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江夏区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5-03-25 15:00 文章来源:武汉市江夏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索引号: 010898635/2025-13217
- 发文机构:武汉市江夏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文字号: 夏政办〔2025〕4号
- 主题分类:政务公开
- 成文日期:2025年03月25日
- 发文日期:2025年03月25日
- 【 下载 】
各街道办事处,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江夏区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武汉市江夏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3月25日
江夏区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精神和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进一步提高治理能力,实施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推动农村公路全面实现品质高、网络畅、服务优、路域美,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要求,结合区内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重点任务
(一)实施路网提质行动
1.骨干网提档升级工程。以三级公路以上标准,打通街道、园区、景区对外快速通道,支持街道实施对外双通道建设,推进产业路、旅游路建设,实施农村公路骨干网提档升级工程120公里。
2.建制村双车道工程。区内尚有10个建制村未通双车道,一年内完成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双车道100%。统筹实施老旧路改造以及过窄农村路拓宽改造和错车道建设,实施建制村双车道提升工程140公里。
3.基础网延伸连通工程。按四级路单车道及以上标准,支持农村公路向村级延伸,实施新建延伸连通道路40公里,重点鼓励连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
4.次差路面改善工程。对早期建成、超期服役、路面技术状况评定为次、差的路段实施路面改善工程180公里,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路况水平,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力争提升到90%。
5.美丽农村路创建工程。按照交旅融合发展需求,围绕“畅、安、绿、美”的标准,践行共同缔造的理念,创建美丽农村路10公里,重点支持打造以五里界、梁子湖乡镇环湖路为重点,结合乡村振兴、农业、观光旅游、采摘、休闲等环湖旅游为主题的样板路。
(二)实施安全提标行动
6.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完成农村公路现有四、五类桥改造任务,现有危桥改造率100%,实现动态清零。深入推进农村公路安全设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细化提升行动,完善平交路口安全指示牌,优化完善农村公路交通引导、旅游引导、警示标志标线标识,尤其是长大桥梁、隧道、急弯、陡坡、连续弯道、过水路面、漫水桥、村镇、学校、景区等路段,切实做好出行指引服务,实施以村道为重点的安防工程建设10公里。
7.提升运输安全水平。深入落实农村客运班线联合审核监管机制,强化城乡公交基础数据管理,巩固提升客运车辆动态监控系统监管水平,加强城乡公交运行安全监管。
8.提升抗灾应急水平。强化路长制体系建设,建立路长制为基础、群众积极参的农村公路防灾减灾应急体系。局农村公路专班须制订年度抗灾应急预案,遇到灾情可顺利启动预案。强化应急物资储备,支持局公路养护中心、街道农村公路管理站等提升应急装备、物资、工具储备功能。推进农村公路灾毁保险试点,加强社会化保障力量。
(三)实施治理提升行动
9.提升公路保护水平。探索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及超限超载治理常态化工作机制。规范和优化乡村道限高限宽设施设置,下放交通执法权限,加强基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力量和执法信息化建设。加强农村地区爱路护路宣传,发动沿线群众积极参与农村公路保护。
10.构建数字化管理体系。加快推行轻量化路况自动化检测技术,实现具备条件路段自动化检测100%。推进农村公路管理系统建设,扎实开展农村公路档案信息化建设,普查数据及时入库更新,努力实现管理效能全面提升、数据连通共享。
11.优化绩效评价体系。建立监管有效、覆盖全面的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落实工程建设“八公开”和质量终身负责制。加强预算资金和奖补资金绩效管理评价工作,提高工作质效和资金使用效益。加强与纪检部门协同联动,形成监督合力,服务项目高效推进。
(四)实施养护提效行动
12.提升路况服务水平。加大养护投入力度,加强日常养护管理,强化养护工程实施,年均养护工程实施比例不低于在册农村公路里程的5%,综合制定次差路段维修计划和农村公路养护计划,稳步提升农村公路路况水平。鼓励推行干线公路建设和养护与农村公路打捆招标、农村公路片区化养护总承包、建设养护捆绑招标、农村公路养护与公交候车站亭设施养护打捆招标等模式。
13.健全管养责任体系。推进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进一步压实行业责任和属地责任。全面推行路长制,落实路长“巡查、反馈、协调、处置”闭环管理,确保区、街、村三级路长到位率和履职率100%。新建路长制公示牌200块,设立举报电话,实现举报和管理一站式服务。完善专群结合养护运行机制,鼓励推广专业机构养护、市场化养护、公益性岗位养护、灾毁保险应急养护、共同缔造群众性养护等多元化养护模式,提高养护专业化、机械化、规模化水平,实现农村公路列养率100%。
14.提升农村公路路域环境。加强路域环境常态化治理,持续推进农村公路洁化、绿化、美化,加大农村公路非公路标志设置、违规涉路施工活动的执法力度。因地制宜布设步行道、自行车道,合理设置驿站、观景台等设施。
(五)实施服务提能行动
15.提升城乡公交一体化服务水平。进一步建立健全城乡公交发展长效机制,提升公交运营服务质量,巩固城乡公交一体化成果,保持城乡公交一体化率100%。推进建制村城乡公交站点建设,依托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合理设置村级公交候车站亭,新改建农村公交候车亭站点12个,保持公交候车亭的性能良好。因地制宜建立服务农村地区的公交企业运营成本核算和补贴制度,探索农村公交运营可持续发展模式。
16.提升城乡货运物流一体化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和完善区街村三级农村物流节点建设,畅通农产品进城和消费品进村的运输双通道,推进城乡货运物流和邮政快递一体化发展水平,保持村级寄递物流网点覆盖率100%。积极探索农村交通运输领域新型运输方式和业态发展,推动低空经济发展。
17.提升客货邮融合发展水平。健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服务体系,积极引导客运、货运、邮政快递等主体合作,打造一点多能、一网多用、功能集约、便利高效的农村运输服务新模式。
(六)实施功能拓面行动
18.打造特色农村路。丰富农村公路文化内涵,加强对古桥、古渡等交通历史遗迹保护,积极打造农村公路与文化旅游融合的乡村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创建“一街一品牌”“一路一特色”的江夏公路铭牌,实现“因路而美、因路而兴、因路而富”。
19.发展“四好农村路+”模式。结合未来乡村产业发展布局和和美乡村建设,丰富“四好农村路+”内涵,加快推进农村公路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健康养生、休闲体育、旅游景区、农村客运、现代物流等共同发展。充分利用农村公路驿站、客货场站促销农旅产品,形成农村产业经济交通走廊。
20.探索融合发展新模式。提升乡村旅游资源客运线路覆盖广度深度,鼓励自驾游及慢行旅游发展,因地制宜设置滨水型、山地型、田园型绿道。有效利用农村客货场站、养护道班和农村公路沿线闲置土地资源,增加停车、充电、休闲、旅游导览等服务功能。建设高质量通景公路体系,4A级以上景区通二级以上公路占比达到100%。
21.拓展就业增收渠道。在农村公路建设和管护领域,选择一批投资规模小、技术门槛低、前期工作简单、务工技能要求不高的作业项目和作业环节,每年稳定提供28个就业岗位,优先安置低收入群体参与农村公路建设以及维修养护,进一步拓展就业增收渠道。鼓励将村道和通组公路日常养护通过分段承包、定额包干等方式由沿线农民承包养护。
二、实施步骤
(一)谋划部署阶段(2025年3月)。完善农村公路项目库,按年度编制工作目标和计划,明确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
(二)组织实施阶段(2025年3月至2027年12月)。按照工作目标及责任分工,由区交通运输局牵头,各街道办事处(含金水办事处,江夏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梁子湖风景区管委会)科学组织,迅速启动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加强统筹调度、资金保障、工作督办、技术指导等工作,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三)总结评价阶段(2028年1月)。对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工作成效、典型案例、创新做法等进行总结,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度,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农村公路发展水平。
三、组织保障
(一)强化部门协同。区交通运输牵头负责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区财政局按照先建后补、以奖代补,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农村公路提升行动,积极争取中央车购税、燃油税、国债、政府债券等支持农村公路提升行动;区农业农村局负责指导提升行动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并承担村级寄递物流网点建设工作;区公安分局负责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区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负责统筹项目用地需求,对国家公路网络体系之外、路基宽度小于8米、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已按照规定纳入耕地进出平衡,并服务于农村农业生产为主要用途的农村道路,可按照农用地进行管理;区生态环境分局负责指导推进项目环评审批。其他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全面推进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相关工作。
(二)充分发挥三级路长制作用。通过分级管理、属地负责,强化农村公路管理权限和职能,多级共同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及时督促相关部门落实管理职责,确保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三)注重建设成效。深化“四好农村路+”和相关领域的成果共享,以富农强村为基本方向,结合共同缔造、和美乡村、乡村振兴等多领域发展,以点带面、联线成网,不断提升农村公路发展水平,为推动江夏“一示范四先行”提供坚强的服务保障。