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68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4-30 07:50   文章来源:江夏区农业农村局

一、强化党建引领,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我们后期可以联合金水办事处同共开展党建活动,促进金水办事处鲁湖片区联合党委建立。旨在打破行政界限,以党建为引领,整合片区资源,形成发展合力。在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方面,以美丽乡村示范片为基础开展和美乡村建设,建设内容包括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治理能力提升等。目前,该批项目处于前期谋划阶段,在共同缔造和党建引领之下,围绕“金水河—武嘉公路沿线”谋划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项目,金水办事处拟初步申报1个和美乡村建设项目。计划串联片区内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打造特色农业产业与旅游相结合的经济带,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搭建服务平台,引留育乡土人才

我们已启动“大学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下乡、万企兴乡“四乡工程”建设,创新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搭建乡村建设平台,破除各类要素下乡壁垒,强化政策引导、畅通回引渠道。进一步深入基层了解各农业经营主体及农户的产业发展、融资和农技需求,积极协调各金融机构、涉农部门,创新服务模式,开展精准对接,为他们提供各项政策、资源支持。同时,以培训指导促产业提升和人才培养。积极开展现场技术指导和培训,积极解决农业经营主体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难点,做好人才引,育,留工作。广泛探访回乡意愿强的人员,介绍发展现状,了解实际需求,利用各类培训资源和项目,分类对本土农业能人进行技能培训,着力培育一批懂农业、爱农村、善经营、会管理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

三、加强人才政府引领,激发人才创业活力

通过积极组织省、市、区级各类人才评优推荐工作,围绕江夏农业产业战略布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通过典型示范、以点带面,积极发展、选树和培养乡村振兴人才新进典型。同时,建立健全“四乡工程”人才数据库,为后续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奠定基础。

四、多元化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通过对各类农村现状资源进行进一步摸底评估,重点掌握可纳入市场化运作资源类型、范畴,建立资源库。坚持“一村一策”多元化发展的思路,充分盘活村级“四荒”地、果园、水域、场所等资源,推行村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等经营主体的“1+N”运作模式,依托资源禀赋,创新合作形式,打造了一批产业带动、区域辐射、资金撬动、城郊综合、旅游开发集体经济增长示范村。深化“村企互联”,促进就业创业。同时,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生态立区”作为首位战略,全面推进全区渔业环保和绿色发展。根据现有的政策,积极争取市级资金,计划将金水办事处武汉市江夏区金水闸清棚家庭农场水产养殖面积约620亩纳入尾水治理范围,主要用于养殖鱼池提档升级、进排水改造、养殖模式调整及生态治理等方面,预计今年底前完成项目验收工作。

五、助推农村电商发展,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

积极开展农村电商直播培训,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我局积极争取省市区级资金开展电商培训班,整合运用各类人才培训资源,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村级服务网点代办人员、农特产品经营者、退伍军人、返乡创业大学生等,开展农村电商集成培训,学员遍及全区12各街道办事处(开发区),采取本地与异地相结合的培训形式,邀请知名专家教授专题授课,引导和提高村民使用数字化服务的意识,推动村民职业转换和身份转变,力争培养一批本土助农“主播”“网红达人”。同时,借助“江城百臻”平台推广我区优质特色农产品,扶持和培育“夏农通”等各类农产品电子销售平台,带动农产品出村上线。鼓励和支持我区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产品电商业务,引导大型生鲜配送企业、成熟电商销售平台等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对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建立“网红”人员档案、开展专业培训、组织实战直播等方式,引导他们为金水办事处的农产品和文旅资源代言,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 下载 】 【 打印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