地、拆迁事宜影响,项目尚未开工。

3、规划调整及程序繁杂

部分项目因为调整设计方案、管线迁改,或是前期手续涉及部门较多(特别是涉军、涉铁等)、办理时间较长,制约了项目进展。另外,市政项目大部分为新建、扩建、改建等项目,由于项目工期紧、任务重,土地和规划手续是市政项目办理施工许可的必要前置条件之一,又涉及多个职能部门,办理过程也较为复杂,导致市政项目建设单位不愿意主动办理项目施工许可证,最终造成部分市政项目未能办理施工许可证,存在“无证施工”的情况,也因此影响工程完工后竣工验收等程序的办理,形成“恶性循环”。由于各种条件制约,在现行项目建设程序办理过程中,较多村镇项目规划用地手续难以办理,造成后续招投标、施工许可证也都无法办理,影响项目启动实施。

虽然项目建设不顺利的原因多种多样,但造成的影响都是负面的。一方面给相关企业和产业的资金循环、市场经营等造成了负面影响,另一方面造成规划目标任务不能按期顺利完成,并且对产业布局、空间结构优化和我区经济社会整体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第三章 “十四五”期间江夏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发展目标

第一节 “十四五”期间江夏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总体发展目标

一、确定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总体发展目标的基本思路

要紧紧围绕将武汉市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总体定位,加快打造全国经济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的目标任务,深入实施区委、区政府提出的“生态立区、产业兴区、创新活区、文化名区、共富强区”战略,积极落实打造“一心、两轴、两片区、多组团”全域空间新布局的战略部署,找准江夏区在武汉城市建设中的定位,找准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和房地产业、建筑业的发展规律,认识和适应国际格局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的变化,以促进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五个并重”,实现我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奋力建设“富强江夏、和谐江夏、美丽江夏、活力江夏、幸福江夏”贡献住建力量。

(一)建设与管理并重

一方面要继续加大住房和城乡基础设施等的建设力度,不断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不断改善城乡面貌,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另一方面要抓好公用基础设施管理和房地产市场、建筑市场的管理,加强行业服务和管理。通过建设扩展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和优化城市功能结构,通过科学管理提高城乡基础设施、住房保障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房地产市场、建筑市场的发展质量。

(二)拓展与提质并重

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城市拓展力度,另一方面要着力提升住建品质。外延式扩张仍然是我区发展的重要途径,住建行业的发展要为我区城市扩展服务,要通过住建事业的发展促进城市区域规模、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的快速增长,要积极推进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住房建设,为城市空间延展提供服务,同时要按照现代化标准加大老城区基础设施、老旧小区的更新改造,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要求,进一步提升村镇建设的质量。

(三)补短与强优并重

一方面要加大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补短板工作力度,另一方面要继续做强江夏在住建领域的优势。要针对城区内交通、交通出口、停车场所、地下综合管廊、排水设施、居民集中休闲场所、村镇基础设施、住房保障等方面的短板,加大投资建设力度,力争在补短板工作取得新突破,同时要充分利用江夏在住建领域的既有优势,进一步做强做大做优优势行业和企业。

(四)规范与发展并重

一方面要加强房地产市场、建筑市场和城建事业管理的规范管理,另一方面要继续促进住建事业的快速发展。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住建管理政策体系,加强住建队伍建设,依法依规进行管理,促进住建领域的规范有序,同时始终坚持以发展为导向,结合江夏的比较优势,做好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以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全面推动住建事业的蓬勃发展。

(五)微观与宏观并重

一方面要在生活综合设施和服务、产业园区综合性设施和服务方面形成和不断提升微循环系统,另一方面要使各个微循环系统和江夏大系统、江夏城区循环系统与市、省大系统有效对接。在新城区要按照构建微循环系统和对接宏观系统的思路进行规划和建设,在老城区则要通过补短板和基础设施改造提升的方式实现良性的微循环和宏观运行的畅通。

二、“十四五”期间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总体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间江夏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将努力围绕以下五大目标而展开:

创新住建。改革创新是推动住建事业发展的不竭源泉。推动住建事业提速发展,迫切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凝聚共识、明确差距、找出原因、落实措施,促进住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我区要大力深化住建行业的体制改革,创新建筑工程质量、招标投标、危房改造等管理机制,创新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融资体制,打造住建创新的江夏模式。

产业住建。紧密围绕江夏产业和经济发展需要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工作,为江夏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是民生产业和基础性产业,要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发展为城市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提升城市功能,吸引投资和人口,助力于城市规模的扩大。要充分认识房地产业、建筑业等行业在“国内大循环”中的重要地位,发挥其在“稳投资、稳增长”中的积极作用,更好的促进我区经济增长和财力增长。

幸福住建。要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提升公用基础设施的质量和可达性,不断完善生产生活配套水平,探索共治共享机制,创造更好的安居乐业的环境。要提升住房保障水平,确保全体居民基本住房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提升居民的居住质量,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着力促进居住设施、居住环境的改善,促进住房租赁的规范化,促进居住健康和安全水平的不断提高,切实保障居民居住质量的不断提升;促进物业服务从推动提高覆盖率为主向规范化、专业化方向转变,促进物业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切实提升物业服务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绿色住建。大力推动住建领域的绿色低碳工作,不断提升绿色住建水平。要适应于节能减排、人工成本上升、疫情防控等的需要,大力促进房地产开发方式的转变,一方面要大力促进目前的现场施工向产业现代化、绿色低碳化方向转变,另一方面要大力促进目前的高污染、高能耗的开发方式向零(低)污染、低能耗的环保方式转变。

智慧住建。全面加强住建领域数字化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和住房保障的数字化建设,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和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把握实情、科学决策、高效管理、周到服务,大力提升江夏住建的智慧化水平。

第二节 “十四五”期间江夏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的具体目标

一、房地产业发展

(一)规划背景

房地产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直接相关,与国家及人民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江夏区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发挥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针对房地产业的基本政策取向保持了高度的连贯性和一致性,这是“十四五”期间房地产业发展的基本遵循。一是坚持转向高质量发展模式不变,房地产市场管理等各个领域都要服从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二是坚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基本目标不变,着力防控市场投机和系统性风险。三是坚持房地产市场长效调控机制不变,落实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体责任的长效调控机制。四是坚持住房市场补短板、调结构的基本方针不变,补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短板,加快推进租赁住房建设,切实增加有效供应。五是坚持完善住房供应体系的基本方向不变,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住房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居民多层次住房需要。六是坚持“三稳”政策不变,“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七是促实体经济的政策不变,从支持和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的角度推进房地产业发展。

为了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的要求,推进我区房地产业继续保持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的状态,在“十四五”期间,应当科学确定我区房地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进一步深化我区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健全住房供应体系,促进我区居民住房水平实现小康、房地产业与其他行业协调发展。

(二)规划原则

——坚持“四个有利于”的导向:有利于住房供应合理增长,有利于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利于行业结构合理化和优化,有利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坚持“大市场、好政府”的发展机制,让市场机制在住房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在住房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不断完善房地产市场机制,不断健全市场体系,不断推进房地产生产要素市场、住房交易市场的发展,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体制机制建设、市场监管、市场调控、住房支持等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充分发挥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的补位和导向功能。

——坚持完善多主体的住房市场体系和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健全租购并举、新房旧房并举的住房市场体系,形成多主体、多方式、多品种的市场住房供应体系,满足多主体、多类型、多层次的住房市场需求。

——坚持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为方向,建立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促进产品、建设、消费、企业等的高质量发展,推进低碳化、工业化、智能化,促进居民住房水平、居住质量更大幅度提高,促进产业地产品质的进一步升级、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坚持以补短板、调结构为重点对象。着力推进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大力推进存量提质改造,特别是要加大旧改力度和制定“非改住”政策,加大“非改住”力度,进一步提高存量房屋利用率,增加市场有效供应。

(三)发展目标

第一,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和完善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的决策部署,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进一步落实城市主体责任,紧密结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明确住房发展目标,健全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确保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促进我区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第二,住房租赁市场取得新发展。培育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以机构租赁市场发展为抓手,推进住房租赁市场的规范化,推进闲转用、非改住,大力提高存量房屋利用率;大力推进住房租赁市场交易和竞争关系规范化,防范租赁市场风险。

第三,新市民住房需要得到更好满足。稳步推进住房保障覆盖新市民工作,实现住房保障覆盖常住人口,同时在住房购买和市场租赁等多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加大力度解决新市民住房问题。

第四,物业服务质量得到更大提升。建立业主、物业服务企业、社区协商联动机制,积极推动物业服务共建、共治、共享;积极推动物业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加强行业规范,促进公平竞争,不断提高物业服务质量;构建专项维修资金合理续筹机制;推进物业服务企业党建引领。

第五,信息化建设水平获得全面提高。高度重视行业治理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服务房管“智治”,加强城市信息模型(CIM)建设,完善信息化建设体系,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支撑力量建设,使信息化建设和利用水平再上台阶。

第六,房屋安全管理取得新进展。健全房屋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加强在册危房巡查监管,确保人民群众居住安全。

(四)主要规划指标

1、房地产开发投资

“十四五”期间,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不少于700亿元。

2、租赁住房供给

“十四五”期间,全区通过新建、改建、配建、存量转化等渠道建设筹集租赁住房不少于12000套(间)。

3、物业服务

“十四五”期间,全区年度住宅小区业主满意度指数达到81;新建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覆盖率100%。

二、住房保障发展

(一)规划背景

住房保障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民生工程,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补充和完善。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复杂的背景,面对新型城镇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住房保障要发挥好“扩内需、保增长、惠民生”作用还任重道远,迫切需要在“十四五”期间处理好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市场化的关系,加快推进安置房建设,努力完善住房保障,促进城镇居民居住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城镇住房保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应当结合江夏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住房保障建设情况,科学确定“十四五”期间江夏区住房保障发展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实现住房保障供应的持续合理增长,优化住房保障结构,实现住房保障分配的公平,促进住房保障管理的高效,推进我区住房保障事业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二)规划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充分发挥政府在住房保障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在制度建设、运营管理、工程建设和实施效率上起到行政管理及带头示范作用,培育和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住房保障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基本需求。充分研究住房、购房困难群体的住房需求,对中低收入家庭实现应保尽保,对其他住房困难群体提供与其收入相适应的住房保障支持,实现住房“大保障”。

坚持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居民在不同年龄阶段对住房需求的变化,确保住房保障工作能帮助提高居民居住水平和生活水平。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确保保障性住房社区与商品房社区平等享有城市设施的使用权,促进社会和谐。

(三)发展目标

第一,住房保障体系更完善。坚持应保尽保,完善保障方式,优化供给结构,实行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并举,加快完善涵盖公租房、共有产权房、人才保障房、征收安置房等的住房保障体系。

第二,合理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保障对象由以户籍家庭为主转向覆盖城镇常住人口。在户籍居民住房保障应保尽保的条件下,不断提高非户籍常住居民住房保障覆盖率。创新人才安居举措,继续推进大学毕业生等人才安居房建设。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解决好新市民等群体居住问题。

第三,加强住房保障管理,提高住房保障资源利用效率。实施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不断提高公租房运营服务智能化、规范化水平。

(四)主要规划指标

“十四五”期间,全区新提供各类住房保障1.1万套(户)。其中,保障性拆迁安置住房0.6万套(户),建设筹集公共租赁住房及共有产权保障性住房0.4万套,实施公共租赁住房货币化保障0.1万套(间)。

三、旧城改造

(一)规划背景

“十四五”期间将是江夏区建成全国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新型城区、华中地区大健康产业新地标、武汉乡村振兴样板区的关键时期。在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引领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下,中心城区发展由增量扩张转变为存量提升为主。挖潜土地存量,优化资源配置,充分采用旧城改造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为新一轮发展拓展空间,是实现经济、城市、民生“三个升级版”、助推江夏区建成独立成市的武汉南部生态新城的重要保障。在此背景下,制定“十四五”期间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未来五年我区旧城改造工作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是建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体系,科学优化城区发展空间结构,拓展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空间,指引我区城市建设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与支撑。

(二)规划原则

保障民生。坚持以人为本原则,高标准定位、高标准建设,在市政道路、排水、绿化、环卫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上,优先满足民生需求,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位,着力解决民生政策“碎片化”问题,打造环境优美、功能齐全、幸福舒适的人居环境。

统一规划。将旧城改造与功能区规划结合起来,按照功能片区格局通盘考虑、统一规划,尽可能不留边角地、插花地、夹角地。按照效益最大、功能最全、结构最优的原则,充分考虑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需求,科学合理布局,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

统筹兼顾。按照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既关注城市功能区建设与功能聚集发展,又注重城市历史文化脉络的保护;既强调居住、商业等开发用地的开发,又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绿地生态建设。

先易后难。改造时序上强调先易后难,以项目的持续推动作为动力源,营造良好的城市建设环境和氛围。对于符合城市产业发展政策、土地拆迁难度较小、资金准备较为充足、改造成效较为明显的地区,首先列为先期改造目标,循序渐进推进旧城改造工作。

(三)改造目标

“十四五”期间,旧城改造以加快提升城市功能,为全区经济发展提供发展空间为主旨,循序推进马山二期、物测队一期等15个纸坊城区的旧城改造项目,总拆迁腾地面积4487.33亩,总拆迁面积270.44万平方米。拟规划建筑面积约408.46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28.22亿元。通过旧城改造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加强城市高端功能集聚能力,改善城市空间形象,提高城市绿化环境品质,完善基础配套服务功能,努力将江夏区建设成为宜产宜居的南部生态新城。

(四)主要规划指标

“十四五”期间,全区循序推进纸坊城区旧城改造项目15个。

四、老旧小区改造

(一)规划背景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对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推动惠民生扩内需、推进城市更新和开发建设方式转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有关决策部署,扎实有序推进我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根据住建部《关于申报2021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计划任务的通知》(建办城〔2020〕41号)“同步编制2021-2025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规划”要求,结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老旧小区实际情况,制定江夏区老旧小区改造“十四五”规划。

(二)规划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把握改造重点。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重点改造完善小区配套和市政基础设施,推动建设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居住社区。

坚持居民参与,尊重民意。广泛发动居民参与,实现老旧小区改造决策共谋、建设共管、成果共享。

坚持保护文化,彰显特色。注重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和传承,在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环境品质的同时,展现城市特色,实现与城市建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同发展。

坚持先急后缓,分步实施。结合我区老旧小区实际,统筹安排符合条件老旧小区的改造时序,科学制订我区老旧小区改造行动计划。

坚持建管并重,着眼长远。以加强基层党建为引领,将社区治理能力建设融入改造过程,促进小区治理模式创新,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完善小区长效管理机制。

(三)改造目标

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补齐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物品供应短板,全面提升老旧小区的舒适性和健康性、安全性,进一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到“十四五”期末,基本完成江夏区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形成小区长效管理、基层有序治理、城市有机更新的工作机制,切实改善小区基础设施、公服配套水平,提升小区居住环境品质,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主要规划指标

“十四五”期间,全区规划改造老旧小区36个。

五、建筑业发展

(一)规划背景

建筑业是江夏区的支柱产业之一,为全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就业、推进城镇化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合理规划建筑业发展,对吸纳农村人口就业,在“十四五”期间提高江夏区城镇化水平,全面推进南部新城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

目前江夏区建筑业生产方式仍然比较粗放,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此背景下,制定“十四五”期间建筑业发展规划,明确改革发展方向,也是提升江夏区建筑业生产效率的必然要求。

受疫情影响,江夏区建筑业由于原材料上涨、用工难、融资还贷压力大等多重问题,在复工复产的过程中面临多重困扰。按照“稳企业、稳产业、稳就业”工作主线,围绕解决急难问题,有针对性地精准施策,制定建筑业发展规划,也将有助于加快恢复江夏区建筑业生产,提振建筑企业发展信心。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创新驱动为目标,提高建筑业科技领域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建筑业现代化,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着力创新型人才培养,强化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技术进步为驱动的建筑业体系,通过科技创新以全面提高江夏区建筑业整体技术水平,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

强化建筑业标准化工作,着力提高建筑业装配化率,增强行业发展后劲。建筑业标准化是指建筑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从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等方面对施工生产的全过程进行规范,以提高行业发展质量。推进建筑业现代化发展是实现施工质量的必要手段,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基础。

坚持推进建筑业节能工作,强化绿色建筑技术的推广应用。传统建筑业资源消耗大、建筑能耗大,资源利用效率低。“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推进江夏区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坚持节能环保,绿色发展。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注重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标准规范,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产品绿色化。

加强安全生产督查,确保建筑施工安全,完善建筑业市场监督体系。安全工作是重中之重,“十四五”期间建筑业发展过程中,安全问题不能松懈,仍要继续重视安全生产监督,保障建筑业施工安全。

(三)建设目标

进一步扩大建筑业规模,提升建筑业质量和水平。到2025年,全区建筑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建筑业产值年均增速达6%以上;培育年产值过百亿元的企业3家,年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2家,年产值5亿元的企业6家。

提高全区建筑业装配化率,劳动生产率和科技贡献率,打造智能建造龙头企业,全面推进江夏区建筑业现代化发展。到2025年年末,建筑产业现代化建造方式将成为主要建造方式。全区建筑产业现代化施工的建筑面积占同期新开工建筑面积的比例、新建建筑装配化率达到50%以上,装饰装修装配化率达到60%以上,新建成品住房比例达到50%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与2015年全省平均水平相比,工程建设总体施工周期缩短1/3以上,施工机械装备率、建筑业劳动生产率、建筑产业现代化建造方式对全社会降低施工扬尘贡献率分别提高1倍。“十四五”期间,江夏区将形成一批智能建造龙头企业,引领并带动广大中小企业向智能建造转型升级,建筑产业现代化建造方式成为主要建造方式。

(四)主要规划指标

到2025年,全区建筑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

六、城建投资

(一)基本方向

“十四五”期间,继续以城市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为载体,推动城市设施升级、功能完善、面貌更新,努力实现城市形态、综合交通、生态环境、市政设施的跨越发展,建成现代化、高品质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在助力“六稳”“六保”的同时,也让广大市民从发展中得到实惠。城建投资的基本方向和政策着力点是赋能、强基、提质、惠民。

1、赋能

“赋能”是指城乡建设要更有作为和担当。在后军运和后疫情时代,继续加大城建投资规模和力度,确保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支柱地位,发挥其产业关联带动作用强、开辟财源创造就业岗位效应显著的优势,改善投资环境,完善产业配套,创造发展空间,赋予江夏经济持续发展动能,推动江夏经济高质量发展。

2、强基

“强基”是指大力加强城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资本,是培育核心产业链,引导产业集聚和构造内循环经济体系的基础。固定资产投资依然是城市扩展和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在“十四五”期间,要继续通过重大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投资来稳定经济增长、稳定就业。

3、提质

“提质”是指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乡建设的质量,改善市政基础设施的覆盖面、可达性和即达性,提升服务水平,借助大数据和信息技术做到科学管理和精细化管理。

4、惠民

“惠民”是指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急市民所急,想市民所想,为市民解忧,让市民得利,增强市民幸福感和获得感。弥补历史欠账,化解民生的烦心事,努力解决出行难、停车难、休闲空间少等问题。

(二)建设目标

到2025年,城市能级和城市品质明显提升,成为省内先进、中部标杆、全国样板,更加宜业、宜创、宜居、宜乐、宜游,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围绕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市政管网设施、供水供电供气等设施建设,加快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和智慧化城市建设;围绕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完善产业平台配套设施、冷链物流设施和农贸市场;围绕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优化医疗卫生设施、教育设施、养老托育设施、文旅体育设施、社会福利设施和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围绕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完善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设施、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农业基础设施。

“十四五”期间,计划推进纸坊城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87项,估算总投资约734.54亿元。其中城市骨架路网建设项目9项,估算总投资约140.74亿元;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3项,估算总投资约316.80亿元;断头路及微循环路网建设项目17项,估算总投资约10.17亿元;公共停车场及其他公用设施建设项目15项,估算总投资约79.10亿元;生态环境整治与民生建设项目35项,估算总投资约82.27亿元;园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8项,估算总投资约105.46亿元。

图3.2.1江夏区城建投资发展情况

(三)主要规划指标

“十四五”期间,全区完成城镇基础设施总投资734.54亿元。

七、新型城镇化发展

(一)规划背景

城镇化依然是推动江夏经济行稳致远的重要动力,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会使更多农民实现非农化就业增加收入,并有机会转为市民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从而使城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潜力不断释放,同时也会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巨大投资需求,这将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经验表明,城镇化率超过60%以后,其速度会出现一定程度放缓,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也将发生一些变化。我国城镇化面临的新形势主要包括:城镇化增速将有所放缓,城镇化的质量要求日益凸显,城市群和大都市圈位势上升,创新活动空间集聚度提高,城市治理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在这样的背景下,要用新理念加快城镇化建设。“十四五”期间,随着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城镇化将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加快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关键。江夏区将结合《湖北省县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方案》的有关精神,遵循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补齐城乡建设短板,更好更快地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

(二)建设目标

在突出打造纸坊“一心”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实际,优化完善“一城十镇百村”城镇发展体系,充分发挥金口、郑店、五里界、山坡“四大新城”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形成区域高质量发展支撑。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升。南部地区城镇化滞后的现状有明显改观。道路、绿地、管廊继续增加,水电气供应更有保障。

(三)主要规划指标

到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在2020年60.67%的基础上继续稳步提升。

八、海绵城市建设

(一)规划背景

在全球城镇化进程中,水是一个城市发展重要的制约因素,缺水喊渴和暴雨内涝并存。建设“海绵城市”是我国应对城市“缺水内涝水脏”的难题提出的解决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城市70%的降雨将就地消纳和利用。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布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鄂政发〔2020〕19号),明确提出了补城市短板排洪防涝的有关要求。

随着江夏区产业和人口日益密集,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压力也随之增大,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是我区落实新发展理念,统筹解决城市高速发展带来的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等新老水问题的重要抓手,是我区巩固提升水污染治理成效、打造立体防洪排涝体系、建设节水型城市的有力举措,也是我区提升精细化治理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建设“海绵城市”,不仅净化、美化了城市的环境,更是改善了城市品质,直接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二)规划原则

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建成区以问题为导向,针对问题,系统治理,结合老旧小区、“三旧”改造、道路新建改造等有机更新逐步推进,消除黑臭水体和内涝现象;新建区以目标为导向,高标准管控,超前建设,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因地制宜。根据江夏区自然地理条件、水文地质特点、水资源禀赋状况、降雨规律、水环境与内涝防治要求等,合理确定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与指标,科学规划布局和选用下沉式绿地、植草沟、雨水湿地、透水铺装、多功能调蓄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及其组合系统。

生态优先。首先在城乡规划上注重空间均衡和加强用途管制,科学划定蓝线和绿线。其次,城市建设采取低影响的开发模式,对已有的城市基础设施不产生新的负荷压力,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减少对城市原有水文特征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大限度保护自然水体。再次,加强对城市河湖湿地、森林绿地等自然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维护,保持其健康稳定和服务功能。

绿色与灰色相结合。通过源头减排、过程控制和末端处理等措施,优先利用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并重视地下管渠等灰色雨水基础设施的建设,绿色与灰色相结合,综合达到防水排涝、径流污染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多重目标。

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相结合。结合城市水循环过程,不同层级采用不同措施,保证各个系统的完整性和良好衔接,统筹规划。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抓重点区域,按排水分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凸显成片效益,展示海绵城市建设成效;抓住全区新建项目,新开工项目应全面落实海绵城市要求。

(三)建设目标

通过贯彻和推广海绵城市理念,综合运用海绵城市的各种措施和方法,完善水系生态格局,统筹解决江夏区面临的内涝及水污染问题。将江夏区建成能有效应对50年一遇暴雨的水安全城区,建成水清岸美的滨水宜居城区,建成人水和谐的水生态文明城区,建成南方丰水地区的海绵范例城区。同时以示范区海绵城市建设为起点,积累经验,探索模式,在全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具体目标如表3.2.1所示。

水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十四五”重点建设范围整体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5%;自然湖泊水域保持率达到90%;生态岸线率不低于90%。

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湖泊港渠水质明显改善;旱天无污水直排;“十四五”重点建设范围整体的面源污染削减率达70%。

水安全保障全面提升。消除易渍水点,“十四五”重点建设范围防内涝能力提升至五十年一遇;雨水管网设计标准中的新建管道重现期P≥3,骨干管道重现期P≥5。

表3.2.1 江夏区“十四五”期间海绵城市建设主要指标

指标类别

指标序号

指标名称

2025年目标

指标性质

水生态

1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十四五”重点建设范围整体≥75%

约束性

2

自然湖泊水域保持率

100%

约束性

3

生态岸线率

≥90%

约束性

水环境

4

水体水质目标

湖泊港渠水质明显改善

约束性

5

污水控制

旱天无污水直排

约束性

6

城市面源污染控制

“十四五”重点建设范围整体≥70%

约束性

水安全

7

内涝防治标准

消除易渍水点,“十四五”重点建设范围达到50年一遇

约束性

8

雨水管网设计标准

新建管道重现期P≥3,骨干管道重现期P≥5

约束性

水资源

9

雨水资源化利用率

≥自来水用量的5%

引导性

10

污水再生利用率

≥20%

引导性

注:数据主要源自《江夏区“十四五”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武汉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和《江夏区污水系统规划(2014-2030)》。2025年规划指标值有的采用了原规划指标值,有的取原规划中2020年和2030年指标值的中间值。

水资源利用更加高效。加强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提高雨水的资源化利用率,2025年争取达到自来水用水量的5%;污水再生利用率达到25%。

(四)主要规划指标

结合《武汉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年)》,到2025年,实现建成区不少于50%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十四五”重点建设范围整体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5%

九、综合管廊建设

(一)规划背景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城镇化健康发展,将城市地下管廊的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自2014年以来,国务院相继发布了《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要求统筹地下管廊规划,合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并从资金层面、技术层面对管廊建设加以支持,制定合理收费标准,为综合管廊建设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为了保证管廊资源充分、合理利用,201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推进电力管线纳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意见》,鼓励电网企业参与投资建设运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管廊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电力管线入廊需求,合理确定管廊布局、建设时序、断面选型等。2019年6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高质量发展要求,指导各地进一步提高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编制水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编制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技术导则》(以下简称“技术导则”)。技术导则指出,综合管廊建设规划的编制应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因地制宜地做出适应于所在城市综合状况的建设规划。在整体规划中,应坚持三个统筹,即:新老城区统筹、地下空间统筹、管线统筹。2019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针对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统筹协调机制不健全、管线信息共享不到位、管线建设与道路建设不同步等问题,进一步要求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动配合,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2015年8月,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了《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明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全省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组织领导,各城市人民政府要按照国办发〔2014〕27号文件和《实施意见》要求,抓紧组织制定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工作方案。2016年9月,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了《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的通知》,要求各城市结合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地下管线综合规划等专项规划,统筹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在建设过程中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和运营之中。

为了更好地进行城镇化建设,响应国家对加强城市基础设施、推进城镇建设健康发展,江夏区在“十四五”期间将采取科学的方法,统筹排水、供水、供电、供气等方面的需求,对辖区地下管廊建设进行合理规划、高效管理。

(二)规划原则

——系统化原则。规划考虑管廊系统自身的特点,形成“点、线、面布局,干、支、缆等级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地下综合管廊体系。

——集约性原则。优化地下管廊布局,充分考虑到规划的经济效益,实现对空间资源的集约利用。

——安全性原则。在管廊建设的过程中,要重视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做到安全第一,对于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重点关注,防患于未然。

——可持续原则。要充分考虑管廊建设远期发展的需求,在满足近期需求的同时预留远期发展空间,合理提出综合管廊近期建设项目。

(三)建设目标

根据《武汉市综合管廊专项规划(2016-2030年)》的要求,建设能满足城市快速发展需求,安全高效、先进超前、智能可持续的综合管廊体系。

增加专项资金投入,完成“十三五”期间未竟的江夏区城镇管线更新及系统平台建设项目(GIS系统建设)。包括纸坊城区更新、江夏庙山、藏龙岛、大桥、金港等4个经济开发区,区域约230平方公里内的所有快速路、主干路及次干路的地下管线普查,管线种类包括给水、排水、燃气、电力(供电、路灯、交通信号)等大类。

“十四五”期间,将结合我区发展需求,因地制宜地推进综合管廊建设。以纸坊、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金口新城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重点建设区域,以纸坊谭鑫培路及郑店山湖大道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为抓手,以城市重点功能区及“三旧”改造等成片开发为契机,以高压电力架空线入地改造及电力隧道、大型排水管线通道建设为依托,结合主次干道道路系统完善和快速化改造及轨道交通线路布局谋篇,大力推动综合管廊建设。

(四)主要规划指标

“十四五”期间,全区建设综合管廊45公里,总投资67.5亿元。

十、村镇建设

(一)规划背景

2018年12月31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公布2018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通知》(农办产〔2018〕6号),提出各级农业农村管理部门要加强指导服务,加大政策扶持,让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保持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增收的良好态势,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现代农业发展。2019年6月2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国发〔2019〕12号),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格局,从而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2020年7月17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提出要求加快发展以二三产业为重点的乡村产业,促进乡村全面振兴。2020年9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特色小镇建设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不少特色小镇会与美丽乡村建设有很大交集,二者因地制宜的协同发展为当代乡村建设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目前,江夏区农村发展还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比如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徘徊不降;交通、医疗、教育、文化、科技等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区域发展不均衡,大部分农业产业化和乡村旅游优势资源都集中在梁子湖畔,南部腹地缺乏足够的内生增长能力,等等。为积极响应国家加强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十四五”期间,江夏区将因地制宜、系统规划、统筹建设,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补齐“三农”短板、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有序实施各项建设任务,并形成初步成果。

(二)规划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不搞一刀切、一个模式,结合各村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村民实际需要等,对村庄进行梳理分类,实施差异化指导,坚持个性化塑造,挖掘地方特色,营造田园风光与乡土风情融合,形成“一村一品”。

坚持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共享经济、休闲养生、扶贫帮困、文化创意等各具特色产业,加快构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农业与现代产业要素跨界配置。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坚持积极引导,激活要素、激活市场、激活主体,以乡村企业为载体,引导资源要素更多地向乡村汇聚。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应以生态保护为优先,营造美丽、清洁的乡村,把农村的人居环境的舒适感和对农村环境的整治作为工作的重点,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依靠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以农业现代化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以科技服务平台支持农民开展创新创业,带动农民增产增收。利用现代科技进步成果,改造提升乡村产业,增强乡村产业发展活力。

(三)建设目标

美丽乡村建设扩面提质,乡村振兴战略成效显著,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日益完善。南北差距、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初步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加大特色镇、生态镇的建设,补齐小城镇发展短板,以《湖北省“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的贯彻为契机,“擦亮”湖泗、安山、山坡、金水等十个小城镇建设,统筹南北发展。大力推进村镇建设项目136项,涵盖农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旅游观光、产业园(带)等各个方面,总投资109亿元。计划创建4-5个特色小镇,建设美丽乡村项目40-50个。到2025年,实现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全收集、全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88%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受益农户覆盖面达到90%以上,农村家庭固定宽带互联网普及率达到80%。

继续推进“三乡工程”拓面提质,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市场主体、村集体、村民三者联动,共生共荣。

(四)主要规划指标

“十四五”期间,全区完成村镇建设项目总投资109亿元。

十一、路灯照明建设

(一)规划背景

“十三五”期间,江夏区路灯建设与管理工作稳步推进,城区部分路灯改造升级,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高效环保;智能化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13000余盏路灯已被纳入智能监控系统,实现科学管控;路灯亮化率达到99%,路灯设施完好率达到100%,均顺利实现预期目标。但是,路灯建设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背街巷道路灯覆盖明显不足,交叉路相叠,路灯线路杂乱,控制箱箱体和线路老化腐蚀严重,存在安全隐患,仍需加大对背街小巷路灯覆盖与维修改造力度;城区部分路段路灯设施老化严重,频繁出现故障,照明亮度难以满足出行需求,应加大建设和更新力度,做好路灯美化亮化工作。路灯作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直接关系到民众生活,影响城市面貌,做好路灯建设发展规划十分必要。

(二)规划原则

以人为本,方便群众。城市路灯建设的首要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夜间出行的需求,要把路灯设施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坚持路灯与城镇建设同步、路灯与居民需求同行,狠抓工业园区道路、城区老旧道路、背街小巷的路灯建设安装改造工作,力求街巷路灯全覆盖,增强城市照明质量,达到道路照明标准,提升市民生活环境水准,做到“有路有灯,有灯必亮”,确保市民夜间出行的便利与安全。

节能环保,经济高效。按照城市绿色照明要求,本着低碳环保、节约能源的理念建设管理路灯,确定科学合理的照明标准,避免光照强度过大,防止光污染;对于不同区域不同时段的路灯实施个性化管理,减少照明电能消耗;积极推广使用高效、节能、环保的照明新技术新产品,开展绿色照明活动,提升绿色低碳的文明城市形象。

安全为重,强化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组织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能力;加强路灯稽查和执法管理,严格处理扰乱路灯系统安全事件,把确保江夏区道路路灯安全可靠运行作为路灯维护管理的首要任务。

智能建设,科学创新。城市路灯建设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性工作,江夏区应以“降低管理成本、增加路灯照明可调性”为原则,加大科研投入力度,积极进行科技创新,利用好“互联网+”智慧平台建设,运用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大力推进路灯智能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与管理能力,降低人工管理运营成本,发展城市智慧照明。

(三)建设目标

积极有序推进城区路灯安装改造工作,逐步采用高效、节能、环保的照明技术和产品,向绿色照明迈进;建成路灯监控与管理系统,实现城市照明智能化管理,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率;加大城区路灯维护力度,提高维修维护效率,能够及时快速地维护路灯,避免群众出行不便;确保路灯设施完好,做好路灯美化亮化工作。

(四)主要规划指标

路灯设施完好率达到100%,亮灯率达到99%。

十二、行业监管与服务

(一)规划背景

“十三五”以来,我区城乡建设管理与服务工作成就显著,法律法规和实施机制基本完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在优化城乡布局、完善城市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城乡建设管理相关部门仍然存在监督管理不严、配合协调不足、服务能力不强等体制机制问题。“十四五”期间,进一步加大建设监管力度,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管理,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构建统一规范、公开透明、服务高效的行业服务平台,是为江夏城乡建设事业提供更优良的发展环境,助力江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规划目标

1、明确职责,完善监管体制

要进一步明晰各部门在城乡建设事业中的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规范监督检查行为,对城乡建设的监督检查,应遵循及时、全面、细致的原则,做到时间不间断、范围全覆盖、事项无遗漏;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依法监管。推进监管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对建设管理中的行政审批、行政处罚、公共资源交易事项等的实时监察、预警纠错与信息服务,提高监管与服务效率。强化部门联动,大力推进并联审批、联合审批的同时,建立建设领域审批结果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建管站、市政站、招标办、房开办、住房保障中心、租赁所、建设工程造价决算中心等部门之间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协调配合。

2、创新体系,提高服务效率

推进智慧江夏建设,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智能化建设,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融合,基本建立起“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服务体制,提升城市治理和服务水平。

3、规范市场,提升建设水准

强化建管部门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质量监管,以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为重点,提高建设标准,提升建设工程质量。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加快构建工程建设统一的服务监管与信用信息综合平台,健全信用信息记录、发布、应用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强化工程招投标监管,完善合同管理,严厉查处建筑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构建公平透明的招投标环境。完善工程管理制度,推动优质优价,提升造价决算的精准度和客观性。

第四章 “十四五”期间江夏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第一节 “十四五”期间江夏区住房和房地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保持适度的房地产开发规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和完善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的决策部署,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紧密结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确保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促进我区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我区应围绕建设武汉南部新城这个基本目标,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坚持以人为本,创新产业发展理念,稳中求进、稳中有升,保持适度的房地产开发规模,平稳健康发展房地产业。“十四五”期间,力争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不少于700亿元。

(二)积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建立租售并举的长效机制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一是加大租赁住房建设用地供应,鼓励新建租赁住房。积极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城中村改造产业用地建设租赁住房,制定和实施优惠政策,鼓励以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主增加自持租赁住房,并鼓励高校、科研机构等非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自持型租赁住房。

二是促进多渠道筹集租赁住房房源,增加租赁住房市场供应。规范引导筹集存量房屋转化为租赁住房,提高闲置住房出租率,稳步推进闲置商业、办公和厂房改造为租赁住房,多途径增加租赁住房房源。“十四五”期间,确保我区通过新建、改建、配建、存量转化等渠道建设筹集租赁住房不少于12000套(间)。

三是支持机构化、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进一步促进长租市场和企业的发展,维护租赁企业之间良性、公平竞争,提高市场运行效率。

四是加强对住房租赁市场的服务和监管。依法维护住房租赁市场各权益人的权益,保护市场主体正当、合法权益,稳定租赁市场关系,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关系公平、规范、和谐;定期发布住房租赁价格指数,稳定市场预期,指导合理定价,限制租赁市场垄断和投机,打击租金炒作,促进住房租赁市场价格合理稳定;加强对住房租赁市场风险监管,有效预防和化解住房租赁市场风险;强化从业主体管理,研究出台加强市场监管和行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实施资格预审、市场准入和企业风险保证金制度,探索建立住房租金和押金监管制度,建立健全住房租赁信用信息管理体系。

(三)着力优化产业地产结构,提升产业地产发展质量

根据全区人口、产业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统一安排和规划,补齐产业地产体系和产业地产的短板,促进产业地产升级。一是以大健康产业园为契机,以提高城市品质和功能为目标,立足于推动和服务于主导产业发展,打造一批高水准的标志性高品质产业地产项目。二是做好配套产业地产开发,加强专业性产业地产集群发展,打造一批高水准产业地产基地,不断提高集群效能。结合医疗,教育,康养,居住条件和商业配套,形成产城融合的完整格局。

二、住房保障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制定实施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人才安居政策以及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措施,完善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推动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二)持续加强公共租赁住房保障

坚持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定位,充分发挥托底保障功能。落实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低收入家庭以实物配租为主,其他住房困难家庭以租赁补贴为主的保障机制,对符合条件的城镇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根据我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居民收入状况,适时调整公共租赁住房准入条件,提高城镇住房困难家庭公共租赁住房申请收入上限,降低外来务工人员公共租赁住房申请收入门槛。简化申请程序,提高租赁补贴标准,引导保障对象选择货币化保障。

(三)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

发挥保障性租赁住房服务安居的作用。准确把握保障对象,合理确定面积范围,科学确定租金标准;强化主体责任,坚持供需匹配、职住平衡;落实土地、金融、税费等优惠政策,引导多主体参与,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引领示范作用;适当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产业园区配套用地和新供应国有用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建立项目库,搞好项目储备,持续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促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

(四)适度发展共有产权住房

积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各类社会主体投资建设共有产权住房;完善各项设施配套,营造适合新市民特点的优良环境,推广“安居+创业孵化”模式,通过特色发展引导共有产权住房合理发展。

(五)深入推进人才安居工作

继续实行商品房配建公共租赁住房用于新毕业大学毕业生等新市民保障政策,积极实施鼓励刚需购房措施,大力支持在汉高校及企事业单位自建公共租赁住房,落实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管理税费减免政策。根据人才层次,对承租人才租赁房的实施不同程度的租金减免,对重点企业每年给予一定人才安居补贴,进一步加大人才安居保障力度。

(六)强化运营管理

完善以信息化手段为依托的居民住房状况和经济状况核对机制,继续优化简化公共租赁住房申请材料,不断提高申请审核效率和配租效率。创新推进公共租赁住房运营管理规范化,开展公共租赁住房运营服务第三方评价,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加快建立健全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完善审核数据共享机制,加强保障性租赁住房监督检查和合同备案管理,实现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出租和运营管理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夯实属地责任、完善社区治理,不断健全保障性住房后期管理长效机制,建立违规违约行为的分类处理措施。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保障住房后期管理,探索建立保障家庭信用管理制度。

三、旧城改造的重点任务

(一)科学做好江夏区旧城改造的整体专项规划

要将旧城改造工作与城市规划无缝衔接,使改造区块与城市风貌、色彩、文脉等相融合,并要促进城市功能提升。

(二)积极推动实施一批旧城改造项目

具体项目包括:(1)马山二期;(2)物测队一期;(3)区委党校片区;(4)任家湾二期;(5)老米厂片;(6)毛巾厂片;(7)中粮和石家湾;(8)八分山厂房片;(9)文化大道西片;(10)郧阳巷片;(11)熊廷弼路与兴苑街交会处地块;(12)老区政府片区改造项目;(13)中港片区改造项目;(14)滤清器厂片区改造项目;(15)纸坊幸福宁安片区改造项目。

(三)科学确定新开征收项目时序和要求,积极创新征收方式方法,确保新开征收项目有序推进

根据城乡建设总体要求,积极推行“优先落实还建、再行推进征收”,将还建房实施计划作为旧(棚)改和房屋征收计划的前置要件,建立项目快拆、土地快供、房源快建的旧(棚)改工作机制,多措并举提高实物安置比例。加快旧(棚)改安置房项目的道路、水、电、气等市政配套设施建设,确保项目如期交付使用。

四、老旧小区改造的重点任务

(一)健全统筹协调推进机制

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健全统筹协调机制,落实联席会议、目标责任、考核通报等制度,调动和整合各方力量全力推进,充分发挥老旧小区改造改善民生、带动消费、扩大投资、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的积极作用。

(二)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统筹整合各类资金参与老旧小区改造

在不增加政府隐性债务的总体原则下,建立健全财政奖补、单位投资、居民合理分摊、社会捐助、市场运作等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同时,统筹“三旧”( 棚户区)改造与老旧小区改造,将老旧小区改造与“海绵城市”建设、停车场与充电桩建设、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老旧小区管网改造、智慧平安小区建设、社区足球场建设、国有企业“三供一业”移交等专项工作紧密结合,统筹整合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养老、文化教育、体育、残疾等事业发展资金和社区惠民项目资金,支持老旧小区养老、抚幼、公共活动场所等社会公益项目的建设运营。

(三)不断完善老旧小区改造政策措施,充分调动多元主体积极性

严格把握老旧小区改造范围和标准,落实和完善分类提升改造政策,充分调动多元主体积极性,引导居民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全过程监督,营造“共建、共享、共治”的良好氛围。

(四)坚持建管并举,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利用“互联网+共建共治”等手段,推动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牵头,社区居民委员会配合,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等参与的联席会议机制,分类明确老旧小区管理模式,积极推进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

五、物业服务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推进物业服务企业党建引领,继续扩大物业管理覆盖面

不断加强党建引领,进一步夯实“红色物业”基础。继续扩大物业管理覆盖面,确保新建住宅物业管理覆盖率100%。

(二)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树立一批优秀的物业服务企业典型

健全物业管理服务法规政策体系和物业管理服务企业服务规范,加强对服务企业和服务项目的监管,完善物业管理服务企业进出住宅小区市场、物业公共收益分配与使用等方面的制度,优化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评价制度,提高评议工作实效,促进物业管理服务企业规范经营和物业管理服务水平整体提升。

树立一批组织建设好、骨干队伍好、服务质量好、运营管理好、社会形象好的物业服务企业典型,以点带面提升行业整体水平。同时推动物业管理服务市场的优胜劣汰,构建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红黑榜制度,规范物业小区退出机制,加强信用信息管理,促进物业管理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

(三)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完善物业服务标准,加强对物业管理服务企业及经营管理人员和其他员工的岗位培训,提高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的物业管理服务能力。

(四)推动物业管理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

将企业参与社区治理和社区服务成效作为物业管理服务企业考评的重要内容,引导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积极参与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服务机制。

六、房屋安全管理的重点任务

加大在册危房监管力度,持续推进危房治理,不断筑牢人民群众房屋居住安全屏障。

一是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安全管理智慧化水平,强化房屋安全管理信息体系建设。加大房屋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力度,实现房屋安全鉴定、危房管理、安全检查等工作的动态管理。

二是加强房屋安全检查和房屋安全鉴定监管,指导、督促房屋安全责任人落实房屋安全排查、隐患治理主体责任,防范责任性塌房伤人事故。

三是创新危房治理方式,新增在册D级危房及时治理率100,有序推进存量B、C级危房治理。

四是推进自建房等既有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进一步强化重点防控,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

七、房管信息化发展的重点任务

大力推进房管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信息化建设和利用水平。

一是高度重视行业治理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健全区住建局信息化管理制度体系,形成信息应用、信息安全、信息管理并举的“三纵”体系,支撑智慧房管信息化各项工作。

二是落实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任务要求,建设房管“一网通办”对外服务平台。优化改造区住建局房地产市场、房屋租赁、交易管理、物业管理、住房保障管理、房屋安全管理等主要业务系统,强化面向街道、社区、小区的服务支持能力。

三是促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信息共享与互联互通,进一步加强和自然资源、金融、税务、公安、民政等部门信息共享和建库,提高房屋数据库的准确性、实时性、开放性和共享性等。

四是加快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在房管信息化中的深度应用,搭建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运用新技术促进房管领域重难点工作。全面加强信息安全加固工作,建立贯穿型立体网络安全框架。全面提升房管信息化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第二节 “十四五”期间江夏区建筑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培育市场主体,做大做强建筑企业

当前,江夏区建筑市场本地企业竞争力不强,行业技术优势和质量优势不明显,发展后劲明显不足,建筑业产值主要靠中建三局基础公司带动全区增幅。同时建筑市场在本区所占份额较低。“十四五”期间,建筑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发展培育地方建筑企业,占领本地建筑市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努力实现地方建筑企业成为本地建筑市场发展的主体。

为做大做强我区建筑企业,着力培育高质量建筑企业,“十四五”期间工作举措规划如下:第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按照扶优扶强、做专做精的原则,支持高等级资质企业、专业企业加快发展,制定激励政策,吸引大型建筑企业落户我区。鼓励我区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打造精品工程,激励我区企业提升质量水平,争创优质工程。支持优势企业强强联合和兼并重组,鼓励企业以兴办、合作、兼并重组等方式创办设计施工一体化企业,承接工程总承包建设项目,构建以大型骨干企业为龙头,大、中、小型企业共同参与、优势互补的产业合作平台;第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检测、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采购,在国家规定的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以内,按照规定可以不招标的,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本区企业以单独或者联合体身份承包建设工程;按照规定需要采取招投标的,鼓励和支持本辖区内企业依法依规参与建设工程招投标。对采用常规通用技术标准的政府投资工程,在原则上实行最低价中标的同时,有效发挥履约担保的作用,防止恶意低价中标。严厉打击围标串标、转包、违法分包、资质资格挂靠等违法违规行为;第三,扶持企业提档升级。设立建筑业企业科技创新和发展项目专项补助资金,鼓励本地建筑企业发展,对本区建筑业企业主项资质晋升为建筑总承包特级、一级资质的给予一定的奖励资金。进一步加快企业提档升级步伐,拓展发展空间,提高市场占有率,推动江夏区建筑业健康持续发展。支持引进建筑业各类人才,引进人才按照《武汉城市合伙人▪江夏英才计划实施意见(试行)》中规定的相关政策扶持及奖励,实施建筑业创新创业人才工程,支持专业领域企业与职高、高级技校等相关职业学校联合办学,培养适应专业岗位的高素质技术工人。力争全区企业形成合力,实现共赢。

二、企业政府两端发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业

“十四五”期间,我区将全力打造区内装配式生产基地,进一步引导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入驻我区,到2025年,力争实现区内入驻8家,年生产力达150万立方米以上,1200万建筑平方米以上。全面提升江夏区建筑装配化率,实现全区新建建筑装配化率达50%。主要举措如下:

第一,加大对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企业的政策扶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强化政策落地,“十四五”期间,我区将在基本落实原优惠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装配式建筑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新型建筑工业化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等方式开展融资,为我区装配式建筑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第二,优化建筑构件和部品部件生产,推动构件和部件标准化。可通过编制主要构件尺寸指南,推进型钢和混凝土构件以及预制混凝土墙板、叠合楼板、楼梯等通用部件的工厂化生产,从而扩大标准化构件和部品部件使用规模。

第三,推广精益化施工,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益。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积极推进钢结构住宅和农房建设;进一步推广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推广建筑全装修,积极发展成品住宅。

第四,加快信息技术与建筑业的融合发展。推进BIM技术在设计、采购、生产等各环节的运用;运用大数据整合分析,推广应用物联网技术,加快推进智能家居、智能办公等智能终端设备在建筑产品中的运用。

第五,加快人才培育,培育专业技术管理人才、技能型产业工人和后备人才。不断壮大设计、生产、施工、管理等方面人才队伍,校企联合,加强新型建筑工业化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为推动我区建筑业工业化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三、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实现由量到质的加速转变

为加快推进江夏区建筑业工业化进程,实现建筑业健康发展,推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势在必行。江夏区将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核心,在节能建筑的基础上,全面推行绿色建筑,实现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降低建筑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进一步推广高效节能产品与可再生能源的建筑应用,开展更低能耗建筑示范。在建筑施工环节,推广建筑工业化与绿色施工。在运行管理方面,促进绿色建筑运行实效提升,以更加多元、多方位的标准对绿色建筑进行认定和评价。

为实现江夏区建筑业绿色发展,第一,要开展绿色策划,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提高企业的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意识。将绿色发展的理念注入到设计、施工到验收的各个环节。第二,推广应用绿色建材。发展安全健康、环境友好、性能优良的新型建材,逐步提高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普及高效节能产品与可再生能源的建筑应用,例如在商场、旅馆、车库等场所及推广普及LED灯照明。第三,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实行建筑垃圾分类管理。建立健全建筑垃圾减量化工作机制,加强建筑垃圾源头管控;推广绿色施工,提高临时设施和周转材料的重复利用率;推动工程建设生产组织模式转变,有效减少工程建设过程建筑垃圾产生和排放,不断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改善。第四,推进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包括对老旧住宅、既有办公建筑、老旧工业区厂房的绿色化改造。通过结构加固、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利用、功能提升等手段,实现既有建筑改造与环境整治,从而消除安全隐患,营造绿色生活环境,提升既有建筑使用功能和城市风貌,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进一步强化监管主体依法监管的力度,组织编制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发展规划,制定有关技术标准,完善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管理制度;组织开展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的宣传培训和技术研发工作,推广节能绿色建材与技术。开展绿色建筑行动专项督查,加强对项目申报、设计、施工以及竣工验收等各环节中执行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政策法规以及标准规范情况的监管,严肃查处违规建设高耗能建筑、违反工程建设标准、建筑材料不达标、不按规定公示建筑性能指标等行为。

推广绿色生产建设,加强预拌混凝土(砂浆)企业绿色生产管理。继续发展散装水泥和推广预拌砂浆,持续加强“禁现”工作力度。严格要求预拌混凝土(砂浆)企业按照绿色生产标准运行,把扬尘治理、保护环境作为治理常态化工作。完善预拌混凝土生产站点绿色生产升级改造工作,各生产站点在扬尘污染防治措施方面实现“三封三配一硬化”,即搅拌楼、料仓、皮带输送机全封闭,进出口运输车辆冲洗保洁设施、三级沉淀池、砂石分离机全配备,厂区路面全硬化(绿化区除外)。

持续把控企业质量行为监管,保障产品质量。每年开展1-2次涵盖质量行为检查的综合性检查,要求所有企业做到质保体系完善、设备设施齐全、生产控制严格、资料管理清楚、原材料可追溯且检测规范、试验室功能分区较合理、仪器操作台账基本完备、配合比管理制度完善,确保预拌混凝土(砂浆)企业质量行为合规、生产质量处于可控状态。

四、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加强建筑质量安全监督

“十四五”期间,我区一方面将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形成震慑作用;另一方面加快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营造诚实守信市场环境。全面推行劳务人员实名制管理,建立劳务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检查,提高对劳务人员的管理水平。

第一,维护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秩序,推动建立建筑市场统一开放。充分利用湖北省诚信一体化平台,实施建筑市场“红黑榜”制度加强企业和人员资质资格动态核查,强化市场与现场联动。

第二,完善建筑业行政审批、监督、评估流程。推行信用信息与行政审批、招标投标、监督抽查、评估评先、工程担保等关联机制,实施分类动态监管和差别化管理,健全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市场监督机制。

第三,加强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监督,确保施工安全。重点关注大型工程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强化大型工程施工安全监控与监测技术研究,建立安全监控预警体系,逐步完善施工安全论证及责任监管体系,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考核工作,高度重视建筑业生产安全问题,保障施工人员人身安全。

第三节 “十四五”期间江夏区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城建投资的重点任务

(一)搭建城市骨架路网,形成快速交通体系

高标准、全面建设江夏区“环射成网、互联互通”的快速路网,与主城区实现“八纵七横”骨架道路系统。消除区域范围内的自然交通瓶颈,加快纸坊城区东联、南扩、西进进程。按照南部组群的总体规划,拟实施9大工程,估算总投资约140.74亿元:(1)武昌大道一期(洪山区界-谭鑫培路)工程;(2)武昌大道二期(谭鑫培路-新南环)工程;(3)谭鑫培路东延线(阳光大道-庙山大道)工程;(4)江夏大道南延线工程;(5)江花大道南延长线工程;(6)江夏大道(阳光大道-江花大道)建设工程;(7)江夏区胜利大道一期(青龙南路—新南环线)新建工程;(8)翁茂大道(青龙南路-新南环)新建工程;(9)汤逊湖大桥项目。

(二)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促进居民出行高效便捷

完善快速轨道交通路网,增强江夏纸坊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加快城市的发展步伐。“十四五”期间积极推进武汉市江夏区空轨示范线建设工程、地铁8号线南延线及地铁9号线的落地,估算总投资约316.80亿元。同时协调做好轨道交通项目征地和房屋征收及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等工作。

(三)加快断头路及微循环路网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道路功能

打通“肠梗阻”,疏通“微循环”,解决城市交通堵点,缓解纸坊城区交通压力,给市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高效的出行环境。拟打通弘志街(古驿道-文化大道)等8条断头路;拟建设齐心商务区规划一路(新街-江花大道)等9条微循环路网,拟共计实施17个项目,估算总投资约10.17亿元。

(四)着力解决城市公共停车场及其他公用设施建设短板

“十四五”期间,集中精力缓解纸坊城区停车难及行人过街不便等问题,重点加强城市公共停车设施建设:一是加快推进文化路立体智能停车场、北华街地铁站P+R智能立体停车场等停车场建设,促进项目早日建成投入使用;二是拟实施9603厂旁大型货运停车场建设工程,解决纸坊城区无大型停车场的窘境。三是充分拓展地下空间,利用已建的公园、学校操场策划建设一批地下停车场。拟共计实施15个建设项目,估算总投资约79.10亿元。

优化城市交通解决方案,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增强交通设施承载能力,保障城市交通运行安全平稳有序。坚持问题导向,确立“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进一步优化城市路网结构,构建合理的城市交通出行环境,提高城市市政道路管理水平。根据建成区的扩展和产业园区的发展,前瞻性布局公交首末站、枢纽站、出租车候车点、停车场、综合客运枢纽、物流园区及城市快递配送中心、充电桩、城市快充站等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继续完善南部乡镇公交系统。谋划环线快速交通,大力发展绿色交通,鼓励绿色出行,继续推进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促进绿色交通发展。完善行人过街设施、自行车停车设施、林荫绿化、照明设施等。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运营公共停车设施。

(五)加大生态环境整治与民生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和品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按照城市公园4A景区标准积极推进纸坊城区三山公园建设,继续完善和提升纸坊30km环山路景观节点配套设施建设,拟实施纸坊城区36个老旧小区给水改造工程、纸坊城区道路维修整治工程、纸坊城区慢行系统品质提升工程、八分山生态旅游区工程、郊野公园及口袋公园建设等35个生态环境整治和民生项目,估算总投资约107.83亿元。

此外,推进一批重点文化项目规划建设,如江夏美术馆、江夏源文旅产业综合项目、湖泗瓷窑址群遗址公园项目、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迁建项目、湖北革命军事馆项目等,落实“文化名区”战略。

(六)大力推进产业园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区域营商投资环境

“十四五”期间,住建部门将以更大的魄力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助力构建以大健康、数字经济为先导,以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为支柱,以现代文旅、商贸物流、新材料为特色的“2+3+3”现代产业体系,践行“生态立区、产业兴区、创新活区、文化名区、共富强区”,强力推进康谷、南光谷、东车谷、智谷、农谷“五谷共建”,塑造谷链群有机结合的产业发展格局。计划实施8大建设项目,估算总投资约105.46亿元。以武汉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宁港工业园区、胜利产业园区、宁港休闲农业板块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大健康产业园13条配套道路工程、江夏经济开发区大花山二期西片(大健康产业园)道路及市政配套工程、大健康产业园山湖大道中段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大健康产业园山湖大道南片市政基础设施二期、纸金路改造(青郑高速-武昌大道)工程等项目,完善园区的道路、排水、供水、燃气、交通、照明、电力电信及绿化等工程,从而改善区域企业、居民出行环境,推动产业园事业蓬勃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全力推进“345”重大工程,建设“四大新城”

在突出打造纸坊“一心”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实际,优化完善“一城十镇百村”城镇发展体系,加快推进金口新城建设,持续巩固五里界“四化同步”建设成果,打造郑店区域的“江夏之星”,将山坡建设成为南部乡村振兴的支点城镇,充分发挥金口、郑店、五里界、山坡“四大新城”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形成区域高质量发展支撑。继续按照“独立成市、多点多心、紧凑发展”的思路,强化“多规合一”,打造升级版“一主两翼七组团”的城市增长极。

(二)优化城镇空间格局,加强重点区块、南部乡镇和口子镇建设,构建分工合理、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和新型城乡形态

积极落实“共富强区”战略,依托区域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江夏南部交通枢纽中心、东站立交、山坡中心卫生院、湖湖连通、水电路气改造、一主三副小城镇建设等项目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打造南部山坡副城。充分利用武汉城市圈做实做强,区域交流融合加快,“武嘉高速”、“武汉六环”、“天子山大桥”等重大基础设施相继建设的契机,增加财政投入,改善基础设施,优化营商环境,把金水、法泗、贺站、湖泗、舒安五个“口子镇”按照武汉南大门、江夏新窗口、投资新洼地进行全面规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打造武汉城市圈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市镇。提速建设黄家湖、青龙山地铁小镇、齐心商务区、郑店新城、金口新城、土地堂和山坡城铁小镇等重点区块,继续加强金口港区建设,加快纸坊、金口、郑店、金水、五里界等地的棚户区及旧城改造步伐。积极推进齐心三期、恒大科技旅游城二期等重点项目。不断做强园区经济,通过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发展激活经济,振兴消费,引导人口向城市核心区聚集。

(三)以促进转移人口市民化为主抓手,努力实现高质量城镇化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促进转移人口市民化。着力缩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之间的差距。加大非户籍人口在江夏区的落户力度,打破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不合理壁垒,深化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以求贤若渴的制度诚意吸引各类人才,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推动教育、医疗、文体、社保等公共资源向南部地区倾斜、延伸。

(四)瞄准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需要政府支持引导的公共领域,聚力推进城乡建设

重点推进弥补突出短板、契合群众迫切需要的项目,公共性平台性程度较高、惠及较多群众及市场主体的项目,能够尽快见效并形成实物工作量的项目,打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梗阻。抓住土地、人力、资本、技术、数据五大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加速推进要素城乡流动,提高资源利用集约化水平。综合安排城乡各类空间要素,提升核心区、重点镇对乡村的带动能力,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科学合理布局,使中心城镇更宜居、更宜业,更具吸引力,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推广“三乡工程”(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带动农村发展的成功经验,继续完善“南北合作资产收益扶贫”机制,充分利用北部开发园区良好的市场优势、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南部贫困街道充足的自然资源,推进“以北带南、以工哺农、以企扶村”新模式,为南部地区发展强化“造血”功能。

(五)强化产业支撑能力,构建匹配城镇化就业需要的产业布局体系

结合江夏“工业兴区战略”,坚持“一区多园、多级增长”策略,大力推动“新两园”建设,以产业园区、产业项目为依托,实现产业布局与城镇化载体建设和就业集聚的一体化统筹体系,围绕汽车及零部件、现代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移动互联、生物医药及现代物流等五大主导产业和新能源、移动互联网、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一批具有国内外竞争力的千亿级特色产业基地。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结合乡村地区农业的业态调整和旅游、商贸、加工等配套产业发展,逐步引导自然村向乡村综合社区集聚,实现农业多样化经营,形成适应于当前乡村发展新趋势的农业及相关产业发展新格局。发挥完整产业链的区域层级化带动效益,拓展产业规模的同时充分吸纳劳动力、发挥不同规模和特质的城镇化载体应有的“蓄水池”作用。

三、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任务

(一)源头减排:推广低影响开发系统工程

通过一系列低影响开发设施解决如下问题:恢复良性水文循环;减少老城区合流制溢流量,从“地面”分离大、中、小降雨;在部分地势低洼易积水路段,协调排水系统,提高洪涝应对能力;塑造生态化城市景观。结合《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设计指南》,“十四五”期间,江夏区将大力推动低影响开发设施融入海绵型建筑与小区、海绵型道路与广场、海绵型公园与绿地的建设。

一是推进海绵型建筑与小区建设。结合《江夏区纸坊城区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2014-2030)》,加大对小区建筑类社会投资项目的海绵指标管控力度。“十四五”期间,要求新建小区和建筑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进行建设,新建小区透水铺装率应不低于40%,非透水铺装周边应设有收水系统或渗井。此外通过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有序推进建成区海绵区建设。按照功能修补的思路,鼓励有条件的既有建筑进行海绵城市的改造。改造小区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内涝严重以及群众整改迫切的小区;第二类是2000年以前的老旧小区的海绵改造,计划完成老环保局宿舍、中建钢构退休宿舍等36个老旧小区改造;第三类是合流制小区;第四类是存在混错接小区。

二是推进海绵型道路与广场建设。结合海绵城市的要求,在满足行人、车辆等的交通需求下,逐步对道路和广场进行海绵改造,使道路具有排涝功能。水泥路换成透水沥青新建城区硬化地面中,可渗透地面面积比例不宜低于40%;有条件的地区应对现有硬化路面进行透水性改造,提高对雨水的吸纳能力和蓄滞能力。“十四五”期间,一方面对新建市政道路和广场的建设合理采用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等低影响开设施,最大限度地降低雨水径流。另一方面对既有道路和广场逐步进行海绵改造。计划完成对金水闸集镇、金口永胜村、南岸口子镇、长山集镇、姚湾等村湾道路的改造,包括道路刷黑、地砖铺设等透水铺装以及绿化、排水沟等防涝设施建设。完成对渍水点的专项整治,“十四五”期间计划完成对107国道云锦山路段、107国道金竹路口、107国道海波重科门口、五里界锦绣大道路口、星光大道工业一路邢远长街、星光大道工业一路豹子山街、文化大道谭鑫培路、江夏大道兴新街、武昌大道二道口、金龙大街与武昌大道路口、北华街与文化大道路口、土地堂街等道路的改造。

三是推进海绵型公园与绿地建设。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把城市绿地和城市雨水系统管渠连接、统筹实施。绿化用地中应保证不低25%的下沉式绿地,并宜结合下沉式绿地布局不低于总用地面积3%的水面;新建公园透水铺装率应不低于55%;新建防护绿地透水铺装率应不低于60%。“十四五”期间,一方面要求新建公园绿地结合周边水系、道路、市政设施等,采取平面布局、地形控制、土壤改良等多种方式,尽可能地为周边区域提供雨水滞留、缓释空间,提高周边区域防治内涝能力。完成谭鑫培公园三期、法泗街心公园以及一批新建口袋公园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对有条件的既有绿地逐步进行改造,完成对新长江香榭湾南部、阳光二路与江夏大道交叉口西部、星光大道和黄家湖大道交叉口等街角绿地改造。

(二)过程控制:实施雨水管渠系统建设工程

一是改进雨水收集管网。结合《江夏区纸坊城区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2014-2030)》,目前规划区金鞭港南部区域雨水管网已按照以上规划建设完成,管网完善,经管网模拟满足排涝要求。北部未开发区域,雨水收集干管也已建设完成,后期需完善雨水收集支管,通过对城市开发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已开发地块周边已配套敷设雨水管道,后续雨水管道工程可随着城市建设计划,与市政道路同步实施。

二是推进雨污分流改造。根据江夏区各街镇乡建城区的实际情况,规划排水体制原则上采用雨污分流制,污水、雨水分别通过各自的排水系统分流排放,现状排水管渠作为雨水管渠予以保留和改造,新建污水收集系统。老城区受多方面条件的限制,目前把现状的合流制完全改为分流制难度很大,近期可以将老城区排水系统截流式合流制系统,沿排水干渠及河道设污水截流管,将旱流污水和雨水进行截流,排入污水系统,逐步完成雨污分流改造。“十四五”期间计划完成湖泗街道和五里界街道集镇雨污管网分流新建工程,纸坊城区内污水管道新建和雨污水管道混错接改造以及修复工程。

(三)末端调蓄:实施水系保护与修复工程

一是推进黑臭水体整治。排查江夏区内的黑臭水体,完成对东港、金鞭港、十里长渠等多处港渠发臭情况的整治,基本清除黑臭水体。首先从根源上截污,排查河流湖泊的排污口。对于上游合流污水来水,采取截污管截流措施,对于下游黑臭水体倒灌,采取橡胶坝截流措施。其次,雨水排口处可设置生态排口,通过生物滞留带等削减面源污染。对污染港渠进行清淤,消除污染底泥,并定期清理岸线垃圾、落叶等污染物,对水面进行日常保洁,以此缓解内源污染。最后生态修复。从上、中、下三个层次全面提升边坡绿量,提升绿化覆盖面积,打造有景可观又具有实用性功能及价值的生态绿廊。

二是加强河湖湿地的生态修复。加强划定河流、湖泊和季节性湿地的水域控制线和保护区域。通过生态修复、生态缓冲、水生植物群落设计、水生动物群落设计进行河湖生态修复。按照《武汉市河湖流域水环境“三清”行动方案》,2021年底之前,要全面完成梁子湖(含牛山湖)、斧头湖、汤逊湖、黄家湖、青菱湖、野湖退垸(田、渔)还湖工作。完成对汤逊湖沿岸的生态整治工程,汤逊湖内源污染负荷较严重地区主要分布于清江泓景小区南部片区,应重点对此部位进行清淤及绿化综合整治。完成林港村港渠、纸坊港以及向阳港的清理整治工程,主要包括生态护岸、道路两侧生态草沟建设、道路边沟生态化改造、驳岸生态化改造、岸线景观改造等。对梁子湖、斧头湖、金口五湖等进行综合整治,严格保护和控制水体岸线的生态性,采用生态护坡形式,形成生物廊道、提供生物栖息地和维持生态平衡。对潴洋海湿地公园、上涉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环境问题整治,完成湿地完成水生植被恢复。

(四)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工程建设

一是推进给水管网改造以及水厂扩建工程。“十四五”期间,完成文化大道给水管网改造工程、武昌大道给水管网改造工程、阳光大道给水管网改造工程、熊廷弼街给水管网改造工程、纸坊街给水管网改造工程、纸金公路给水管网改造工程、青龙南路给水管网改造工程、山坡水厂改造升级工程龙床矶水厂—郑店加压站工程,扩大供水规模,降低供水漏损率,提高供水保证率,力争将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下。

二是提升农村供水安全。按照《“十四五”农村供水保障规划》,完成山坡水厂扩建工程及山坡水厂—法泗加压站、山坡水厂—舒安加压站输水管道工程,形成江夏南部片区由山坡水厂为支点,与龙床矶水厂系统互联互通的供水格局;通过舒安、湖泗、安山、法泗各辖区给水管网的改造工程,降低漏耗,保障供水水压和供水安全。实现江夏区全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高标准高质量的目标,进一步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要求。此外,实施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工程,江夏区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采用的水源地有长江、梁子湖以及金水河,通过饮用水源取水口保护工程布置和原地保护区标志设置等措施进行保护。

三是雨水的再回收利用。对于源头雨水利用,鼓励建筑小区、公园绿地建设时,结合屋顶绿化、景观水体、雨水桶等海绵设施开展雨水资源化利用,直接用于绿化等市政杂用水,技术上主要分为两类,即雨水桶/罐、蓄水池等。除新开发雨洪资源外,充分利用已建成的小水源水库、非水源水库,将山区雨洪资源用作城市杂用水、农业用水、河流生态景观用水等,缓解水资源紧张的矛盾。到2025年,全区雨水利用量争取达到自来水用水量的5%。

(五)污水处理设施工程建设

一是推进污水管道改造。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和道路改造,对污水支管进行完善,推进主干管网全线贯通。根据目前城市开发建设情况,已建成区已同步建设市政道路,配套实施了雨污排水管网工程,污水管网不完善片区主要集中在现状未开发地区,为实现100%污水收集率,宜按照《江夏区污水系统规划(2014-2030)》确定的污水管网布局,加快实施主干污水收集管道工程。完成山坡街山坡集镇、贺站集镇、保福集镇、河垴集镇污水管网收集系统的新建工程。完成城中村污水收集工程,对规划区内现状没有拆迁改造计划的六个城中村(包括胡刘家湾、十字家咀、大堰咀、下李家湾、危家湾等)建设污水收集管道及配套设施,完善村湾内部污水收集干管,配套建设提升泵站,将污水统一收集后输送至市政污水管网。

二是新建和改建污水处理厂。结合《江夏区污水系统规划(2014-2030)》,““十四五””期间,完成江夏区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规模约15万m3/d;完成山坡街水处理厂新建工程,污水日处理能力提升至3000吨;完成乌龙泉污水处理厂的完善及管网配套工程,提升江夏区污水处理规模。

三是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梁子湖、斧头湖等敏感区域内新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现有处理设施需强化脱氮除磷工艺,逐步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十四五”期间,研究基于水环境质量目标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出水排放指标及要求,按阶段实施全区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改造工程。

(六)海绵城市综合示范区建设工程

根据《武汉市2020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要点》(武城建〔2020〕4号)要求,要在全市范围内打造不少于3个海绵城市示范汇水区和更多海绵城市精品工程及亮点工程,总结经验,形成海绵城市的示范效应。江夏区每年可选择1-2个区域作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结合海绵型小区和建筑、道路与广场、公园与绿地,探索适于本地化的海绵城市建造的技术和模式,打造一批精品海绵项目。重点选择一些有海绵改造需求且适宜改造的地块,包括大桥村还建房一期小区、大桥村还建房二期小区、协和医院、江夏区人民政府、五里墩社区、兴邦华庭小区、清江泓景小区、宜化星都汇小区、文化路小学、文华佳园小区、联投广场等,确保江夏区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程稳步推进。

四、综合管廊建设的重点任务

(一)科学编制地下综合管廊规划,有序推进管廊建设

第一,城市综合管廊建设项目以武汉市城市“一芯两带三区”城市发展战略为基础,以《武汉市综合管廊专项规划(2016-2030年)》为建设依据,严格执行《武汉地区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和运营维护管理技术导则》的技术性要求。

图4.3.1 江夏区综合管廊分期建设规划图

第二,近期工作重点是继续协调推进“十三五”后期启动的谭鑫培路综合管廊建设,确保高质量完成。

第三,以纸坊、金口新城为综合管廊重点建设区域,以城市重点功能区及“三旧”改造等成片开发为契机,以高压电力架空线入地改造及电力隧道、大型排水管线通道建设为依托,结合主次干道路系统完善和快速化改造及轨道交通线路布局谋篇,加快辖区内管廊项目建设进度,“十四五”期间拟建设管廊总长45公里,估算总投资67.5亿元。

表4.3.1 “十四五”期间江夏区综合管廊重点建设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

依托项目名称

1

武昌大道一期配套管廊工程

综合管廊

武昌大道一期(洪山区界-谭鑫培路)工程

2

武昌大道二期配套管廊工程

综合管廊

武昌大道二期(谭鑫培路-新南环)工程

3

谭鑫培路城市地下管廊工程

综合管廊

谭鑫培路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及同步道路提升改造工程

4

江夏大道南延线配套管廊工程

给水、燃气

江夏大道南延线工程

5

海康南路配套管廊工程

电力、电信

海康南路(武昌大道—胜利大道)新建工程

数据来源:《江夏区“十四五”期间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库》。

(二)加强施工现场地下管线保护

第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武汉市综合管廊管理办法》等规定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有效防范破坏地下管线事故的发生。

第二,在项目施工前,敦促建设、施工单位应先对施工区域地下管网情况进行探测,与既有管线权属单位签订管线保护协议,制定管线保护措施、方案。

(三)促进各系统有序入廊,提高管廊使用率

第一,推动供电系统、供水系统、供气系统及电信系统的有序入廊工作。通过规模经济降低成本,使得运营单位和入廊单位在此过程中均有收益。

第二,针对武汉地区降水量较大的问题,科学合理利用地下空间,充分发挥管廊对降雨的收排、适度调蓄功能,做到尊重科学、保障安全。

第三,制定并规范地下综合管廊有偿使用收费标准。2021年以后,地下综合管廊市场进入运用推广期,入廊费由建设投资金额参考金融机构长期贷款利率确定,日常维护费用由运营过程中的正常成本及其他合理事项确定,保证管廊有序和可持续运营。

(四)多元结合,多头并举筹措综合管廊建设项目资金

第一,创新投融资模式,通过特许经营、投资补贴、贷款贴息等形式,鼓励社会资本进入。

第二,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的作用,积极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专项金融债、银行信贷支持,逐步拓宽包括管线单位在内的社会各方资金的投资渠道,加大财政融资方式外的其他融资方式的比重,逐渐形成多元化的融资格局。

(五)加强管廊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

完成纸坊城区,庙山、藏龙岛、大桥、金港等4个科技产业园区约230平方公里区域内所有快速路、主干路及次干路的地下管线普查工作,搭建BIM模型、GIS模型,全面反映市政管网彼此间的各种实际连接关系,及各类隐患的历史记录,形成数字化、信息化管理的数据基础。为城市管理人员、物业维修人员、施工队伍在后续维护维修及改造开挖,提供明确清晰的“有据可行”三维虚拟参照物。

五、村镇建设的重点任务

(一)以“擦亮”小城镇建设为抓手,振兴乡村产业

第一,争取省市区的村镇建设资金扶持,督促、指导各乡镇街道加快村镇项目前期手续办理,规范项目建设程序,推进项目有序实施,加快推进生态特色小镇项目的建设,争取早日形成示范效应。

第二,以《湖北省“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的落实为契机,补齐规划缺失、公共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镇风貌、产业发展、治理水平等方面的短板,“擦亮”金口、郑店、乌龙泉等十个小城镇建设,统筹南北发展。

第三,结合各地区特色,因地制宜建设生态特色小镇。建成5至6个规模适度的特色中心集镇。集中力量重点打造安山森林小镇、法泗生态荷花小镇、湖泗口子镇、舒安生态小镇、乌龙泉(土地堂)城铁小镇。进一步完善黄家湖地铁小镇建设,增强景观设施的美观性和整体协调性,完善小镇内的配套设施。力争到十四五末,建成一批以特色产业、特色旅游、特色文化、特色风情为代表的特色集镇,涌现一批武汉一流、全省领先的现代化特色集镇。

第四,引入生态特色小镇退出机制,加快生态特色小镇建设步伐。对于已经列入培育名录的生态特色小镇因受到土地、规划、环保及产业项目等因素影响,确实不具备实施条件或近期内不能推进的,及时进行适当调整,申请将其从生态特色小镇的培育名录中退出,待其后期投资达到一定金额,相关手续办理到一定程度,基础建设形成一定规模,再重新启动该项目的申报程序。

图4.3.2 黄家湖地铁小镇规划图

(二)完善村镇建设管理机制,推进项目实施

第一,积极争取市、区级补助资金,切实保证项目资金落实到位。对于自筹资金不足导致启动困难、推进缓慢的项目,我区将进一步加强村镇补助资金的补助比例和补助力度,特别是对南部贫困乡镇街予以适当倾斜,保障项目快速推进完成,使市补资金及时拨付。

第二,督促、指导各街道办事处加快2020年及以前的村镇项目前期手续办理,规范项目建设程序,推进项目实施。对于正在实施的项目,督促建设单位加快项目进度,在相关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尽快拨付各级补助资金,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十四五”期间大力推进村镇建设项目共136项,涵盖农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旅游观光、产业园(带)等各个方面,总投资108.99亿元。

第三,严格资金拨付程序,做好各项目资金的拨付工作。对于因规划调整等原因,计划不能执行的项目、建设手续不全的项目、不能按计划拨付资金的项目,建议取消计划项目,收回补助资金,由市、区财政统筹和调整使用。

(三)聚力培育主导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农村生态经济

第一,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完善沟、渠、路等基础设施。强化投入,增加项目数,扩大项目范围。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建设好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品牌。依托田园综合体、鲁湖示范带建设,积极构建精致农业产业体系,不断提升现代都市农业高端品质高效发展,加快现有农业示范基地向“高、特、新”转变。

第二,促进农业与其他产业相结合,支持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积极对接江夏区中部以107国道为轴心的现代农业先进要素聚集示范区、东部以梁子湖大道、天子山大道为轴心国际文化旅游休闲区、西部以金水河为轴心的大宗优质农产品生产供给核心区和北部以新南环线为轴心的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区的“三纵一横”发展战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尤其是前瞻性谋划医疗卫生设施和养老设施),美化村容村貌,提升农业生产的潜力和农民生活的品质。

第三,依托大型产业园形成配套产业,将农村示范基地连点成片,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和一三产业融合发展的3A级景区。坚持“以点带面、串点成线”发展思路,结合江夏全域旅游、都市田园综合体和美丽乡村发展规划片带,统筹规划、有序推进、不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和内涵,重点推介五里界小朱湾、郑店袜铺湾、湖泗海洋村等美丽乡村示范村品牌,重点打造沿梁子湖大道、沿107国道的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带,和以金口古镇(一期)建设为起点,串联金水河沿岸、鲁湖后湖沿线的金口街全域旅游项目、现代智慧农业项目,形成“一线串珠、众星捧月”的美丽乡村画卷。

(四)改善农村教育软硬件条件,促进农村居民素质提升

第一,合理规划布局城乡教育资源,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加强农村职业技能教育,增强农民人力资本。

第二,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环境。对学校内教育设施进行改造,加强现代化教育设施建设,实现多媒体、远程、面对面等立体化教育。引进优秀师资,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学质量。

(五)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覆盖

第一,对农村生活垃圾、污水进行有效治理,增加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数目,保证村容村貌不断适应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

第二,改造危旧房。组织全区各街道对本街范围内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四类重点对象的住房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为下一年度江夏区农村危房改造打下基础。开展农村自建住房盘查工作,对辖区内危房进行整治,结合扶贫工作,加强农户建房规划引导,提高农户建房的标准,做到安全、实用、美观,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和墙体立面整治,改善视觉效果。

第三,完善经济欠发达街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通村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达到给水、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合理,饮用自来水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入户率100%。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95%以上。增加停车场、充电桩(柱)、农村小游园,街角景观带、旅游公厕等乡村文化旅游的硬件设施。

(六)缩小南北农村差距,实现南北统筹发展

第一,以财政性奖补资金为杠杆,以点带面,撬动各方积极性,扶持欠发达地区发展,助力解决江夏南北差距和城乡差距问题。积极争取省、市村镇建设项目以奖代补资金,配合区级配套资金来加快南部街道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指导各街道申报项目并制定落实村镇建设计划来带动经济欠发达街道的发展。以项目建设方式,打造示范村镇,发挥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市补资金的补助比例和补助力度,对江夏区南部贫困乡镇街予以特别关注,重点推进安山、山坡、舒安、湖泗、法泗中心镇建设,保障资金到位及项目完成,缓解南北差距。

第二,完善南部交通体系,改善公交运行方案。对南部农村坐车难、票价高的问题进行整改,同时解决线路规划不合理,中转站设置难以满足市民需求的问题,以科学的方法重新规划路线,实现南部全域公交一体化,重点推进贺站客运中心改扩建项目。

第三,加大南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力度。对于南八乡区域缺少景区的现状,加大对江夏南部农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力度和建设力度。借助湖泗窑址文化和区域内湖泊旅游的先天优势,建设如同梁子湖景区的旅游集中区,开发文化旅游纪念品,实现乡村旅游业南北统筹发展。

第四,对山坡街进行重点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民生工程不断强化。发挥山坡街作为南部核心区对周围区域的辐射作用和带动作用,促进南部协同发展。

六、路灯照明建设的重点任务

(一)加快路灯改造升级,进一步提高路灯覆盖率

统筹安排,扩大路灯覆盖范围。把路灯设施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坚持路灯与城镇建设同步、路灯与居民需求同行,积极消除我区照明盲区,力求街巷路灯全覆盖,向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的装灯率标准靠齐。不断完善城市社区基础设施,重点搞好背街小巷的路灯建设工作,解决线路杂乱、设备老旧、设施不足的现况,努力提高背街小巷路灯覆盖率。部分街道和城区道路路灯使用年限较长,线路存在老化现象,应加大建设整改力度,淘汰老旧路灯;响应新农村建设,切实解决乡村夜间照明问题,合理规划选址,增加乡镇路灯数量,统筹协调城乡路灯等基础设施服务供给。加快产业园区道路路灯的建设速度,保障企业职工和周边群众的出行安全,为产业园区创造更优的营商环境。区路灯管理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将快速行动、狠抓落实,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路灯建设,积极与各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相关部门协调沟通,重点完成背街小巷、产业园区和乡镇道路路灯的安装改造工作,让街道更安全、更明亮,让居民更放心、更踏实。

全力协调,积极有序开展城区路灯改造工作。对建设年代久远、灯具及电器老化、透光率差、光效低的路灯进行改造更新,改进照明技术,采用高效、节能、环保的照明产品,节约照明电能消耗,增强城市照明度,提升市民生活环境。开展整治,做好路灯美化亮化工作。加强对路灯灯容灯貌的整治力度,对路灯灯罩、灯杆、路灯箱等设备设施进行整治改造,全面提升路灯整体形象。

(二)加强维护管理,确保路灯的正常运行

积极开展路灯日常维护工作。加强巡检和监测,及时维修故障路灯,更换老化设备,修整破损设施,确保居民出行安全。提高投诉件办理效率,针对市民电话投诉及市区长热线反映的问题,要积极应对,提高维修反应速度,切实做到一般故障24小时维修完成,复杂故障48小时维修完成,小的故障做到立修立复。

推行路灯夜间维修制度。设置夜间值班室及24小时抢修电话,应对突发情况。针对夜间施工的特殊性,配齐夜间维修锥形桶、反光背心、头灯、车载LED发光标示等夜间维修装备。每日夜间组织人员对城区所有路灯进行一次巡察,做好详细记录,掌控路灯亮化情况,对巡察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明确任务,强化绩效考核。一是划分维修区域,每台车辆对应负责相应区域,并细化各小队应对突发维修情况的责任,形成责任包干与协同维修有机结合的良好局面。二是制定考核机制,以99%亮灯率为总体目标,对每个维修队的责任片区定期进行考核检查,并综合其他应急维修处置情况每月进行一次排名,同时,将每月的考核情况作为年底评先及考核的重要依据,在竞争激励中提升维修效率。

(三)坚持技术创新,提升路灯的智能化水平

逐步在已建成的路灯远程控制主系统基础上,将路灯远程控制向背街小巷覆盖,实现管理区域路灯的集中智能控制全覆盖。推进路灯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水平,利用物联网、现代通信技术、嵌入式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逐步实现路灯远程开关控制、远程定时控制和光照模式控制,实现路灯自动化管理。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对各时段各路段的人流量和照明需求进行统计分析,据此合理安排不同时段不同路段的照明时间与照明强度,实现按需照明,节约利用能源资源。通过建成远程监控系统自动识别各监控路段所出现的故障类型,及时反馈给各辖区的维修部门,以便迅速安排维修人员赶赴故障地点进行维修,改变过去城市照明依靠人工巡检维修的方式,实现智能巡检。以灯杆为载体搭载物联网基站,加快智慧路灯建设,构建覆盖全区的物联网智能基础设施。

(四)落实安全责任,确保路灯系统安全

重视生产安全,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方针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严密部署各项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和安全教育培训等工作,时刻要求全体员工牢固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夜间维修安全注意事项,做好安全保障措施,针对夜间施工的特殊性,配齐夜间维修锥形桶、反光背心、头灯、车宅LED发光标示等夜间维修装备,确保夜间维修安全。落实安全生产资金,为一线工作人员配备工作服、安全帽、安全绳、绝缘手套等安全防护用具;为每台维修特种作业车购买车辆保险,并指定固定维修厂进行定期维修保养,确保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确保路灯系统运行安全。强化对全城的路灯专用箱式变压器、路灯控制柜、防盗系统、架空线路、以及路灯专杆、灯具、路灯线路、路灯电缆、路灯检修孔和井等照明设施的运行情况的安全检查,做到安全事故防患于未然。认真排查灯头、灯罩松动的、卡扣损坏的路灯,特别是老旧路灯,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要及时维修,以防发生高坠伤人事故。加强对城区主次干道路灯杆进行漏电检测,对存在检修盖丢失的、路灯线路裸露在外的及时进行维修,消除触电事故隐患。

加强路灯稽查和执法管理。根据《城市照明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严格路灯管理执法,依法查处交通肇事事故,对损毁的路灯进行及时修复。取缔非法乱搭乱挂现象,拆除非法广告牌等,确保路灯设施的安全运行。

(五)贯彻环保理念,积极推广绿色照明模式

结合江夏区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进路灯节能改造项目的契机,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加快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在照明领域的应用。对建设年代久远、灯具及电器老化、透光率差、光效低的路灯进行改造新建。大力推广使用节能环保的照明新技术、新产品,开展绿色照明活动,提高我区城市照明的科学技术水平。本着满足路灯照明要求和节约用电的原则,确定科学合理的照明设计标准,推广运用智能化管理系统,根据不同时段不同区域的夜间出行人数,制定实施个性化路灯照明方案,全面推行半夜灯,科学调整开关灯时间和照明强度,严格按气候、季节的变化及时调整,按需照明,切实抓好城市照明节能工作。加强维修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做好回收分类,特别是灯具的回收处理,避免随意丢弃,防止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

七、行业监管与服务的重点任务

(一)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加强安全质量管理

强化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健全监管制度和措施,加强资质动态管理,严格工程质量检测市场相关企业和个人准入与清出制度,进一步完善检测市场诚信体系建设,规范从业人员执业行为,确保检测结果公正、准确、可靠。进一步落实建设、施工、监理及检测机构等单位及个人的质量主体责任,加强对建设、施工、监理及检测机构自查自纠及区内专项整治开展情况的督导,深入开展建筑安全专项治理,加大安全督查和事故查处力度,严格落实整治措施,防范和遏制建筑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加强建筑市场监管。不断推进建筑市场信息监管平台建设,充分利用该平台,加强对建筑市场的动态监管,全面掌握辖区内建筑企业资质、生产经营、从业人员资格和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对不满足资质标准、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企业,以及出租出借资质资格、不履行执业责任等行为的企业和执业人员,依法撤销、吊销或降低其资质、资格,加强市场与现场联动,切实提高建筑市场监管的有效性。

(二)强化招投标监管,提升招投标交易服务质量

进一步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细化招投标工作的事前、事中、事后环节管理,严格招投标法定程序,推进工程项目现场勘察,加强招投标资料审查,强化投标保证金管理,有效隔开评标区域,实现对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全过程监管。建立招投标信用监管体系,着力创建“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的信用管理体系;同时将打击围标串标、弄虚作假作为常态化工作机制内容,开展各种专项整治活动,努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健康有序的招投标交易环境。

持续优化招投标营商环境。创新举措,优化程序,统一招投标备案流程,制定相应服务指南、一次性告知书,明确备案所需资料、办理时限、办理地点及联系方式等,推进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提高交易效率;对于重点项目,建立“绿色通道”服务机制,推行“容缺受理、后置补齐”举措,全力提速保证全区各项目顺利落地。

进一步加强行业队伍建设。一是加强自身监管人员队伍建设,注重作风建设,提高职工抵御腐蚀的能力,着力提升专业技能,增强服务意识,全面履职尽责;二是加强代理机构从业人员队伍建设,严格代理机构及从业人员资质管理,规范招标代理执业行为;三是加强评标专家成员队伍建设,完善进出机制、优化考评制度、规范评标行为。

(三)优化造价管理机制,营造科学有序市场环境

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并完善“自审-复核-审核”三级复核程序,以提高中心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效率,更好地完成预决算工作。规范工作程序,建立工程造价资料的积累制度,提高办事效率。严格审核局重点工程项目拦标价编制工作,对重点项目深入一线进行全过程跟踪,随时掌握造价变动情况,为工程结束后的造价结算准备好第一手资料。

(四)完善档案管理机制,提升城建档案服务功能

加快推进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大对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推进数字化城建档案馆建设,构建城建档案分类数据库。利用信息化技术及时掌握建设、监理和施工单位工程竣工文件的形成、收集、管理等全过程,提升工作效率。

完善城建档案管理体制。完善城建档案归档制度,规范建设工程档案的验收程序和工作流程,加强建设工程档案归集管理,要全面开展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和声像档案三种载体的档案同步接收。加强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确保城建档案信息安全,切实加强城建档案保管、保护工作,按照“九防”要求,最大限度延长城建档案使用期限。加强城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积极组织城建档案管理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高城建档案管理队伍整体素质。

加强城建档案法制建设。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要求,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城建档案意识和城建档案法制观念,规范和完善城建档案管理行为。强化档案执法能力,每年对区域内档案整理项目开展行政执法检查,加大对重点工程、民生工程、市政基础设施等建设工程档案归集的监管力度,严肃查处不移交建设工程档案、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

(五)严格建筑消防验收,确保项目安全性能

规范验收行为。消防验收之前需对工程有关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并掌握,确定验收当中的重要部位与抽样检测类别,严格按照《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工作细则》和《建设工程消防验收评定规则》(GA836-2016)做出科学合理的计划,现场查验过程要不断加强对各种消防验收设备的有效应用,还要结合一些传统消防工程验收方式确保消防工程验收的全面性、科学性、客观性,避免人为因素对判定结果的影响。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对消防工程验收人员的相关专业培训,提升消防工程验收人员的综合技术水平。

第五章 “十四五”期间江夏区住房和城乡建设的重点项目

第一节 “十四五”期间江夏区住房和房地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

一、房地产开发项目

(一)项目库基本情况

“十四五”期间,全区房地产开发规划项目55项,预计建筑面积1470.77万平方米,预计规划期内完成总投资723.49亿元。其中,续建项目45个,新开工项目3个,处于前期的项目7个。

(二)江夏区“十四五”期间房地产重点开发项目库

详见附件3《江夏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库》。

二、住房保障项目

(一)项目库基本情况

“十四五”期间,全区住房保障项目17项,预计总投资额31.24亿元,预计新建保障性住房9582套。

(二)江夏区“十四五”期间住房保障重点项目库

详见附件3《江夏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库》。

三、旧改项目

(一)项目库基本情况

“十四五”期间,全区旧改规划项目15项,总拆迁腾地面积4487.33亩,总拆迁面积270.44万平方米。拟规划建筑面积约408.46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28.22亿元。

(二)江夏区“十四五”期间旧(棚)改项目库

详见附件3《江夏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库》。

(三)江夏区“十四五”期间部分旧(棚)改项目规划图

图5.1.1 马山工业园二期(城关村马山湾)改造项目规划图

图5.1.2 物测队片区改造项目(一期)规划图

图5.1.3 区委党校片区改造项目规划图

图5.1.4 城关村任家湾片改造项目(二期)规划图

图5.1.5 老米厂片区改造项目规划图

图5.1.6 毛巾厂改造项目规划图

图5.1.7 中粮和石家湾片区改造项目规划图

图5.1.8 八分山厂房片区改造项目规划图

图5.1.9 文化大道西片改造项目规划图

图5.1.10 熊廷弼街与兴苑街交叉地块改造项目规划图

四、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一)项目库基本情况

“十四五”期间,全区老旧小区改造规划项目36项,涉及楼栋180个,改造面积约43.74万平方米,惠及3729户家庭。

(二)江夏区“十四五”期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库

详见附件3《江夏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库》。

第二节 “十四五”期间江夏区城乡建设的重点项目

“十四五”期间,江夏区城乡建设将继续以中心城、次中心城和人口产业集中的街道为重点,继续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不断提升城市品质,不断优化城市功能。按照“全域江夏”和“独立成市”的理念,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大力推进“东联,南扩、西进”的发展战略,不断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继续推进科技产业园区建设,打造一流大健康产业园。同时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加大美丽村湾、生态小镇的建设力度,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实现地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同提升,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全力打造富强、创新、灵秀、安康、幸福的武汉南部生态新城。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一)项目库基本情况

“十四五”期间,全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计87项,总投资约为734.54亿元。其中,城市骨架路网建设项目共计9项,投资140.74亿元,占“十四五”规划投资总额的比例为19.16%;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共计3项,投资316.8亿元,占比43.13%;断头路及微循环路网建设项目共计17项,投资10.17亿元,占比1.38%;公共停车场及其他公用设施建设项目共计15项,投资79.1亿元,占总投资的10.77%;生态环境治理与民生建设项目共计35项,预计投资82.27亿元,占总投资的11.2%;园区与市政设施建设项目共8项,预估投资105.46亿元,投资占比14.36%。

表5.2.1江夏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库基本情况

所属类别

城市骨架路网建设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断头路及微循环路网建设

公共停车场及其他公用设施建设

生态环境整治与民生建设

园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合计

项目数

9

3

17

15

35

8

87

投资额(亿元)

140.74

316.80

10.17

79.10

82.27

105.46

734.54

投资占比

19.16%

43.13%

1.38%

10.77%

11.20%

14.36%

100%

1、城市骨架路网建设项目库

“十四五”期间,江夏区规划城市骨架路网建设项目共计9项,主要建设项目包括纸坊主城区武昌大道一期、二期建设工程、谭鑫培路东延线(阳光大道-庙山大道)工程、江夏大道南延线等项目工程,通过不断搭建、完善城市骨架路网,加快推进纸坊城区“东联、南扩、西进”进程,预计总投资140.74亿元。

2、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库

“十四五”期间,江夏区将继续着力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加快城市交通现代化发展步伐,进一步增强南部新城的影响力。规划中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共有3项,包括武汉市江夏区空轨示范线、地铁8号线的南延线及地铁9号线,总投资316.8亿元。轨道交通网络强大的聚集和释放效应使客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资源和服务快速流通,聚合发酵,产生巨大的生产力,改变社会的消费、生活和生产方式,对我区经济运行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3、断头路及微循环路网建设项目库

“十四五”期间,江夏区将着力解决城市的“肠梗阻”问题,强力推进断头路工程建设及微循环路网建设。计划开展断头路及微循环路网建设项目17项,总投资10.17亿元。主要项目包括海康路、海康南路、海康中路、吉星渠路、宁港路、齐心商务区规划一路二路三路、中兴街西延线、兴苑街、弘志街、新北街、烽台巷、江夏区文化大道跨纸坊大街高架桥连接线等工程,这些项目的推进将进一步优化区域路网布局,畅通城区支路循环,缓解城区主干道交通拥堵的现象,有效改善市民出行难的问题。

4、公共停车场及其他公用设施建设

为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便民利民,完善和提升纸坊片区的功能设施,“十四五”期间,江夏区计划开展公共停车场及其他公用设施建设项目15项,总投资79.1亿元。项目内容涵盖多处停车场建设,人行天桥、地下通道建设,智能网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着力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和智慧化管理水平。

5、生态环境整治与民生建设

“十四五”规划期间,江夏区计划开展生态环境与社会民生项目共35项,总投资82.27亿元。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包括纸坊街八分山铜矿边坡治理工程、污水收集管网及污水提升泵站建设等,纸坊城区水管改造、绿化提升、公园绿道及景观带等新建和改造工程,有望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和城市形象,全力打造宜居城市。

6、园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库

园区建设是江夏区“十四五”期间的城乡建设的重要内容。“十四五”期间江夏区计划开展园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8项,计划总投资105.46亿元。建设项目包括宁港工业园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胜利产业园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及配套设施建设等。其中,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相关建设项目为5项,预计总投资达69.3亿元。“十四五”期间,江夏区政府将重点开展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项目的建设工作,计划推进包括道路、排水、供水、燃气、交通、照明、电力、电信及绿化等工程建设,从而改善区域企业、居民出行环境,推动产业园事业蓬勃发展,优化区域营商投资环境,着力打造中部领先、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健康产业基地。

  

图5.2.1武汉市大健康产业园总体规划图

(二)江夏区“十四五”期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库

详见附件3《江夏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库》。

二、村镇公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一)项目库基本情况

持续推进村镇建设,打造美丽村湾、特色小镇,实现乡村振兴是江夏区“十四五”期间城乡建设的重要任务。江夏区相关部门及各个街道上报“十四五”期间计划开展的村镇公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136项,预估总投资达108.99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农业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道路、水电、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项目预期会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和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改善农村面貌,提升村镇居民生活质量。

(二)项目分布情况

“十四五”期间,江夏区将继续以乡村振兴为抓手,拟在各街道、村镇开展道路、管网、停车场、绿化景观、健身步道、休闲广场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公共环境的整治工作。

表5.2.2 江夏区各街道上报“十四五”期间乡村建设项目情况

项目法人

项目数

总投资额(亿元)

安山街

7

2.44

法泗街

11

6.24

湖泗街

17

6.78

金口街

7

15.21

金水办事处

3

0.57

山坡街

15

8.17

舒安街

11

1.96

乌龙泉街

10

34.99

五里界街

39

21.96

郑店街道

3

0.24

梁子湖风景区管委会

9

0.10

各街道办事处

2

9.97

纸坊街

2

0.37

合计

136

108.99

同时不断推进美丽村湾及生态小镇建设,如湖泗街道海洋美丽村湾建设、梁子湖、斧头湖滨湖生态度假项目建设等,使特色小镇和美丽村湾建设在原有的基础上提质扩面。其中,五里界街道计划建设项目39个,总投资额为21.96亿元;乌龙泉街道计划建设项目10个,总投资额达到34.99亿元。随着村镇建设的深入推进,江夏区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将得到进一步优化,从而实现乡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

(三)江夏区“十四五”期间村镇公用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库

详见附件3《江夏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库》。

第六章 “十四五”期间江夏区住房与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第一节 组织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是住房与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的最大政治保障,住房与城乡建设事业对我区民生改善、城市功能提升、相关产业发展、公共财政发展以及全区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谋篇布局,统筹安排,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主管部门和各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全面协同,大力支持。

住建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要高度重视规划的制定实施,全面安排部署,着力统筹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加大对住房与城乡建设发展重大问题与政策设计的研究,加强工作指导,严格要求各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将规划确定的相关任务纳入本部门和单位年度工作计划,落实责任,解决规划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形成规划共同推进的政府力量,确保规划目标全面顺利实现。加强年度计划与本规划的衔接,根据本规划内容分解细化任务,对主要指标设置年度推进目标,突出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明确目标责任,党政主要负责人要积极跟进目标进展,依据规划和年度计划内容督促各部门和单位开展工作,加强各部门相关规划的衔接与协调,形成中长期规划逐年落实、统筹推进、动态实施机制。

二、强化管理队伍建设

以提高机关效能建设为目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加强和改进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树立“热爱江夏、建设江夏、奉献江夏”的高尚品质,进一步调动广大干部职员干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管理建设能力和效率。加强对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培训,进一步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培训机制,多模式培育人才,创新人才激励机制,营造“尊重人才、关爱人才、依靠人才”的浓厚氛围,提高住建系统干部队伍和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管理水准和建设效能。创新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完善落实人才引进政策,通过公开招录、重点培养、调入补剂等方式,积极引进高学历城乡和住房建设与管理的优秀人才,壮大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专业力量,为住房和城乡建设提供有效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解决目前专业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充实城区、建制镇、集镇监察管理力量,消除管理盲点,避免乡镇建设出现无序低效现象;加强对村镇建设的指导与监管,完善村镇建设管理机构,落实人员编制,保障管理经费,提高管理水平,以科学规范的管理保障乡镇建设事业发展。进一步建立健全住房和城乡建设法制体系,完善新形势下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依法建设、依法管理;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工作,强化行政执法人员依法治理的意识,着力提高干部队伍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使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合法有序推进。

三、建立健全部门联动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与规划部门的联动机制。规划是新开发项目结构优化的前提,因此要通过与规划部门的联动,确保新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能促进结构协调。重点是保障新开发项目符合职住平衡的要求,按照产业和就业人口分布来布局住房开发项目;能切实推动补短板,保证租赁住房,特别是小户型租赁住房的充分供应;要具有足够的超前性,大力度大手笔布局谋篇,保证产业聚集和经济发展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支撑,保证城乡居民能享受到高效便捷的交通、通讯、水电气、停车位、医疗、教育、商超等市政设施和公用配套的服务。

二是建立健全与区政府的联动机制。在商业地产、工业地产规划、投资方面加强与区政府的联动,减少低水平重复建设、重复投资,努力实现新开发项目结构优化;在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房源筹集等方面加强与区政府的联动,更好地实现住房保障的充分供应和供求匹配;在老旧小区改造方面加强与区政府的联动,更高质量地完成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方面加强与区政府的联动,统筹安排,协调推进,确保合力和向心力,并将其转变为生产力。在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方面加强与区政府的联动,以反映民意,逐一化解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让人民群众真正暖心。

三是建立健全与发改委、经信、环保、组织人事等部门的联动机制。在推动产业园区建设,特别是服务于产业发展的住房、写字楼、商业设施、工业地产及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推进开发产业化、低碳化、绿色化、节能化方面加强与发改委、经信部门等的联动;在人才住房建设、筹集、分配、流通等方面加强与组织人事部门的联动,推进人才住房政策的落实。

四是建立健全与民政、市场监管、金融监管等部门的联动机制。在住房保障信息核准、失信处罚等领域加强与民政、金融监管等的联动,保障住房保障分配的公平;在建立和完善房地产市场规则、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建构规范公平的市场秩序方面加强与市场监管部门的联动;在制定和实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稳预期、稳投资,以及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维护建筑市场秩序,解决基础设施筹资难题等方面加强与市场监管、金融监管等部门的联动。

五是建立健全住建内部各科室及单位之间的联动机制。特别是档案馆、招标办、建管站、市政站、房开办、住房保障中心等部门和单位要主动交换信息、密切协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推动实施提供数据支撑、信息服务与技术支持等保障,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与权威性。

四、完善监督评估体系

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加强规划宣传与普及,提升公众对住房与城乡建设事业的认知度与关注度,让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住房与城乡建设事业之中,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规划共同推进的社会力量。着力推进住房与城乡建设规划实施的信息公开,增强透明度,保障群众知情权,畅通人民群众举报和监督渠道,认真做好信访监督工作,及时检查处理问题,让群众参与、让群众评判、让群众监督,广泛听取社会的反馈建议,促进规划贴合民生、符合实际,成为让群众满意的高质量规划。

依法对规划实施完成情况开展中期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按照有关程序对规划进行合法修正和调整,做到规划贴合实际、规划指导实践;创新评估方式,引入社会专业机构参与评估,增强规划评估的广泛性、科学性、准确性。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将本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按年度分解落实到政府和有关部门,作为年度综合绩效考核的组成部分,督促各部门高质高效完成规划内容。

加强政府部门内部监督,通过“公示式”、“参与式”、“暗访式”、“专项式”等形式,实现行政机关内部的自我监督,保障行政机关正确地行使行政权力,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切实推进规划落实。

建立咨询专家委员会,积极组织各界专家为推进住房与城乡建设提供战略咨询和指导,使建设工作更科学、更省力、更高效。

第二节 制度保障措施

一、深化住建行业的体制改革

要实现“十四五”期间住房和城乡建设的发展目标,就必须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十八大、十九大和十八大以来历届中央全会会议精神,不断深化住建领域以及财政、金融等相关领域的体制改革,不断完善住建领域法规政策体系及相关领域配套法规政策体系,为我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

(一)深化住房和房地产行业体制改革

一是深化住房保障体制改革,完善住房保障法规。按照住房保障保基本,确保分配公平的原则,以产权式保障与租赁式保障并举,以租赁式保障为主,实物配给与货币补贴并举,以货币补贴为主为基本方向,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供应体制,按照保障公平和效率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准入体制、分配体制、补贴体制(转移支付、住房补贴等)、物业管理体制、腾退体制等。

二是深化住房供应体制改革,完善住房供应法规。按照房住不炒、坚持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住房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居民多层次住房需要的基本原则,根据新时代的住房新需求,完善住房供应法规,加大力度建设符合武汉市市情和江夏区区情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形成供应主体、供应类型、供应方式、供应结构合理的住房供应体系。

三是深化房地产市场治理体制改革,完善市场治理法规。深化商品住房交易管理体制、存量住房流通市场、租赁市场、中介市场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相关管理法规,提高市场治理能力,维护市场良性发展。

四是深化物业管理服务市场治理体制改革,完善物业管理服务市场管理法规。以推进物业管理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建立良性竞争的物业管理服务市场,提高物业管理服务质量为目标,健全物业管理服务市场管理法规,物业管理服务企业招投标、物业管理服务企业服务质量监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信用管理、物业管理服务纠纷处理、小区公共收益分配、专项维修资金筹集和紧急使用等方面的改革模式,以促进物业管理服务质量的提升。

五是深化房地产市场调控体制改革,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法规。一方面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顶层设计,另一方面推动构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协同机制,为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有效和精准调控创造条件。

(二)深化建筑业体制改革

一是深化建筑业投资体制改革,完善投资政策,开辟多元化筹资渠道,抓好建设项目的包装推介,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大力招商引资。二是深化建筑市场治理体制和安全质量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建筑业准入门槛,实施动态监管,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保障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严格执行工程法定建设程序,严格抓好规划设计、图纸审查、项目招投标、工程监理、质量监督、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规范建设主体行为;严格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标制、建设监理制、竣工合同制,彻底杜绝“三边”和“豆腐渣”工程,提高建设工程的安全质量水平。

(三)深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制改革

一是深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体制改革,大胆创新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对于具有一定盈利性的建设项目可积极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实行多元化资金投入、多元化主体参与,真正把城镇基础设施功能配套建设推向市场,充分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二是深化基础设施运营与管理体制改革,完善BOT、EPC、BOO等运行模式,根据工程项目的特质选择最高效的建设方式,实现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三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部门联动,功能协同,政府负责顶层设计、规则制定、标准体系协同和非市场领域的项目建设,为设施建设提供统一规范,确保我区建设项目统筹协调、安全可靠。

二、建立住房保障稳定的投入机制

一是严格落实从土地出让净收益中按不低于10%的比例计提住房保障专项资金,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在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的全部余额用于保障房建设的相关规定。

二是坚持量力而行。合理把握住房保障工作和棚户区改造的规模、标准和节奏,积极探索建立非营利机构参与建设和运营管理的体制机制。

三是积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租赁补贴制度,加强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研究和创新,促进保障性住房资金来源多元化。探索和指导通过多种模式引入市场主体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运营,降低财政负担和风险,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

第三节 要素保障措施

一、资金保障

(一)加大基础设施财政投资力度,充分利用债务筹资工具

要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未来江夏发展的重要基础,财政资金要尽力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要。要充分利用债务筹资,用足国家和省市给予的政策,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筹集更多的资金。

加大政府资金对城乡建设的投入,在有效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前提下,统筹安排财政资金投入、政府投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推动有效投资稳定增长,将城乡建设项目所需的专项经费列入区财政预算,并建立同步增长机制,保持持续增长、足额到位,尽力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要。争取上级资金与优惠政策支持城乡建设发展,要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市给予的基础设施建设、住房保障、老旧小区改造等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专项基金,统筹市级相关专项资金,为加快城乡建设获取更多低成本资金。

(二)健全投融资体制,积极利用各项金融支持政策

房地产业、建筑业、装饰业等面向市场的产业的发展和村镇建设等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要通过金融创新来健全投融资体制,创新融资方式,打通投资通道,拓宽融资渠道。要积极利用国家和省市给予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开发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住房保障、老旧小区改造、小微企业等的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争取获得更多的成本更低的资金来源,支持这些事业的发展。

创新投融资机制,打通投资路径,拓宽融资渠道,大力盘活存量优质资产,回收资金补充地方财力;在坚决遏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量前提下,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结合各自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适度扩大信贷投放,引导保险资金发挥长期投资优势,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进行项目融资,积极助力我区城乡建设发展;全面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打造竞争力强的地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运营主体,提升运营管理效益。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建事业,要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优化市场配置,通过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特许经营、投资补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有一定收益的非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包括但不限于燃气、供电、供水、供热、污水及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项目,公路、铁路、机场、轨道交通等交通设施项目,教育、健康、养老服务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项目,产业平台、智慧城市、海绵城市、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等其他基础设施项目,真正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切实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效率,以此实现我区基础设施领域里的补短板、强基础、全覆盖。

二、土地保障

加强城乡建设项目与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的衔接,根据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长远规划、建设用地资源储备和城市发展及人口增长情况合理安排房地产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用地规划,保障用地指标,确保房地产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供应和供地结构合理配置,为城乡建设发展留足用地空间。一是合理安排住宅建设用地和产业地产开发用地数量,同时保障区域配置结构合理。二是确保住宅建设用地供应,能保证低密度开发。三是根据商品住房库存消化周期,适时调整住宅用地供应规模、结构和时序。

三、人才保障

加强人才工作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的政策制度体系,打造促进人才活力迸发的政策制度环境。人才工作主管部门与业务部门密切合作,促进人才工作目标任务与行业发展、市场需求精准对接。加强政治培训和业务培训,提升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党政管理人才的执政能力。大力培养引进城乡建设管理等领域的领导者、企业家、专业技术人才与高技能人才。广泛借助市场化的第三方力量,解决监管力量和专业技术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深化建设行业从业人员培训、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任职考核,推进现场专业人员、建筑工人、农村建筑工匠多层次、多层级职业培训。加强乡村规划建设人才队伍建设。通过现场参观学习、邀请专家讲课、鼓励校企联合培养,以及创办“企业大学”,推行“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等多元措施不断提高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四、技术保障

充分发挥科技对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实现碳达峰目标任务、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带动作用。推动绿色低碳、人居环境品质提升、防灾减灾、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等关键核心技术及装备的研发和使用。形成一批先进适用的工程技术体系,建成一批科技示范工程。进一步完善住房和城乡建设重点领域技术体系、装备体系和标准体系。推进大数据应用与部门数据共享,促进住建领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科技推广的有机融合。优化提升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评价工作,加快城市整合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增强城市管理综合统筹能力,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提升江夏建设管理品质和魅力。

第四节 其他保障措施

一、坚持重大项目带动

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基础设施投资仍是“稳增长”的重要调控手段,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民生改善等均具有重大意义,要以面向未来10年到30年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为目标,聚焦补短板、增后劲,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以增强供给能力、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为导向,坚持投资、建设、运营、监管、服务并重,重点推进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城镇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坚持以规划确定项目、以项目落实规划,发挥重点项目对城乡建设的关键支撑作用,在基础设施、建筑发展、综合交通、生态环保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关系城乡建设长远发展的重点项目,建立重大项目库,以重大项目为主干支撑落实规划目标;加强科学调度,按照“策划一批、准备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要求,梯度推进重点项目实施,集中力量有组织、有次序地推进城乡建设事业迈向新高度。积极对接国家部委、省级部门和相关央企,坚持“高站位”战略,瞄准国家需求,以更加开阔的视野,主动对接融入国家区域战略布局,抢抓国家战略机遇,提升我区项目在国家和省相关战略规划中的比例,做好衔接服务,挂钩国家和省级战略规划确保我区项目抢先建设、高质量建设。借助专业机构做好项目推介,创新思维,高起点、高水平策划和包装重大项目,强化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增强项目吸引力,提高项目的可行性和可信度,保障招商引资效率,为重大项目的筹备落实吸纳更多投资资金。

二、提升江夏的生态和文化魅力

充分发挥江夏生态优势,生态立区,以战略的眼光,长远规划、精准定位,统筹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切实搞好环境保护,推动城市绿色发展,塑造城市生态风貌,推广生态修复城市体检试点经验,着力打造特色生态文明城市。

整合区内优良资源,完善公共文化设施,挖掘春申文化、古郡文化、名舰文化、山水文化的特质,形成品牌特色,不断扩大“文化名区”影响力。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强化文物保护力度,重点保护江夏明楚王墓群、槐山矶驳岸、北伐阵亡将士纪念陵园、湖泗窑址群等文物遗迹,不断创新和完善文物保护利用新模式,坚持文物遗迹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相结合、与城乡建设相结合、与遗址区环境改善相结合的理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保护、创新性发展,在传承弘扬中增强江夏文化底蕴、提升人文魅力,实现人文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有机融合。鼓励城市建筑设计传承创新,彰显中国建筑文化特色,丰富城市建设内涵,构筑江夏建筑特色。

三、不断改善营商环境,促进投资稳定增长

紧紧围绕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的目标,保持房地产投资的稳定增长,促进房地产业和全区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一是坚决贯彻不将房地产投资作为短期刺激经济增长的工具,把促进房地产投资作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支撑,切实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政府支持经济发展的政策,增强投资者对我区的信心,鼓励企业投资。二是强化部门协调联动,加强住建部门与发改、自然资源规划、统计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当好“店小二”,为企业提供更快、更多、更好的服务,营造风清气正的亲商友商环境,吸引企业增加投资。三是以大企业、大项目为抓手,做好服务和管理工作,带动房地产业投资增长。四是为企业合法合规融资提供服务,降低融资成本,挖掘融资潜力。五是大力推进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建立健全项目实时动态跟踪机制,加强项目督导。六是完善预售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分类分级监管,降低优质守信企业运营成本,支持优质守信企业加快项目建设和增加开发投资。

附件

附件1:江夏区住房保障与城乡建设发展“十三五”规划完成情况表

一、住房保障发展“十三五”规划指标完成情况对照表

表A.1.1江夏区住房保障发展“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类别

计划指标

完成情况

完成率

住房保障面积标准

人均建筑面积16平方米

已完成

100%

住房保障覆盖面

7%

8.86%

126.57%

新建保障性住房

套数(套)

8723

8612

98.73%

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61.96

81.61

131.71%

建设资金(亿元)

37.59

-

-

土地供应面积(公顷)

24.78

-

-

住房补贴

新增户数(户)

500

190

38.00%

累计补贴资金总额(万元)

1026.35

473.38

46.12%

说明:“十三五”期间,江夏区新增住房补贴户数和累计补贴资金总额均未达到规划目标任务,主要原因是:第一,“十三五”期间我区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得到迅速和普遍提高,同时我区精准扶贫工作成效显著,极大地提高了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导致符合廉租住房保障准入条件的家庭数量不断减少,这不仅直接导致了申请住房补贴户数的逐年减少,还带来了部分原享受住房补贴的家庭由于收入提高不再符合保障条件而退出。第二,“十三五”期间我区棚户区工作取得新的重大突破,棚改区原享受住房保障的家庭因为棚改而大大提高了住房水平,因而退出了住房保障。第三,2017年底开始武汉市中心城区所有取得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资格的家庭均可申请货币化安置,而作为新城区的江夏区,未纳入该政策的实施范围,这也导致了我区新增住房补贴户数和累计补贴资金总额不及预期。虽然补贴户数和补贴金额未及规划目标任务,但实际上应保尽保的总目标已经实现。

二、城乡建设“十三五”规划指标完成情况对照表

表A.1.2 江夏城乡建设“十三五”计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类别

计划指标

完成情况

完成率

评估结论

重点工程项目

重点工程项目规划投资(亿元)

325.3

341.06

104.84%

好于预期

综合管廊

综合管廊建设总长度(公里)

50

50

100%

达到预期

综合管廊建设总投资(亿元)

50

-

-

-

绿化

核心区绿化总面积(万平方米)

1470

-

-

-

核心区人均绿化面积(平方米)

>10

15

150%

好于预期

核心区绿地率

>35%

43%

122.86%

好于预期

路灯

路灯设施完好率

100%

100%

100%

达到预期

路灯亮化率

95%

99%

104.21%

好于预期

房地产业

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

461.65

666.73

144.52%

好于预期

商品房销售面积(万㎡)

900

1068.48

118.72%

好于预期

单套建筑面积在90㎡以内的商品住房占比

>70%

14.71%

应调整规划

指标

/

人均住宅面积(㎡)

>30

-

-

-

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

>80%

100%

125%

好于预期

城镇化

总人口(万)

100

96.2

96.2%

未达预期

城镇人口(万)

70

53.29

76.13%

未达预期

城镇化率

70%

60.67%

86.67%

未达预期

说明:①2016-2020年,江夏区城乡建设重点项目累计完成项目计划投资341.06亿元(未包含旧城改造与房地产开发),达到调整后规划总投资325.3亿元(除开房地产开发)的104.84%,克服了疫情的不利影响,顺利达成目标;

②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6%,完成“十三五”规划核心区绿地率大于35%的目标;

③路灯亮化率达到99%,路灯设施完好率达到100%;

④城镇化完成情况为2020年数据。城镇化率低于预期目标,提示在将来一段时间,必须要加大力度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发展激活经济,振兴消费,引导人口向城市核心区聚集。

附件2:江夏区住房与城乡建设事业“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设置表

表A.2.1 江夏区住房与城乡建设事业“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

指标

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现状指标值

(2020年)

指标

属性

“十四五”规划目标

备注

2025年

预期值

“十四五”累计数


房地产

市场

房地产开发投资额

亿元

666.73**

预期性

-

≥700


租赁住房供应

套(间)

-

预期性

-

≥12000


住房保障

新提供各类住房保障

套(间)

8612**

预期性

-

11000

保障性拆迁安置住房0.6万套(户),建设筹集公共租赁住房及共有产权保障性住房0.4万套,实施公共租赁住房货币化保障0.1万套(间)。

旧城改造

改造项目

-

预期性

-

15


老旧小区改造

改造项目

86**

预期性

-

36


物业管理

住宅小区业主满意度指数

%

80.4*

预期性

-

81


新建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覆盖率

%

-

约束性

-

100%


建筑业

建筑业总产值

亿元

302.9

预期性

500

-


城建投资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规划投资

亿元

341.06**

预期性

-

734.54


城镇化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60.67

预期性

>60.67

-


综合管廊

综合管廊建设总长度

公里

50**

预期性

-

45


海绵城市

建成区海绵城市面积占比

%

-

预期性

50



村镇建设

村镇建设项目总投资

亿元

-

预期性

-

108.99


人防

新增人防面积(城区)

万平方米

9.8302

预期性

3.5

22.5


路灯

路灯设施完好率

-

100%

约束性

100%

-


路灯亮化率

-

95%

约束性

99%

-


*为2019年数据;**为“十三五”期间合计数。

附件3:江夏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库

  1. 江夏区“十四五”期间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库

表A.3.1 江夏区“十四五”期间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库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性质

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法人

建设地点

总投

资额

(亿元)

计划年度完成投资额(亿元)

计划开工时间

计划竣工时间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一、城市骨架路网建设

140.74








1

武昌大道一期(洪山区界-谭鑫培路)工程

前期

城市快速路,全长8.45km,红线宽度50m。建设内容:道路、高架桥梁、综合管廊、排水、交通、照明、绿化工程

区住建局

纸坊街道

62

13.80

12

11.52

13.86

10.82

2021年

2025年

2

武昌大道二期(谭鑫培路-新南环)工程

策划

城市快速路,全长8.5km,红线宽度50m。建设内容:道路、高架桥梁、综合管廊、排水、交通、照明、绿化工程

区住建局

纸坊街道

48

9.62

8.64

9.12

10.11

10.51

2021年

2025年

3

谭鑫培路东延线(阳光大道-庙山大道)工程

前期

城市主干路,全长3.5km,红线宽度50m。建设内容:道路、排水、交通、照明、绿化工程

区住建局

庙山

4.5

1.16

1.09

1.28

0.97


2021年

2024年

4

江夏大道南延线工程

策划

本项目建设标准为一级公路兼顾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道路红线宽40米,双向6车道,路线长约6.932公里,占地522亩。本工程内容主要包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交叉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安全设施及绿化工程等。预留给水工程、燃气工程管道位置及过路通道

区城投

纸坊街道

12

2

3

3

3

1

2021年10月

2025年10月

5

江花大道南延长线工程

策划

主要建设内容:长1100米,宽40米

区城投

纸坊街江花大道

3.50

1

1.5

1



2021年11月

2023年11月

6

江夏大道(阳光大道-向阳二路)改扩建工程

策划

全长1.98km,红线宽度50m,主干路。工程内容:道路、排水、交通、照明、绿化工程

经开区

经开区

2.37



1.12

0.75


2023年

2024年

7

江夏区胜利大道一期(青龙南路-新南环线)新建工程

在建

全线长2.034km,规划红线30-40m,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桥梁工程,电力工程等

纸坊街

纸坊街胜利村

0.8






2020年6月

2022年1月

8

翁茂大道(青龙南路-新南环)新建工程

策划

全长3.22km,红线宽度40m,次干路。打通新的南北向通道,工程内容:道路、桥梁、排水、交通、照明、绿化工程

纸坊街

纸坊街

5.40



2.16

1.62

1.62

2023年

2025年

9

汤逊湖大桥项目

策划

道路长1081米,宽30米,其中桥长810米,宽30米

区城投

汤逊湖

2.17






2022年4月

2025年4月

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316.80








10

武汉市江夏区空轨示范线建设工程

策划

本项目起于庙山大道幸福社区由东向西,终点武昌大道东侧北华街路口,全长7.3公里,设站7座

区交通局

纸坊街道

16.8

0.8

6

6

4


2021年7月

2024年7月

11

轨道交通8号线南延线建设工程

策划

轨道交通8号线在我区向南延伸

区住建局

大桥产业园

100








12

轨道交通9号线建设工程

策划

我区轨道交通9号线建设

区住建局

庙山产业园、五里界

200








三、断头路及微循环路网建设

10.17








13

海康路(武昌大道-胜利大道)新建工程

在建

路线全长1.861km,规划红线宽30m.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涵洞工程,排水工程,电路工程等

纸坊街

纸坊街道

1.50

0.65





2020年5月

2021年

14

海康南路(武昌大道-胜利大道)新建工程

前期

实施长度1.559KM,规划红线宽30m,道路工程,电力工程,通信工程,绿化工程等

纸坊街

纸坊街道

0.84


0.63

0.21



2022年2月

2023年

15

吉星渠路(青龙南路-海康南路)新建工程

前期

线路全长673m,实施长度546m,规划红线宽30m,道路工程,涵洞工程,交通工程等

纸坊街

纸坊街道

0.58

0.36

0.19




2020年11月

2022年

16

宁港路(青龙南路-海康南路)新建工程

前期

实施长度609m,规划红线宽度30m,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排水工程,电力工程等

纸坊街

纸坊街道

0.50






2024年

2025年

17

海康中路(青龙南路-海康南路)新建工程

在建

全线长706m,实施长度582m规划红线宽30m,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排水工程。电力工程等

纸坊街

纸坊街道

0.22






2020年5月

2021年

18

海康场地平整工程(一期)

在建

竖向土石方填筑工程,池塘清淤等工程

纸坊街

纸坊街道

1.29

0.49





2020年5月

2021年

19

齐心商务区规划一路(新街-江花大道)

策划

全长0.38km,红线宽度25m,支路。打通断头路,工程内容:道路、排水、交通、照明、绿化工程

纸坊街

纸坊街道

0.24



0.14

0.10


2023年

2024年

20

齐心商务区规划二路(新街-江花大道)

策划

全长0.32km,红线宽度25m,支路。打通断头路,工程内容:道路、排水、交通、照明、绿化工程

纸坊街

纸坊街道

0.20



0.12

0.08


2023年

2024年

21

齐心商务区规划三路(北华街-规划二路)

策划

全长0.37km,红线宽度20m,支路。打通断头路,工程内容:道路、排水、交通、照明、绿化工程

纸坊街

纸坊街道

0.19



0.11

0.08


2023年

2024年

22

中兴街西延线

(八分山路-复江道)

策划

全长1.04km,红线宽度20m,支路。打通断头路,工程内容:道路、排水、交通、照明、绿化工程

纸坊街

纸坊街道

0.53




0.32

0.21

2024年

2025年

23

兴苑街(熊廷弼路-纸坊大街)

策划

全长0.94km,红线宽度20m,支路。打通断头路,工程内容:道路、排水、交通、照明、绿化工程

纸坊街

纸坊街道

0.47

0.28

0.19




2021年

2022年

24

弘志街(古驿道-文化大道)

策划

全长0.46km,红线宽度20m,支路。打通断头路,工程内容:道路、排水、交通、照明、绿化工程

纸坊街

纸坊街道

0.23

0.14

0.09




2021年

2022年

25

新北街(北华街-熊廷弼街)

策划

全长0.72km,红线宽度15m,支路。打通断头路,工程内容:道路、排水、交通、照明、绿化工程

纸坊街

纸坊街道

0.27

0.16

0.11




2021年

2022年

26

烽台巷(文化大道-江夏大道)

策划

全长0.81km,红线宽度15m,支路。打通断头路,工程内容:道路、排水、交通、照明、绿化工程

纸坊街

纸坊街道

0.31

0.19

0.12




2021年

2022年

27

古驿横路(复江道-古驿道)

前期

全长292m,宽15m。城市支路

区住建局

纸坊街

0.14


0.14




2022年4月

2022年9月

28

江夏阳光路前期(凤凰路-新街)

前期

全长418m,宽15m。城市支路

区住建局

纸坊街

0.26


0.26




2022年4月

2022年9月

29

江夏区文化大道跨纸坊大街高架桥连接线工程

策划

新建两条匝道桥,地面道路改造,匝道桥总长约1.4公里

区住建局

纸坊街

2.40








四、公共停车场及其他公用设施建设

79.10








30

9603厂旁大型货运停车场建设工程

前期

198亩,大货运地上停车场

区住建局

纸坊街道

1.10

0.62

0.48




2021年

2022年

31

江夏区-中地下停车场建设工程

策划

6.5亩,小汽车地下停车场

区住建局

纸坊街道

0.23


0.11

0.12



2022年

2023年

32

江夏市民休闲中心地下停车场建设工程

策划

18.5亩,小汽车地下停车场

区住建局

纸坊街道

0.65


0.33

0.32



2022年

2023年

33

世纪广场地下停车场建设工程

策划

16.5亩,小汽车地下停车场

区住建局

纸坊街道

0.58


0.23

0.35



2022年

2023年

34

纸坊东公交停车场建设工程

前期

总建筑面积2046㎡,建筑物单体建设,包括:抢修车间1416㎡,综合调度楼512.8㎡,配电房60.64㎡,门房56.56㎡;配套建设供配电、给排水、绿化、消防、照明等设施。

纸坊街

纸坊街道

0.28


0.14

0.14



2022年2月

2023年

35

武汉市江夏区27号线北华街地铁站P+R智能立体停车场

在建

新建机械式立体车库,占地面积1258平方米,层数为地上11层,高33米,设计两套停车系统,共234个停车泊位。

武汉祥兴散热器有限公司

纸坊街道

0.40

0.30





2020年7月

2021年12月

36

金港铁路货场及配套建设工程

策划

主要建设内容:货场及配套

江夏城投

大桥-金港

5

1

2

2



2021年11月

2023年11月

37

纸坊文化路立体智能停车场建设工程

在建

拟建设停车位420个

江夏城投

纸坊街道

0.40

0.40





2020年9月

2021年12月

38

江夏区一中下穿通道工程

前期

城市人行地下通道,宽6m。建设内容:通道及附属工程

区住建局

纸坊街道

0.20



0.09

0.11


2023年

2024年

39

九全嘉人行天桥工程

前期

城市人行天桥,主跨30m,宽6m。建设内容:桥梁及附属工程

区住建局

纸坊街道

0.44



0.21

0.23


2023年

2024年

40

文化大道东湖学院人行天桥工程

前期

城市人行天桥,主跨30m,宽6m。建设内容:桥梁及附属工程

区住建局

纸坊街道

0.30



0.08

0.22


2023年

2024年

41

江夏纸坊城区交安设施改造提升工程

前期

对纸坊城区熊廷弼街、兴新街等共计15条道路的交安设施进行提档升级

区住建局

纸坊街道

0.12

0.05

0.07




2021年

2022年

42

纸坊全域智能网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示范项目(一期)

前期

纸坊35条道路形成智能网联全域覆盖,道路全长55.39公里,共120个公交站,3233个路灯;在纸坊、大桥和庙山设置4000个收费路内停车泊位,七个公共活动及党政机关办公区域设置2080个场内收费站;在大花山户外运动中心、市民之家建设占地约500平方米的超级充电站,共设计1200个路面充电桩,在7处改造停车场设置7处充电桩群,共计624个停车场充电桩;在江夏区经发投办公建设项目监控运维中心。

区经发投

纸坊街道、大桥新区、庙山新区

6.40

1.80

2.10

1

1

0.50

2021年

2025年

43

纸坊全域智能网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示范项目(二期)及江夏区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策划

各街道及经开区范围内新基建项目建设(包括:智慧停车、智慧路灯、充电桩等)

区经发投

江夏全域

建成区

60






2023年

2025年

44

江夏区大型垃圾转运站建设项目

策划

为满足纸坊城区日益增加的垃圾转运需求,建议“十四五”期间重新选址新建一座日转运量600吨以上,并附带环卫车辆停保厂功能和湿垃圾处理功能的综合型环保垃圾(转运)处理中心。

区城管执法局

纸坊街道

3






2022年

2025年

五、生态环境整治与民生建设

82.27








45

纸坊城区三山公园项目

策划

主要建设内容:八分山、青龙山、花山公园

江夏城投

纸坊街道

30

3

8

8

8

3

2021年11月

2025年11月

46

完善提升纸坊30km环山路景观节点配套设施建设

策划

1.对纸坊东林村进出环山路路口处进行功能提升和景观打造

2.对城际铁路桥处水杉林片区进行景观打造和提升

3.在全线增设景观赏花带(以自然朴素的野花组合为主,做到四季有花)

4.完善全线功能性设施(增设休息亭和坐凳、导路牌等)

5.对重要进出口及部分景观节点进行提升改造

区住建局

纸坊街道

0.50






2021年2月

2025年

47

纸坊城区慢行品质提升工程

策划

对纸坊城区10.6 k㎡范围内慢行交通进行改造提升

区住建局

纸坊街道

4.57






2022年10月

2025年12月

48

谭鑫培路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及同步道路提升改造工程

前期

综合管廊本体及其配电、通风、给排水、照明、消防、监控系统等以及道路同步提升改造,管廊全长6.25km,道路全长2.48公里。

江夏农业集团有限公司

纸坊街道

26.62

6.14

10.63

9.85



2021年

2023年

49

纸坊八分山路改扩建工程

策划

城市支路,全长2.2km,红线宽度20m。建设内容:道路、排水、交通、照明、绿化工程

区住建局

纸坊街道

1.10

0.31

0.29

0.25

0.25




50

纸坊城区道路维修整治工程

前期

对纸坊城区主次干道道路进行维修整治、提档升级

区住建局

纸坊街道

0.72

0.12

0.15

0.15

0.15

0.15

2021年

2025年

51

青龙山绿道建设工程

前期

城市绿道,全长1.8km,红线宽度3m。建设内容:道路、排水、停车场、交通、照明、绿化工程

区住建局

纸坊街道

0.15

0.07

0.08




2021年

2022年

52

青龙南路改造提升工程

前期

东起青龙路与胜利大道交叉口,西起纸贺公路全长1.91km,拟对现状道路进行提升改造

区住建局

纸坊街道

0.32


0.32




2022年6月

2022年12月

53

兴苑街(北华路-纸坊大街)排水管道工程

策划

新建d2000~BH=3.5*2.0m雨水管道,管道全长约1.65km

纸坊街道办事处

纸坊街道

0.80

0.6

0.2




2021年6月

2022年3月

54

宁港污水提升泵站建设工程

策划

新建污水提升泵站一座;

规模:0.19m3s

纸坊街道办事处

纸坊街道

0.20




0.2


2024年2月

2024年12月

55

规划污水提升泵站建设工程

策划

新建污水提升泵站一座;

规模:0.04m3s

纸坊街道办事处

纸坊街道

0.05





0.05

2025年2月

2025年12月

56

水利设施建设工程

策划

1,东方村3公里供水管道改造、增压计划投资0.03亿元

2,林港村6公里港渠清淤、渠坝修复计划投资0.12亿元

纸坊街

纸坊街道

0.15

0.03

0.03

0.03

0.04

0.02

2021年

2025年

57

江夏大道(兴新街-沙羡街)雨水管网改造工程

前期

新建箱涵684m,雨水管道146m,污水管道192m。

江夏区水务和湖泊局

纸坊街道

0.32

0.10

0.07




2020年10月

2022年06月

58

江夏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之纸坊城区配套污水收集管网(一期)工程

前期

在纸坊城区内新建长度约10km的污水管道,改造雨污水管道混错接约200处,修复管网约30处。

中信清水入江(武汉)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纸坊街道

3.35

1.00

1.00

0.77



2020年10月

2023年10月

59

江夏区渍水点改造工程

策划

江夏区15个渍水点改造,新建6处渍水点监测

江夏区水务和湖泊局

纸坊街道

0.61

0.35

0.26




2021年1月

2022年12月

60

纸金公路给水管网改造工程

前期

拟沿纸金公路(龙床矶水厂—郑店加压站)新建DN1200球墨铸铁管14.8KM

区水务总公司

郑店街 金口街

1.39

1.39





2021年4月

2021年12月

61

纸坊街给水管网改造工程

前期

新建DN800球墨铸铁管2.1KM;新建DN600球墨铸铁管2.2KM;新建DN600球墨铸铁管2.6KM;新建DN400球墨铸铁管2.8KM;新建DN600球墨铸铁管3.5KM

区水务总公司

纸坊街道

1.01


1.01




2022年1月

2022年12月

62

武昌大道(二道口-谭鑫培)给水管道改造工程

策划

DN800—1000球墨铸铁管,7000m

区水务总公司

纸坊街道

0.70



0.70



2023年1月

2023年12月

63

青龙南路(纸贺路-天子山大道)给水管道改造工程

策划

DN400球墨铸铁管,6600m;DN200球墨铸铁管,1600m

区水务总公司

纸坊街道

0.55



0.55



2023年1月

2023年12月

64

阳光大道(纺织大学-澳门山庄)给水管道改造工程

策划

DN1000球墨铸铁管,4920m;DN600球墨铸铁管,1630m

区水务总公司

江夏经济开发区

0.72




0.72


2024年1月

2024年12月

65

文化大道(金龙大街-联投龙湾)给水管道改造工程

策划

DN800球墨铸铁管,9500m

区水务总公司

江夏经济开发区

0.88





0.88

2024年12月

2025年12月

66

熊廷弼街(武昌大道-江夏大道)给水管道改造工程

策划

DN400球墨铸铁管,2300m

区水务总公司

纸坊街道

0.16


0.16




2022年3月

2022年12月

67

纸坊大街(三潭路口-林校)给水管道改造工程

策划

DN600球墨铸铁管,2600m;

区水务总公司

纸坊街道

0.22


0.22




2022年3月

2022年12月

68

纸坊城区36个老旧小区给水改造工程

策划

对26个老旧小区的供水问题进行改造,包括二次加压站设施和入户管道、水表闸阀等

区水务总公司

纸坊街道

0.70

0.36

0.17

0.17



2022年3月

2025年12月

69

熊廷弼路绿化提升工程

策划

区域绿化提升

区园林和林业局

纸坊街道

0.11

0.11





2021年1月

2021年12月

70

八分山生态旅游区工程

策划

项目总规划范围约14平方公里,包括整个八分山的山西,另外新增旅游服务中心、停车场及相关配套设施,森林旅游游览设施及高空体验项目。

武汉市江夏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大桥新区

4.00

2.50

0.90

0.20

0.20

0.20

2021年

2025年

71

郊野公园工程

策划

两个郊野公园,每个2000亩左右

区园林和林业局

纸坊街宁岗村

安山街安山村

0.60

0.20

0.10

0.10

0.10

0.10

2021年

2025年

72

口袋公园建设工程

策划

建设20个口袋公园

区园林和林业局

纸坊街道

0.20

0.04

0.04

0.04

0.04

0.04

2021年1月

2025年12月

73

道路、隙地绿化喷滴灌系统建设工程

策划

在文化大道、金龙大街安装喷滴灌系统

区园林和林业局

文化大道、金龙大街

0.18

0.08


0.10



2021年1月

2023年12月

74

新世纪广场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工程

策划

基础设施升级改造

区园林和林业局

纸坊街道

0.50

0.30

0.20




2021年1月

2022年12月

75

休闲中心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工程

策划

基础设施升级改造

区园林和林业局

纸坊街道

0.40

0.20

0.10

0.10



2021年1月

2023年12月

76

纸坊城区公园、道路、花坛补植补栽工程

策划

对纸坊城区公园、道路、花坛老化苗木进行更换补栽

区园林和林业局

纸坊街道

0.15

0.05

0.03

0.02

0.03

0.02

2021年1月

2025年12月

77

纸坊城区树穴池改造工程

策划

对纸坊城区公园、道路破损树穴池、硬覆盖进行更换

区园林和林业局

纸坊街道

0.12

0.03

0.03

0.02

0.02

0.02

2021年1月

2025年12月

78

纸坊城区绿化护栏设置工程

策划

纸坊城区道路花坛安装绿化隔离护栏

区园林和林业局

纸坊街道

0.10

0.04

0.03

0.03



2021年1月

2023年12月

79

江夏大道绿化提升工程

策划

区域绿化提升

区园林和林业局

纸坊街道

0.12

0.12





2021年1月

2021年12月

六、园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105.46








80

宁港工业园基础配套设施工程

策划

主要为基础设施建设,其中道路建设1.05亿元、场平0.42亿元、给水管线0.21亿元、强电铺设0.42亿元

纸坊街

纸坊街道

2.10

0.96

0.52

0.35

0.27


2021年6月

2024年12月

81

胜利产业园工程

前期

一、工业园区及其配套设施建设:1、场地平整。2、道路建设。3、配套出租公寓地块一。4、配套出租公寓地块二。5、污水处理站。6、吉星渠港。二、配套小镇及旅游度假区:1、基础配套。2、新建一座客运站。3、配套旅游度假区。三、电力配套:1、110千伏专变电力站修建。2、产业园电力迁改。

纸坊街

纸坊街道

24.06

5

4

3

4

2.06

2020年5月

2025年

82

宁港休闲农业板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策划

1.市政道路建设计划投资5亿元

2.污水收集处理计划投资2亿元

3.公共停车场计划投资2亿元

4.村湾房屋立面改造计划投资1亿元

武汉夏源新城

投资有限公司

纸坊街道

10.00

3.50

2.80

2.20

1

0.50

2021年

2025年

83

大健康产业园13条配套道路工程

在建

包括创源路、创意路、创慧路、创新路、东风路南段、科苑路、科成街、毓秀路、联合横路、联合纵路等

武汉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投资有限公司

郑店街

8.40

3.5

3.4




2020年

2022年10月

84

武汉江夏经济开发区大花山二期西片(大健康产业园)道路及市政配套工程

前期

二号路,道路全长3328.672m,道路红线宽20m;五号路西段,道路全长1408.75m,道路红线宽3020m;六号路西段,道路全长1811.898m,道路红线宽20m;七号路西段,道路全长3819.617m,道路红线宽3020m;八号路西段,道路全长2737.68m,道路红线宽20m;十一号路,道路全长261.98m,道路红线宽20m;十二号路,道路全长1016.901m,道路红线宽20m;十三号路,道路全长381.855m,道路红线宽20m。

经开区

大桥产业园

3.94

1.31

1.31

1.32



2021年

2023年

85

纸金路改造(青郑高速-武昌大道)工程

策划

长度10.5千米,宽度40米,双向6车道

郑店街

郑店街

22.52

11.26

11.26




2021年

2022年

86

大健康产业园山湖大道南片市政基础设施二期

策划

主要建设内容:道路总长度25KM,10条道路。

江夏城投

郑店街道

15.00

2

3

3

3

4

2021年11月

2025年11月

87

大健康产业园山湖大道中段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策划

主要建设内容:金龙大街至纸金公路

江夏城投

郑店街道

19.44

5

8

6.44



2021年11月

2023年11月

合计

734.54








  1. 江夏区“十四五”期间村镇公用基础设施项目库

表A.3.2 江夏区“十四五”期间村镇公用基础设施项目库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性质

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法人

建设地点

总投资额(亿元)

计划年度完成投资额(亿元)

计划开工时间

计划竣工时间

备注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一、乌龙泉街

34.985









1

纸贺路改造

在建

纸贺路因年久失修,路面多处严重破损,给过往车辆及行人带来不便,存在极大安全隐患。需对纸贺路进行改造。

乌龙泉街

乌龙泉街

2.40









2

闵杨路提档升级

策划

闵杨路提档升级:闵杨路为江夏区东西贯通重要通道,需对道路、沿途涵洞加宽提升。

乌龙泉街

乌龙泉街

5.00









3

乌勤路改道及提档升级

策划

乌勤路改道及提档升级:借用武广铁路涵洞,对接乌段路,道路延伸至勤劳村湛家咀湾,连接规划中的梁子湖绿道

乌龙泉街

乌龙泉街

20.00









4

公共停车设施

策划

乌龙泉和土地堂各新建停车场

乌龙泉街

乌龙泉街

0.20









5

乌龙泉街道跨京广铁路及乌段路的危桥维修

策划

乌龙泉街道跨京广铁路及乌段路的危桥维修:该桥建立至今,其间未对该桥梁进行维修加固措施,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故规划开展新建或改造加宽加固工作。

乌龙泉街

乌龙泉街

5.00









6

乌龙泉和土地堂各新建停车场

策划

乌龙泉和土地堂各新建停车场

乌龙泉街

乌龙泉街

0.80


0.20

0.60



2022年

2023年


7

污水处理厂的完善及管网配套工程

策划

污水处理厂的完善及管网配套工程

乌龙泉街

乌龙泉街

0.756


0.10

0.656



2022年

2023年


8

土地堂港整治

策划

土地堂港的整治

乌龙泉街

乌龙泉街

0.50


0.50




2022年

2022年


9

乌龙泉街道山泉路沿线及周边道路改造工程

改建

项目分布主要集中在镇区西片区,包括富民路、山泉东路、乌龙路、矿山东路-矿山西路共4条道路的改造提升;山泉东路停车场、矿山东路停车场、幸福路停车场共3个停车场的改造;上门塘湾道路改造及环境提升;街道办北侧道路拓宽。


乌龙泉街

0.289



0.289



2023年

2023年


10

乌龙泉新建村道路改造工程

改建

道路拓宽、刷黑、亮化、绿化


乌龙泉街

0.04



0.04



2023年

2023年


二、五里界街

21.955









11

五里界特色道路建设

前期

五里界街范围内的市政道路、村间交通欠发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村湾拓宽通村公路,修建环梁子湖旅游公路、慢行内环、旅游外环线等道路

五里界街

五里界街

17.00

1

3

3

5

5

2021年

2025年


12

五湖线改造

在建

道路扩宽刷黑

五里界街

五里界街

0.20

0.10

0.10




2021年

2022年


13

五里界社会车辆公共停车场

策划

建设1个可以容纳300辆社会车辆停车的停车场,建设2-3个分别可以容纳100辆社会车辆停车的公共停车场

五里界街

五里界街

0.40


0.10

0.20

0.10


2022年

2024年


14

五里界集镇、村湾雨水、污水管网升级

策划

五里界集镇、村湾的雨水、污水管网的完善与配套

五里界街

五里界街

1.20

0.2

0.30

0.30

0.20

0.20

2021年

2025年


15

生态廊道雨水收集工程

策划

新建生态廊道雨水收集工程,建设规模b*h=500*600,长10KM

五里界街

五里界街

0.65


0.35

0.30



2022年

2023年


16

舒谢湾及周边环境治理

策划

村湾道路、栈道、凉亭

五里界街

群益村

0.30









17

王木匠湾基础设施建设

策划

道路刷黑、雨污管网、绿化景观、休闲广场

五里界街

孙家店村

0.05









18

锦绣村九组大洪湾基础设施建设

策划

道路刷黑、池塘清淤维修、道路建设、路灯

五里界街

锦绣村

0.03









19

锦绣新村至周邓王基础设施建设

策划

锦绣新村至周邓王路刷黑

五里界街

锦绣村

0.013









20

锦绣村委会至泉井刘湾道路

策划

断头路连接

五里界街

锦绣村

8.00









21

下吐库咀湾基础设施建设

策划

村湾道路、绿化景观、休闲广场、路灯安装、停车场

五里界街

李家店村

0.038









22

倪罗湾村改造

策划

村湾道路、雨污管网、绿化景观、休闲广场、路灯安装、停车场

五里界街

童周岭村

0.03









23

胡张畈基础设施建设

策划

道路刷黑、雨污管网、绿化景观、休闲广场

五里界街

孙家店村

0.04









24

集镇道路维修

策划

道路维修

五里界街

街道办事处

0.03









25

叶铁咀湾基础设施建设

策划

村湾道路、绿化景观、休闲广场、路灯安装、停车场

五里界街

李家店村

0.035









26

上下叶家咀湾基础设施建设

策划

道路刷黑、雨污管网、绿化景观、休闲广场

五里界街

孙家店村

0.05









27

锦绣新村基础设施建设

策划

锦绣新村绿化景观、文化休闲广场

五里界街

锦绣村

0.05









28

锦绣村八组大章湾基础设施建设

策划

道路刷黑、休闲广场

五里界街

锦绣村

0.03









29

程家坊至幸福港道路建设

策划

道路建设

五里界街

锦绣村

0.03









30

大余湾基础设施建设

策划

村湾道路、绿化景观、休闲广场、路灯安装、停车场

五里界街

李家店村

0.036









31

前后胡湾基础设施建设

策划

道路刷黑、雨污管网、绿化景观、休闲广场

五里界街

孙家店村

0.02









32

小章湾基础设施建设

策划

村湾道路、绿化景观、休闲广场、路灯安装、停车场

五里界街

李家店村

0.028









33

叶家湾基础设施建设

策划

村湾道路、绿化景观、休闲广场、路灯安装、停车场

五里界街

李家店村

0.026









34

项田湾基础设施建设

策划

道路刷黑、雨污管网、绿化景观、休闲广场

五里界街

孙家店村

0.02









35

庙咀湾基础设施建设

策划

村湾道路、绿化景观、休闲广场、路灯安装、停车场

五里界街

李家店村

0.022









36

曹家院湾基础设施建设

策划

村湾道路、绿化景观、休闲广场、路灯安装、停车场

五里界街

李家店村

0.023









37

花界路(麦芽湖大桥—锦绣大道)道路及市政配套工程

策划

道路红线宽40m,全长668.22m,现状道路增加人行道、道路刷黑、道路照明、绿化等内容。

五里界街

五里界街

0.175


0.175




2022年

2022年


38

锦五路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

策划

道路基础设施改造

五里界街

五里界街

0.225


0.225




2022年

2022年


39

界兴路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

策划

主街管线整治,交通整治,铺装、绿化整治,公共设施整治。

五里界街

五里界街

0.124


0.124




2022年

2022年


40

五里界街道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

策划

界兴路店招整治,新建大方符合板店招169块,总计1299㎡;界南路道路硬化及刷黑总计3000㎡,新建人行道900㎡,绿化改造3500㎡;五里路道路交通改造,新建花箱90个,非机动车架15座,文化宣传栏6个;界兴路入口景观节点改造,新铺装225㎡,绿化3150㎡。

五里界街

五里界街

0.051


0.051




2022年

2022年


41

安防路

新建

0.5公里15m红线支路新建工程

五里界街

五里界街

0.24



0.24



2023年

2023年


42

花界路休闲公园

新建

建设5.65公顷居民休闲广场

五里界街

五里界街

0.24



0.24



2023年

2023年


43

五里界街童周岭村倪罗湾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改造

路面刷黑350m、路面破除恢复50㎡、led太阳能路灯15盏、排水沟530m、绿化景观1300㎡、广场1个共800㎡、公厕1座。

五里界街

五里界街

0.011



0.011



2023年

2023年


44

五里界街群益村邱家湾片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改造

路面刷黑2000m,加宽3800㎡、路面破除恢复5850㎡、led太阳能路灯130盏、绿化景观9000㎡。

五里界街

五里界街

0.03



0.03



2023年

2023年


45

文五路

新建

0.5公里15m红线次干路新建工程

五里界街

五里界街

0.24




0.24


2024年

2024年


46

花锦路

新建

0.4公里15m红线次干路新建工程

五里界街

五里界街

0.192




0.192


2024年

2024年


47

泉井刘湾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改造

路面刷黑1500m、路面破除恢复500㎡、led太阳能路灯50盏、排水沟3000m、绿化景观5000㎡、广场1个共800㎡。

五里界街

五里界街

0.03




0.03


2024年

2024年


48

大章湾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改造

路面刷黑1000m、路面破除恢复400㎡、led太阳能路灯30盏、排水沟2000m、绿化景观3000㎡、广场1个共500㎡。

五里界街

五里界街

0.02




0.02


2024年

2024年


49

五里界街孙家店村王木匠湾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改造

路面刷黑1400m、路面破除恢复2000㎡、排水沟3000m、绿化景观500㎡、广场1个共800㎡。

五里界街

五里界街

0.018




0.018


2024年

2024年


三、金水街办事处

0.569









50

长兴路(金康路-武汉民生包装厂)道路及市政配套工程

策划

总用地面积3723.37平方米。

金水办事处

金水办事处

0.10


0.07

0.03



2022年

2023年


51

金水公共汽车停车场项目

策划

总占地面积2.075万平方米,需求投资3000万元。其中,停车场地块占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一栋四层综合调度室指挥中心办公楼,占地面积75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3000平方米。

金水办事处

金水办事处

0.30


0.21

0.09



2022年

2023年


52

金水办事处擦亮小城镇综合环境整治工程

改建

道路及市政改造

金水办事处

金水办事处

0.169


0.169




2022年

2022年


四、湖泗街

6.782









53

古窑大道建设项目

策划

从天子山大道连接湖舒线

湖泗街

湖泗街

0.80



0.40

0.40


2023年3月

2024年11月


54

湖泗集镇小型公共停车场建设工程

策划

三处共150台小车停车位建设

湖泗街

湖泗街

0.03

0.03





2020年10月

2021年6月


55

五条通村公路绿化亮化

策划

五条通村公路绿化亮化

湖泗街

湖泗街

0.50


0.50




2022年9月

2022年12月


56

石山防火通道建设项目

策划

石山防火通道建设项目

湖泗街

湖泗街

0.10

0.10





2021年4月

2021年10月


57

港堤路拓宽工程

策划

道路拓宽,提档升级

湖泗街

湖泗街

0.11

0.11





2021年9月

2021年12月


58

海洋美丽村湾建设项目

前期

铺道路沥青,安装路灯,沟渠硬化,行道树、绿化带,村湾整治

湖泗街

湖泗街

0.15

0.05





2020年1月

2021年2月


59

环湖休闲步道

策划

新建环湖休闲步道9.58公里

湖泗街

湖泗街

0.20



0.20



2023年4月

2023年1月


60

安洋路南延伸建设项目

策划

建设约3.2千米的道路及配套

湖泗街

湖泗街

0.20

0.20





2021年5月

2021年12月


61

湖泗港改造工程

策划

对湖泗港、东撇港进行综合改造

湖泗街

湖泗街

0.10

0.08

0.02




2021年9月

2022年4月


62

村湾环境整治工程

策划

非撤并村湾环境整治工程

湖泗街

湖泗街

3.00

0.60

0.60

0.60

0.60

0.60

2021年3月

2025年12月


63

石山健身步道

策划

石山健身步道

湖泗街

湖泗街

0.20


0.20




2022年3月

2022年9月


64

湖泗集镇住宅小区基础设施建设

策划

建设完善湖泗集镇住宅小区基础设施

湖泗街

湖泗街

0.50


0.50




2022年3月

2022年1月


65

湖泗市民文化广场升级改造工程

策划

拆除进口处房屋建筑;新建绿化带、排水设施、文化休闲长廊,市民运动公园、临时停车场

湖泗街

湖泗街

0.085









66

集镇绿化提档升级

策划

集镇绿化提档升级

湖泗街

湖泗街

0.20









67

湖泗街道“擦亮小城镇"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

改造

项目范围覆盖整个镇区,建设规模约0.75平方公里。涉及福桥街、湖泗老街、南墩街、李粮街4条街道的改造提升;育才巷改造提升;农商行后侧停车场、湖泗老停车场两个停车场的改造;王家湾、李之一湾、胡宽湾入湾道路、小学东侧道路、七海水库周边道路、街道办东侧道路、北塘巷道路改造;粮油储备库、食品所、公共社区环境提档升级;垃圾中转站提档升级项目;新卫生院外围绿化;郑寅村新建公厕;镇区安防监控系统,合计12个项目。

湖泗街

湖泗街

0.298


0.298




2022年

2022年


68

湖泗街道办事处新安村下门倪湾村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新建

本项目对江夏区湖泗街新安村下门倪湾的人居环境进行整治。

湖泗街

湖泗街

0.019


0.019




2022年

2022年


69

湖泗街道海洋村(毛倪郑、杨由盅、熊海洋)基础配套设施工程

新建

道路、堰塘治理、景观绿化、照明、排水、桥梁工程等

湖泗街

湖泗街

0.29


0.29




2022年

2022年


五、舒安街

1.963









70

舒安集镇经二路建设工程

前期

本项目选址于舒安集镇西部,全长1039米,红线宽度22米。

舒安街

舒安街

0.30


0.30




2021年

2022年


71

舒安街村级道路提档升级工程

策划

本项目包括五官路4.2公里、五合路2.6公里、五木路1.71公里、五塘路3.05公里、五郝路4.13公里、五彭路0.6公里、分朱路4.3公里、五文路1.8公里等8条道路,提档升级后路面宽6米,加路基宽7米,刷黑。

舒安街

舒安街

0.28

0.08

0.05

0.05

0.05

0.05

2021年

2025年


72

舒安街环湖路建设工程

策划

沿梁子湖,从舒安街彭塘村到张塘村,建设65.7公里的沿湖公路

舒安街

舒安街

0.82



0.32

0.25

0.25

2023年

2025年


73

舒安集镇及周边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改造工程

策划

本项目选址于舒安集镇和周边村湾,拟对集镇现有公共基础设施进行综合改造,并对集镇周边的舒湾、安湾和八秀湾,实施综合整治。

舒安街

舒安街

0.24

0.24





2021年

2021年


74

舒安街道五里墩街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改造工程

前期

本项目拟对五里墩街主路进行人行道、绿化以及排水工程进行改造,改造路段全长746米。对五里墩支路路面、绿化及亮化设施进行改造,改造路段全长664米。

舒安街

舒安街

0.027

0.027





2021年

2021年


75

舒安街市民文化活动广场建设工程

策划

本项目选址于舒安社区广场,拟建设市民文化活动设施,宣传国家卫生乡镇创建成果,营造全民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的氛围。

舒安街

舒安街

0.036



0.036



2022年

2023年


76

舒安街舒安集镇基础设施提档升级项目

前期

1.安湾主路改造;2.舒安街集镇小游园;3.梅林街道路改造;4.景观塘改造;5.街道办事处南侧支路改造。

舒安街

舒安街

0.09


0.09




2022年

2022年


77

舒安街分水及陈大行集镇基础设施提档升级项目

策划

1.分水集镇主线改造全长625.30m;2.分水集镇A线改造全长298.83m;3.分水集镇B线改造全长396.63m;4.分水集镇C线改造全长425.84m;5.分水集镇D线改造全长76.23m;6.分水集镇E线改造全长109.41m;7.陈大行舒湖路(S123)东侧人行道拆除新建,人行道站石及树穴石统一更换为花岗岩材质;8.陈大行舒湖路(S123)东侧现状绿化带在现有基础上提升改造,补充花岗岩站石及灌木;9.陈大行道路交叉口处设置景观节点,改善道路环境;10.陈大行舒湖路(S123)新增道路照明设施。

舒安街

舒安街

0.0708


0.0708




2022年

2022年


78

舒安集镇停车场建设项目

策划

本项目选址于舒安藠头厂,位于梁湖路以西,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拟建设一处综合型停车场,用于停放货车、各类客车和小型汽车。

舒安街

舒安街

0.036



0.036



2023年

2023年


79

舒安社区市民文化活动广场

策划

本项目选址于舒安社区广场,拟建设市民文化活动设施,宣传国家卫生乡镇创建成果,营造全民健康氛围。

舒安街

舒安街

0.036



0.036



2023年

2023年


80

铜山村六组富民丰娱项目

改建

①1公里道路拓宽改造刷黑;②200米长,边坡10米的当家塘边坡硬化加固;③新建500㎡文化广场;④新建200立方米挡土墙;⑤新建500米导流渠;⑥1300㎡绿化提档升级(含200米绿道、文化墙、2座休憩亭)。

舒安街

舒安街

0.028



0.028



2023年

2023年


六、金口街

15.21









81

金口新城和金口古镇基础设施建设

策划

完善新城和古镇道路网

金口街

金口街

14.50

2.90

4.35

4.35

2.90


2021年

2024年


82

金水闸集镇环境整治

策划

道路涮黑、步砖铺设、绿化、太阳能路灯、文化墙、道路硬化、排水沟、围栏、清渣

金口街

金水闸集镇

0.18









83

永胜村还建点基础设施改建

策划

道路涮黑、步砖铺设、绿化、太阳能路灯、健身器材、文化墙、道路硬化、排水沟、围栏、清渣

金口街

永胜村

0.08









84

南岸口子镇基础设施改建

策划

道路涮黑、步砖铺设、绿化、太阳能路灯、健身器材、文化墙、道路硬化、排水沟、围栏、清渣

金口街

南岸集镇

0.15









85

长山集镇基础设施改造

策划

道路涮黑、步砖铺设、绿化、太阳能路灯、健身器材、文化墙、道路硬化、排水沟、围栏、清渣

金口街

长山集镇

0.12









86

姚湾、同升村基础设施改造

策划

道路涮黑、步砖铺设、绿化、太阳能路灯、健身器材、文化墙、道路硬化、排水沟、围栏、清渣

金口街

姚湾、同升村

0.06









87

金江小区、金岭小区基础设施改造

策划

道路涮黑、步砖铺设、绿化、太阳能路灯、健身器材、文化墙、道路硬化、排水沟、围栏、清渣

金口街

金江小区、金岭小区

0.12









七、法泗街

6.2435









88

怡山湾大道新建及改造工程

策划

连通高速连接线到怡山湾大道,并延伸怡山湾大道,成为集镇主干道

大路村

法泗街

2.03

0.03

0.20

0.80

0.80

0.20

2021年

2025年


89

生态停车场建设工程

前期

新建生态停车场2处,完善配套设施及绿化

法泗街

法泗街

0.1335

0.06

0.0735




2021年

2022年


90

集镇供水管网升级

策划

升级集镇进水主管网和接户管网

法泗街

法泗街

0.50

0.10

0.10

0.10

0.10

0.10

2021年

2025年


91

法泗派出所旁市政道路提档升级

策划

道路扩宽、道路两侧绿化、修建人行道

法泗街

法泗街

0.04









92

法泗横街市政配套工程

策划

对法泗横街进行市政升级改造,在法泗横街修建人行道,道路两旁安装路灯,道路两旁绿化

法泗街

法泗街

0.085









93

金水河岸人行栈道项目

策划

在金水河岸修建人行栈道,为周边群众提供休闲好去处,提升法泗街旅游形象

法泗街

法泗街

0.04









94

法泗小学西侧路

策划

怡山湾路西段到法泗正街道路建设

法泗街

法泗街

0.05









95

法泗农产品加工园区三纵一横路网建设工程

策划

怡山湾新农村马法路以北农产品加工园规划园区内交通路网建设

法泗街

法泗街

0.30









96

天齐巷提档升级项目

策划

道路扩宽、道路两侧绿化、修建人行道

法泗街

法泗街

0.10









97

集镇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策划

完善集镇道路、功能区域规划建设

法泗街

法泗街

2.00

0.05

0.45

0.50

0.50

0.50

2021年

2025年


98

金水河桥及配套道路建设

新建

向西延长怡山湾大道,跨金水河建设金水河大桥

法泗街

法泗街

0.965



0.965



2023年

2023年


八、安山街

2.436









99

道路提档升级

策划

完成村湾内50公里主干道拓宽至6米的提档升级工程

安山街

安山街

0.25

0.05

0.10

0.10



2021年

2023年


100

工业六路(兴安路-旺安路路)

策划

新建长约495米,道路红线宽度20米市政道路

安山街

安山农产品加工园

0.235









101

黄桔路(马法路-工业三路)

策划

新建长1940米,道路红线宽度30米市政道路

安山街

安山农产品加工园

0.87









102

工业三路(107国道-黄桔路)

策划

新建长890米,道路红线宽度30米市政道路

安山街

安山农产品加工园

0.4









103

旺安路(工业二路-工业三路)

策划

新建长530米,道路红线宽度30米市政道路

安山街

安山农产品加工园

0.24









104

旺安路(张兴路-工业一路

策划

新建长709米,道路红线宽度30米市政道路

安山街

安山农产品加工园

0.31









105

安山街“擦亮小城镇”镇区环境整治工程

新建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土方平整、景观绿化、水体治理、园内道路、给水系统、照明设施及生态停车场、公共卫生间和园林小品等。总用地面积为40094.47㎡,约合60.14亩。

安山街

安山街

0.131


0.131




2022年

2022年


九、郑店街道

0.235









106

郑店街黄金小区及周边综合环境整治工程

策划

黄金小区,新建停车位,路面修缮硬化,新建绿化等。

郑店街道

郑店街

0.045









107

郑店街段岭庙社区及周边综合环境整治工程

策划

段岭庙社区景观绿化等

郑店街道

郑店街

0.05









108

郑店街107国道沿线环境整治工程

策划

生态停车场一处,面积为16640平方米,景观绿地一处,面积为31100平方米,项目总面积为97340平方米。

郑店街道

郑店街

0.14









十、山坡街

8.165









109

江夏区南部交通枢纽中心

策划

征地35亩建设客运换乘站

区交通局

山坡街

0.80

0.80





2021年

2021年


110

山坡街星光大街二期工程

策划

修建星光大街至纸贺路段约2公里道路,连通107国道和纸贺路,建设内容包括道路、桥涵、交通、给排水、给水、照明、电力电信及绿化工程

山坡街

山坡街

1.00


0.60

0.40



2022年

2023年


111

山坡街山坡集镇污水收集支管网项目

策划

对集镇背街小巷污水支管网进行改造,新建DN300管网3641米,UPVC-100管网8754米

山坡街

山坡街

0.30









112

山坡自来水厂改造升级项目

策划

投入5000万元对山坡水厂进行扩建,提高供水能力,改善饮用水水质

区自来水公司

山坡街

0.50

0.50





2021年

2021年


113

山坡街保福、河垴、贺站集镇污水收集处理项目

策划

新建日处理能力为3000吨的污水处理厂,建设保福、河垴、贺站污水收集管网,确保集镇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山坡街

山坡街

1.50

1.00

0.50




2021年

2022年


114

山坡街乡村振兴示范带道路建设项目

策划

将光明茶产业园、砂糖橘基地和畔坡苑风景区等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连点成片,将道路拓宽至6m,安装太阳能路灯、提升绿化、布置景观,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

山坡街

山坡街

0.50

0.30

0.20




2021年

2022年


115

山坡街“一主三副”集镇升级改造项目

策划

对山坡、保福、贺站、河垴等四个集镇道路进行提档升级,实施道路绿化、路灯亮化、立面整治,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集镇面貌

山坡街

山坡街

1.50



0.80

0.70


2023年

2024年


116

山坡街道“擦亮小城镇”-贺站口子镇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

改建

新建生态停车场位于原贺站中学,在S314省道贺站段东侧,总面积约7427㎡;新建口袋公园位于S314省道贺站段西侧,东安街对面,项目占地面积约7000㎡;S314省道贺站段西接G107国道,东临武咸城际铁路,含省道北侧贺站小学入口处,全长650米;车站街改造全长250米;老街改造全长100米;东安街改造西接G107国道,东至贺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全长250米;和平街改造北接S314省道,南至东安街,全长1㎞;G107国道贺站段提档升级东接S314省道,南至武汉咸宁交接处,全长1.2㎞。

山坡街

山坡街

0.275


0.275




2022年

2022年


117

山坡街道“擦亮小城镇”-山坡集镇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

改建

1、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2、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3、房屋改造建设工程;4、集镇口袋公园建设;5、建设山坡生态停车场。

山坡街

山坡街

0.90



0.9



2023年

2023年


118

山坡街道“擦亮小城镇”-保福集镇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

改建

1、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2、建设保福生态停车场;3、房屋改造建设工程;4、集镇口袋公园建设。

山坡街

山坡街

0.35



0.35



2023年

2023年


119

山坡街道“擦亮小城镇”-河垴集镇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

改建

1、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2、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3、房屋改造建设工程。

山坡街

山坡街

0.25



0.25



2023年

2023年


120

山坡街光华村肖家畈湾美丽村湾环境整治工程

改建

通过对村湾进行道路、基础设施等全面改造,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湾

山坡街

山坡街

0.04



0.04



2023年

2023年


121

山坡街五里山村后湖董湾、陈董湾美丽村湾环境整治工程

改建

通过对村湾进行道路、基础设施等全面改造,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湾

山坡街

山坡街

0.13



0.13



2023年

2023年


122

山坡街光辉村周家谷湾美丽村湾环境整治工程

改建

通过对村湾进行道路、基础设施等全面改造,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湾

山坡街

山坡街

0.075




0.075


2024年

2024年


123

山坡街建国村万家垴湾美丽村湾环境整治工程

改建

通过对村湾进行道路、基础设施等全面改造,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湾

山坡街

山坡街

0.045




0.045


2024年

2024年


十一、梁子湖风景区管委会

0.1041









124

保福祠村菜董湾基础设施建设

策划

湾内道路硬化、挡土墙、排水沟、房前屋后硬化

梁子湖风景区管委会

保福祠村八组

0.0118









125

梁湖村美丽村湾建设

策划

硬化道路,村湾环境整治

梁子湖风景区管委会

梁湖村9组

0.02









126

保福祠村葛吕湾基础设施建设

策划

湾内道路硬化、挡土墙、排水沟、房前屋后硬化

梁子湖风景区管委会

保福祠村三组

68.00









127

梁湖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策划

硬化道路,村湾绿化整治

梁子湖风景区管委会

梁湖村7组

0.0165









128

保福祠村大屋左湾基础设施建设

策划

湾内道路硬化、房前屋后硬化

梁子湖风景区管委会

保福祠村六组

7.00









129

梁湖村新建通湾路建设

策划

长2000米,宽5米

梁子湖风景区管委会

梁湖村3组

4.00









130

保福祠村新屋董湾基础设施建设

策划

湾内道路硬化、挡土墙、排水沟、房前屋后硬化

梁子湖风景区管委会

保福祠村七组

0.0156









131

梁湖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策划

长2500米,宽3.5米,厚15厘米

梁子湖风景区管委会

梁湖村10组

0.0135









132

保福祠村洪喻家湾基础设施建设

策划

湾内道路硬化、挡土墙、排水沟、房前屋后硬化

梁子湖风景区管委会

保福祠村五组

89.00









十二、纸坊街

0.372









133

江夏区东林村美丽乡村建设及村道刷黑改造项目

新建

房屋外立面改造401户266栋、外立面改造总面积41649.54平方米,围墙(含大门)109米;种植苗木2800株、美化花坛400处,新建景观风车400平方米,新建沥青道路32383平方米,新建步道2440平方米,新建1座219平方米广场;整治堰塘3口,新建清水平台300米。


纸坊街

0.325


0.325




2022年

2022年


134

纸坊街城关村四、七队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新建

新建雨水管网689米,检查井17座、雨水口35座、道路破除恢复3104平方米,道路刷黑8804平方米


纸坊街

0.047


0.047




2022年

2022年


十三、各街道办事处

9.97









135

农村村庄生活污水治理

在建

1721个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终端及配套管网建设

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街道

相关街道

6.30

1.40

4.90




2018年

2022年


136

美丽乡村建设

策划

房屋外立面改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

各街道办事处

相关街道

3.67

0.98

0.50

0.61

0.72

0.86

2021年

2025年


合计

108.99









  1. 江夏区“十四五”期间房地产开发项目库

表A.3.3 江夏区“十四五”期间房地产开发项目库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建设主体

建设规模及内容

项目

状态

开工

时间

计划竣

工时间

预计

总投资

(亿元)

已完成投资

(亿元)

未完成投资

(亿元)

预计建筑面积

(万m2)

1

江夏区大桥新区豹山村082号地块

武汉金万置业有限公司

项目用地面积约6.5万㎡,总建筑面积26万㎡,住宅、商业、幼儿园及配套设施等

续建

2018.8

2021.12

21.10

11.30

9.80

26.00

2

天下青年城

武汉中百商业网点开发有限公司

建设以创新、创业空间、商业服务、特色餐饮、休闲娱乐、运动健身为主要业态的商业体

续建

2019.8

2023.8

15.00

0.88

14.12

10.12

3

武汉汇锦国际广场

武汉市汇锦置业发展有限公司

家具卖场、建材家居,占地240亩

续建

2017.1

2022.1

7.10

2.25

4.85

15.90

4

保利·和光晨樾

武汉南部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规划用地面积288.89亩,总建筑面积57万㎡,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2万

续建

2018.9

2021.12

22.91

7.90

15.01

57.00

5

龙湖江夏汇

武汉中好汇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用地面积为:32283.15平方米。新建三栋办公楼、一栋商业及地下室

续建

2019.6

2021.6

9.70

2.06

7.64

1.29

6

阳光100上东坊

武汉易海嘉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规划用地总面积125028㎡,总建筑面积354742㎡,其中地上239270㎡,地下115471㎡,总计容面积246270㎡

续建

2019

2023.5

2

7.44

12.56

35.47

7

华美时代研创空间项目

武汉华美时代技术有限公司

规划用地面积44.55亩,总建筑面积44550平方米

新开工

2020.4

2022.12

1.50


1.50

4.46

8

长城阳光创谷产业园(昕泰)项目

武汉昕泰有限公司

总面积220亩,建设总部、科研楼,办公楼

新开工

2020.4

2023.12

3


3


9

融创创谷中心

武汉融启臻远置业有限公司

商务办公总建筑面积13.26万平方米,商业总建筑面积6.14万平方米

新开工

2019.11

2022.11

15.52


15.52

19.40

10

德锐大厦

武汉经夏德锐房地产有限公司

建设以科技研发、设计咨询等为主的办公大楼

续建

2019.12

2022.3

4.03

1.05

2.98

5.97

11

金淮天地

湖北世纪东方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该项目由10栋小高层住宅、一栋裙商组成,A1、A2、A3、A4、A5、B1、B2、B3、B9、B10号楼住宅、1号商业

续建

2019.7

2022.11

12.01

5.03

6.98

6.84

12

观林坊

武汉市江夏城投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建设住宅、社区服务用房、配电房等

续建

2019.4

2021.4

7.50

7.07

0.43

8.24

13

武汉地产集团五里界项目

武汉泰恒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规划建筑面积为46556.54㎡,总投资89290万元,计划2018年12月开工,建设地点为江夏区五里界街毛家畈村

续建

2019.11

2021.8

8.92

2.05

6.87

11.90

14

武汉华晟乾茂黄家湖项目

武汉华晟乾茂置业有限公司

城镇住宅、商业及地下室

续建

2019.11

2022.3

45.00

6.36

38.64

22.25

15

保利军运城东区

武汉保利金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住宅及商业,幼儿园,中小学

续建

2017.5

2021.8

58.18

48.51

9.67

65.00

16

联投龙湾(二期A区)

武汉鸿信世纪置业有限公司

21栋高层住宅、1栋3层幼儿园以及1栋2层商业楼

续建

2014.4

2021.12

14.16

13.69

0.47

46.23

17

政和花园二期(B区)

武汉市江夏城投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建设住宅、商业、配套服务用房及道路、绿化、供配电、给排水、消防等设施

续建

2019.5

2021.4

14.16

10.95

3.21

9.43

18

武汉美的君兰半岛(一期)

武汉市鼎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净用地面积146297.8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1.8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28.85万平方米,商业0.97万平方米,中小学3.23万平方米,幼儿园3600平方米

续建

2019.1

2022.9

39.69

7.46

32.23

31.82

19

渔人码头三期

武汉宏景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高层住宅、配电房、门卫房。总用地面积为13717.61平方米,净用地面积为12643.8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53895.96平方米,计容总建筑面积为32874.04平方米。(以规划方案审定为准)

续建

2018.6

2022.6

0.71

0.31

0.41

5.39

20

融创城

武汉融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1、C1、C3、C4地块为二类居住用地,总建筑面积42.54万平方米;2、C2地块为公共交通场站用地,总建筑面积0.09万平方米;3、C5、C6地块为科研用地,总用地面积为217.11亩

续建

2019.8

2023.8

85.20

4.32

80.88

42.54

21

碧桂园天玺湾

武汉东湖科技创业农庄有限公司

总用地32319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17003.3平方米

续建

2017.4

2021.4

25.00

13.13

11.87

41.70

22

宝业德信

武汉宝业德信置业有限公司

房地产开发

续建

2019.12

2022.9

2

0.58

19.42

23.23

23

P(2019)162地块

武汉保平金丰置业有限公司

住宅、商业、相关配套、幼儿园及地下室等

前期

2020.7

2024.12

45.00

2.25

42.75

46.02

24

中锐滨湖尚城

武汉中锐置业有限公司

用地面积125.2亩,建设叠加洋房、小高层及高层、幼儿园、底商等社区配套

续建

2017.3

2021.3

24.50

16.14

8.36

24.19

25

云水居雅园

武汉云水居置业投资有限公司

计容建筑面积为55848.83平方米(含住宅、物业用房、社区服务用房、垃圾转让房、养老服务配套用房、消防控制室、配电房等),不计容地下室面积为19297.4平方米

续建

2019.4

2020.12

5.60

3.12

2.48

8.00

26

金水农场经济适用房项目

武汉金成置业有限公司

项目计划总投资2.24亿元,购置土地面积30703平方米,土地购置费827万元;规划住宅建筑面积106000平方米,入住总户数1181户,占住宅总建筑面积的100%,配套建设消防、供水、供电、道路、地上及地下停车场、绿化等设施

续建

2015.12

2021.11

2.24

0.66

1.58

8.34

27

龙苑澜岸三期

湖北房地产投资集团怡龙苑项目有限公司

1、住宅建筑面积263960平方米。2、商业及配套建筑面积13500平方米。3、幼儿园建筑面积2730平方米。4、社区用房、物业用房、配电室等建筑面积2190平方米。5、配套建设道路、绿化、给排水等

续建

2016.8

2021.6

2

15.31

4.69

28.06

28

齐心村谢家湾片区(汪家塝)棚户区改造项目

武汉鸿源锦置业有限公司

规划总用地面积为111528.14㎡,净用地面积为111528.14㎡,总建筑面积约为543043.4㎡,计容建筑面积389367.6㎡(含住宅、商业用房、幼儿园3600平方米,社区服务用房等)。(以规划审定为准)

续建

2018.7

2020.12

43.63

14.54

29.09

55.03

29

经发龙湖云山居

武汉市鑫呈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用地总面积9万㎡,居住容建筑面积14万㎡,商业建筑面积5万㎡

续建

2019.6

2021.5

21.30

7.86

13.44

19.42

30

武汉地产集团金口地块项目

武汉凌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房地产开发与销售

续建

2019.4

2020.6

4.94

1.64

3.30

10.59

31

武汉恒大科技旅游城项目7、8、10#

武汉巴登城投资有限公司

主要建设酒店、商业及其他配套等

续建

2020.7

2023.7

55.00

1.44

53.56

62.07

32

杉荷湾

武汉大都天晟置业有限公司

总建筑面积21万㎡商品房及公共配套设施,房地产开发与销售

续建

2018.4

2020.7

7.99

4.95

3.03

21.25

33

武汉巴登城一期生态住宅项目

武汉巴登城投资有限公司

主要建设酒店、商业及其他配套等

续建

2018.5

2021.12

35.00

16.90

18.10

40.14

34

武汉恒大科技旅游城项目一期工程

武汉巴登城投资有限公司

主要建设酒店、商业及其他配套等

续建

2018.11

2021.12

25.00

8.42

16.58

51.86

35

武汉恒大科技旅游城项目一期(3)

武汉巴登城投资有限公司

主要建设酒店、商业及其他配套等

续建

2019.9

2021.12

5.00

2.01

2.99

11.83

36

MAX科技园(武汉·江夏)东区

武汉金瑞天仁置业投资有限公司

面积55485.07平方米,成交价4245万元,房屋建筑面积为51082.58平方米,住宅套数0,主要为多层厂房和研发楼。项目为总部办公区、加速研发楼宇、孵化器、功能配套区等

续建

2018.7

2020.1

1

2.25

7.75

10.94

37

MAX科技园(武汉·江夏)西区

武汉金瑞天仁置业投资有限公司

房屋建筑面积为51261.46平方米,住宅套数0,主要为多层厂房和研发楼。总部办公区、加速研发楼宇,孵化器,功能配套区等

续建

2019.5

2020.1

1

1.89

8.11

12.88

38

阳光佳苑

武汉汉桓坊苑置业有限公司

总面积104.5亩,净用地面积25亩,总建筑面积146400㎡,住宅建筑面积135033.5㎡,商业建筑面积7189㎡,配套公建建筑面积4177.5㎡

续建

2018.1

2020.12

9.00

6.71

2.29

14.64

39

汤逊湖山庄四期

武汉市江夏亚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总建筑面积141400.76平方米(其中:住宅91991.32平方米、商业1925.51平方米、幼儿园2844.20平方米、社区服务用房512平方米、物业管理用房532.34平方米、消防控制室29.54平方米、配电房及开闭所468平方米)

续建

2016.8

2020.12

8.60

5.79

2.82

14.14

40

武汉雅居乐国际花园

武汉长凯物业发展有限公司

总用地面积73905.4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57441.60平方米,其中居住建筑面积138715.73平方米,由7栋26-27层高层组成;商业及商务楼由2栋3层裙楼及1栋17层商务楼组成,其中商业建筑面积25781.22平方米,商务建筑面积19302.85平方米

续建

2017.7

2020.12

95.01

26.62

68.39

111.58

41

招商依云华府项目

武汉招平润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住宅、商业、物业用房、社区服务用房、幼儿园

续建

2017.12

2020.6

35.89

30.81

5.08

35.59

42

当代君悦湾

湖北当代盛景投资有限公司

商品房住宅小区

续建

2018.9

2020.12

38.00

12.68

25.32

87.13

43

中投江南新天地

武汉中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1、住宅总建筑面积66466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63800.17平方米,配套商业建筑面积1819.47平方米,社区用房、物业用房、配电室等配套设施846.36平方米)。2、商业总建筑面积46312平方米。3、地下车库建筑面积23577.34平方米。4、配套建设道路、绿化、给排水、弱电等公用设备设施

续建

2017.9

2020.12

4.58

3.51

1.07

7.70

44

江夏区大桥新区豹山村083号地块

武汉宝山汇城置业有限公司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大桥新区宝山村083地块,总面积65547.7㎡

续建

2018.8

2020.03

21.30

8.63

12.67

26.24

45

鹏湖湾(一期)

武汉伟鹏房地产开发建筑有限公司

鹏湖湾项目净用地面积301815.30平方米,其中一至四期计容总建筑面积679998平方米,建设内容含住宅、商业、会所、幼儿园、物业用房、社区服务用房、配电房及开闭所等配套设施、地下车库、架空层等

续建

2012.6

2023.12

25.29

16.81

8.48

68.00

46

新城金郡

武汉金冠置业有限公司

主要建设写字楼、商业街等配套工程

续建

2018.12

2020.5

4.00

1.17

2.83

7.49

47

保利军运城

武汉保利金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住宅及商业,幼儿园,中小学物业用房等

续建

2018.1

2021.8

13.18

10.77

2.42

53.77

48

五矿地产黄家湖项目

武汉润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地块位于大桥豹山村,总用地面积93.58亩

续建

2018.8

2020.3

21.00

7.99

13.01

21.50

49

建发金茂玺悦

武汉兆悦茂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总建筑面积18万㎡,主要建设住宅、商业建筑、幼儿园等

续建

2019.3

2022.3

26.00

7.27

18.73

17.90

50

P(2020)008号

武汉鑫悦嘉置业有限公司

①地块成交后,由江夏区金口街办事处在本地块内回购不少于28600平方米住宅,用于金口街拆迁还建安置房源,回购价格为6312元平方米,竞得人须自土地出让合同签订之日起24个月内提供上述还建安置房源。②地块成交后,竞得人需向江夏区金口街办事处书面承诺参与金口古镇地块的招拍挂竞拍

前期



3.86


3.86

28.60

51

P(2020)007号

武汉鑫悦嘉置业有限公司

①地块成交后,由江夏区金口街办事处在本地块内回购不少于23000平方米住宅,用于金口街拆迁还建安置房源,回购价格为6312元平方米,竞得人须自土地出让合同签订之日起24个月内提供上述还建安置房源。②地块成交后,竞得人需向江夏区金口街办事处书面承诺参与金口古镇地块的招拍挂竞拍

前期



3.11


3.11

23.01

52

P(2020)080号

武汉南郡学府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前期



6.43


6.43

26.69

53

P(2020)081号

武汉中珈弘毅科技信息产业园有限公司


前期



2.05


2.05

16.96

54

P(2020)038号

武汉齐腾长燃能源有限公司


前期



0.89


0.89

0.13

55

P(2020)009号

武汉鸿祥发置业有限公司


前期



3.19


3.19

8.92

合计

1113.97

390.47

723.49

1470.77

  1. 江夏区“十四五”期间住房保障项目库

表A.3.4 江夏区“十四五”期间住房保障项目库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法人

建设地点

拟开工时间

房源套数

建筑面积

(平方米)

拟投资额
(亿元)

备注

1

武汉铁路职业学院公租房项目

武汉铁路职业学院

藏龙岛产业园区

2021

574

34276.80

1.30

企业投资建设,

建成后资产自持

2

湖北交通职业学院公租房项目

湖北交通职业学院

藏龙岛产业园区

2022

400

18729.00

0.61

企业投资建设,

建成后资产自持

3

武汉学院公租房项目

武汉学院

大桥产业园区

2021

600

37031.00

0.90

企业投资建设,

建成后资产自持

4

汉口学院公租房项目

汉口学院

大桥产业园区

2021

644

3700

1.69

企业投资建设,

建成后资产自持

5

武汉·融创城公租房项目

武汉融璟房地产开发公司

大桥产业园区

2021

612

26656.25

0.87

配建项目,企业投资建设,建成后资产无偿给区人民政府

6

保障房建设(P(2019)162地块公租房项目)

武汉保平金丰置业有限公司

大桥产业园区

2021

290

16173.28

0.90

配建项目,企业投资建设,建成后资产无偿给区人民政府

7

武汉美的君兰半岛一期

武汉市鼎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大桥产业园区

2021

428

23528.33

1.36

配建项目,企业投资建设,建成后资产无偿给区人民政府

8

南郡学府项目

武汉南郡学府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江夏区金口街


230

13375.35

0.8

配建项目,企业投资建设,建成后资产无偿给区人民政府

9

金口新城后石湖K1地块”项目

武汉金悦置业有限公司

江夏区金口街


167

9881.96

0.7

配建项目,企业投资建设,建成后资产无偿给区人民政府

10

“经发•山湖锦苑”项目

武汉市耀之泰置业有限公司

武汉市江夏区五里界街

2022

135

6776

0.7

配建项目,企业投资建设,建成后资产无偿给区人民政府

11

“经发•水岸锦城”项目

武汉市名维安置业有限公司

江夏区大桥产业园

2022

44

2620.2

0.3

配建项目,企业投资建设,建成后资产无偿给区人民政府

12

鸿发•世纪华府项目

武汉鸿祥发置业有限公司

江夏区纸坊街

2022

52

2390.44

0.4

配建项目,企业投资建设,建成后资产无偿给区人民政府

13

庙山普安社区保障性还建安置住房项目

江夏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江夏经济开发区庙山产业园区

2021

1356

216627.45

7.13


14

庙山花山吴社保障性还建安置住房项目

武汉庙山投资集团 有限公司

江夏经济开发区庙山产业园区

2021

2831

400948.42

13.58


15

江夏区藏龙岛集体建设用地租赁房项目

武汉藏龙房屋租赁有限公司

江夏经济开发区藏龙岛产业园区

2018

271

16800


集体土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

16

武汉江夏智能制造产业基地

江夏阳光创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江夏经济开发区大桥产业园区

2020

822



存量房转化保障性租赁住房

17

武汉江夏阳光创谷核心区工业园区建设项目(E区)

江夏阳光创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江夏经济开发区大桥产业园区

2018

126



存量房转化保障性租赁住房

合计

9582

862814.48

31.24

-

  1. 江夏区“十四五”期间旧城改造项目库

表A.3.5 江夏区“十四五”期间旧城改造项目库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状态

总征收建筑面积(万m2)

拟征收户数(户)

拟投资金额(亿元)

1

马山工业园二期(城关村马山湾)改造项目

已启动

4.5

173

5.09

2

物测队片区改造项目(一期)

策划

2.5

84

2.74

3

区委党校片区改造项目

策划

5.0

201

5.92

4

城关村任家湾改造项目(二期)

待启动

3.7

178

5.81

5

老米厂片区改造项目

策划

5.7

505

17.9

6

毛巾厂改造项目

策划

5.0


5.00

7

中粮和石家湾片区改造项目

策划

10.5

803

27.01

8

八分山厂房片区改造项目

策划

5.3

189

5.24

9

文化大道西片改造项目

策划

48.2

4784

165.6

10

纸坊郧阳港片区改造项目

已启动

2.0

374

14.91

11

熊廷弼街与兴苑街交叉地块改造项目

待启动



2.00

12

纸坊幸福宁安片区旧城改造项目

策划

50.7


23.00

13

中港片区旧城改造项目

策划

91.5


35.00

14

滤清器厂片旧城改造项目

策划

20.23


1

15

老区政府旧城改造项目

待启动

15.61


3.00

合计


270.44

7291

328.22

  1. 江夏区“十四五”期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库

表A.3.6 江夏区“十四五”期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库

序号

老旧小区名称

街道

社区

涉及户数(户)

涉及楼栋数(栋)

涉及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建成时间

房屋性质

计划改造时间

1

老环保局宿舍

纸坊街道

复江道社区

56

5

0.55

1987

房改房

2021

2

新南巷二中宿舍

纸坊街道

复江道社区

42

1

0.36

1998

公房

2021

3

新南巷雷老七宿舍

纸坊街道

复江道社区

38

2

0.60

1998

商品房

2021

4

复江道雷老七宿舍

纸坊街道

复江道社区

24

1

0.40

1998

商品房

2021

5

机关幼儿园

纸坊街道

复江道社区

20

1

0.20

1998

公房

2021

6

五金宿舍

纸坊街道

复江道社区

33

2

0.34

1998

公房

2021

7

公路车队宿舍

纸坊街道

秀山社区

60

2

0.20

1998

已房改公房小区

2021

8

林特小区

纸坊街道

郭岭社区

64

2

0.68

1999

商品房

2021

9

教育总支宿舍

纸坊街道

郭岭社区

18

1

0.42

1999

商品房

2021

10

红盛小区

纸坊街道

郭岭社区

70

1

0.80

1999

商品房

2021

11

土地开发小区

纸坊街道

郭岭社区

50

2

0.52

1999

商品房

2021

12

国税局宿舍

纸坊街道

郭岭社区

56

2

0.80

1999

商品房

2021

13

国税局干部楼

纸坊街道

郭岭社区

12

1

0.40

1999

商品房

2021

14

邮政宿舍

纸坊街道

郭岭社区

20

1

0.40

1999

商品房

2021

15

红心嘉苑

纸坊街道

郭岭社区

40

1

0.48

1999

商品房

2021

16

蛋厂宿舍

纸坊街道

郭岭社区

54

4

0.76

1994

公改房

2021

17

文化路小区

纸坊街道

郭岭社区

107

3

1.80

1999

商品房

2021

18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纸坊街道

青龙山社区

62

2

0.42

1974-1984

单位用房

2021

19

老印刷厂

纸坊街道

复江道社区

62

2

0.55

1996

公房

2021

20

教研室

纸坊街道

复江道社区

40

2

0.29

1996

公房

2021

21

二小宿舍楼

纸坊街道

复江道社区

24

1

0.24

1996

公房

2021

22

化工厂宿舍

纸坊街道

青龙山社区

21

1

0.25

1996

公房

2021

23

人大宿舍

纸坊街道

河头社区

96

4

1.30

2000

公房

2021

24

建校宿舍楼

纸坊街道

幸福社区

35

1

0.28

1989

房改房

2021

25

原房产局宿舍

纸坊街道

马山社区

48

4

0.82

2000

集资

2021

26

花山小区

纸坊街道

育才社区

300

15

5.60

2000

商品房

2021

27

城北小区东区

纸坊街道

文苑社区

546

16

5.81

2000

商品房

2021

28

区检察院宿舍

纸坊街

育才社区

36

2

0.57

1999-2000

房改房

2022

29

法院家属楼

纸坊街

花山社区

66

2

0.92

2000

其他

2022

30

规划小区

纸坊街

职中社区

124

4

1.18

1997

商品房

2022

31

饮料厂

纸坊街

职中社区

26

2

0.26

1989

房改房

2022

32

油厂

纸坊街

职中社区

24

1

0.21

1989

房改房

2022

33

面粉厂

纸坊街

职中社区

42

1

0.29

1989

房改房

2023

34

种子公司

纸坊街

职中社区

21

2

0.25

1989

房改房

2023

35

纸坊街宿舍楼

纸坊街

河头社区

72

2

3.81

2002

公房

2023

36

9603小区

纸坊街

9603社区

1320

84

10.98

1996

集资建房企业自管

2023

合计

3729

180

43.74


2020年江夏区常住人口已经达到97.4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约为53.61万人(依据2018年比重推测而得),按户均规模3人作为推算依据,江夏区城镇常住人口户数大约为17.87万户。2020年江夏区城镇户籍人口为26.34万人,按户均人口3人推算,城镇户籍常住人口户数为8.78万户。

以上数据均按当年价统计合计数。

当年价汇总数。

也称纸坊线或27号线。

园林绿化职能2019年已划转至区园林局,本报告仅汇总相关数据信息。

以2017年为例,开发区、北部街道和南部街道在全区财政收入收入中的占比分别是:69.1%、39.1%、0.8%,引进内资占比分别是88.7%、10,7%、0.6%。

计划调整方案,纳入兴新街商贸区旧城改造项目一并实施。

三重秀带(滨湖、临山、沿江)四大新城(金口、郑店、五里界、山坡)南门五镇(金水、法泗、贺站、湖泗、舒安)。

以纸坊新城为核心,以庙山、藏龙岛、五里界三个组团为东翼,以金港、大桥、郑店、金口四个组团为西翼(合计7个组团),形成江夏城市发展大格局。

现代产业示范园和科创型小微企业园。

管线种类包括给水、排水、燃气、电力(供电、路灯、交通信号)等大类。

申报项目主要类型为:地方政府专项债打造亮点区块项目;全省“擦亮小城镇”和“共同缔造”示范村创建名录项目;欠发达街乡镇道路及配套、公共停车场、文化活动广场、街头小游园等补短板项目;一般乡镇的城镇骨架路网及配套项目;列入国家、省、市传统村落或历史文化民村目录的规划保护区范围的市政道路、景观绿化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

【 下载 】 【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